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645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医针灸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包括针体和前支腿,前支腿设置有两个并相对布置,两个前支腿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横撑杆二,横撑杆二的中部设置有用来夹紧针体并对针体进行操作的持针部,两个所述前支腿的中部之间固定有与横撑杆二相互平行的横撑杆一,横撑杆一的中部固定有用来对枕体进行引导进针的导向机构,前支腿的下部连接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可以对针体的进针角度调节。该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操作简单便捷,而且便于整个装置的拆取,提高进针的稳定性,降低病患痛苦,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了对新手的操作要求,具有更佳的实用性,有助于中医针灸的普及。

An auxiliary needling device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particular to an auxiliary needle insertion devi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hich comprises a needle body and a front leg. The front leg is provided with two relative arrangements, two horizontal braces are fixed between the upper ends of the two front legs, and a needle holding part for clamping the needle body and manipulating the needle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front leg. The middle fixing of the two parallel horizontal braces is used to guide the needle insertion into the pillow body. The lower part of the front leg is connected with the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can adjust the needle insertion angle. The assistant needle insertion device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operate, easy to remove the whole device,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needle insertion,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help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reduce the operation requirements of novices, have better practicability, and contribute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针灸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其中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主要作用包括:疏通经络,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调和阴阳,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扶正祛邪,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第四,医疗费用经济;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现有的针法所采用的针具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这些针具由于需要避免在操作时降低对人体的创伤,因此需要将针体制作的细长,针柄部位为了便于操作者手持方便,需要制作的相对较粗而且具有质量感,便于进行操作,这些针的特征就导致对使用者要求较高,而经验不足的操作者在使用时技术生疏,稳定性差,会增加病患的痛苦,甚至扩大创伤部位,而且针柄部位较重,而针体较细,常会在刺入身体之后针柄摇晃幅度较大,导致病患痛苦加剧,甚至针体弯折,如果将针柄制作呈空心又会增加制作工艺难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包括针体和前支腿,前支腿设置有两个并相对布置,且两个前支腿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横撑杆二,横撑杆二的中部设置有用来夹紧针体并对针体进行操作的持针部,两个所述前支腿的中部之间固定有与横撑杆二相互平行的横撑杆一,横撑杆一的中部固定有用来对枕体进行引导进针的导向机构,针体的上端部固定在持针部,针体的下端部穿过导向机构,前支腿的下部连接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可以对针体的进针角度调节。优选的,持针部包括定轴转动连接在横撑杆二中部的衬套,衬套的上端口边缘处同轴线固定有转套,且转套的外侧面开设有可以增加摩擦力的纹路,衬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胶塞柱,衬套的下端口内侧固定有对胶塞柱进行限位的限位环板,胶塞柱的上端面同轴固定有柱筒,且柱筒与衬套、转套之间均能够相对活动,柱筒的内部设置有夹紧机构,且针体的上端部固定在夹紧机构中。优选的,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柱筒内壁中部的环板座,环板座的上表面固定有锥形夹具,柱筒的上端部螺纹连接有螺帽,螺帽位于柱筒内侧的下表面固定有胀紧卡体,胀紧卡体的下端部与锥形夹具的锥形面相配合。优选的,锥形夹具由橡胶材质制成,且下端部固定在环板座上,锥形夹具的中心处沿中心轴线走向开设有贯通的通槽,且螺帽的中心也开设有与锥形夹具同轴线的贯通的通槽。优选的,胶塞柱由橡胶材质制成,且胶塞柱与衬套的内壁接触贴合的外侧面沿圆周走向开设有环槽,且胶塞柱的中心开设有与锥形夹具同轴线的贯通的通槽。优选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横撑杆一中部的导向筒,导向筒内部设置有不少于三个的夹体,夹体为截面呈扇形的柱体结构,且多个所述夹体沿圆周走向等间隔均匀排布。优选的,导向筒的内侧壁沿圆周走向均布有与夹体对应的导向柱,导向柱沿径向方向指向导向筒的中心轴线,夹体与导向筒内壁相对的弧形面开设有与导向柱相配合的通孔,且导向柱滑动插接在通孔内,通孔内嵌接有滚珠,且滚珠能够相对活动,导向柱位于通孔内部的一端与滚珠之间通过弹簧连接,通孔指向导向筒中心的开口端直径小于滚珠的直径。优选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与前支腿对应的后支腿,后支腿的上端与对应的前支腿的中部通过连杆和销轴铰接连接,后支腿的下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后吸盘,且前支腿的下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前吸盘,连杆、前支腿、后支腿以及相对应的前吸盘与后吸盘之间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优选的,其中一侧的所述前支腿与对应的后支腿中部之间通过螺杆连接,前支腿上位于连杆和前吸盘之间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滑块,且滑槽与滑块的横截面为相互配合的燕尾型结构,滑块上通过销轴定轴转动连接螺套,螺套通过螺纹连接螺杆,后支腿的中部通过销轴定轴转动连接套筒,套筒通过轴承定轴转动连接螺杆。优选的,后吸盘和前吸盘之间通过底板连接,且底板上开设有通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前吸盘、后吸盘和底板对穴位进行选定并将整个装置吸附固定在目标穴位处,操作简单便捷,而且便于整个装置的拆取;2.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持针部上的夹紧机构对针体进行安装固定,通过转动螺帽使得胀紧卡体与锥形夹具作用,并使得锥形夹具夹紧针体,从而完成针体的固定,并且利用持针部对针体进行提插、捻转等操作,即完成对针体的操作,提高进针的稳定性,降低病患痛苦,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了对新手的操作要求;3.本专利技术中,利用角度调节机构对针体的进针角度进行调节操作简单便捷;4.本专利技术中,导向机构采用滚动接触方式便于对针体的运动提供稳定的支撑导向作用,降低摩擦,有助于提高针体的使用寿命,保持针体进针时尖锐部的强度,避免弯折,而且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规格的针体的进针操作,具有更佳的实用性;5.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本装置进行进针操作,有助于简化针体结构,降低针体的生产工艺要求,从而降低医疗成本,有助于中医针灸的普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装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总装结构右视图;图3为图1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胶塞柱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支腿;2-前吸盘;3-导向机构;4-底板;5-横撑杆一;6-限位环板;7-胶塞柱;8-针体;9-环板座;10-锥形夹具;11-凸环;12-胀紧卡体;13-螺帽;14-柱筒;15-转套;16-衬套;17-横撑杆二;18-角度调节机构;19-滑槽;20-螺套;21-滑块;22-螺杆;23-后吸盘;24-连杆;25-后支腿;26-套筒;27-导向筒;28-导向柱;29-夹体;30-通孔;31-弹簧;32-滚珠;33-环槽;34-通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包括针体(8)和前支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1)设置有两个并相对布置,且两个前支腿(1)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横撑杆二(17),所述横撑杆二(17)的中部设置有用来夹紧针体(8)并对针体(8)进行操作的持针部,两个所述前支腿(1)的中部之间固定有与横撑杆二(17)相互平行的横撑杆一(5),所述横撑杆一(5)的中部固定有用来对枕体(8)进行引导进针的导向机构(3),所述针体(8)的上端部固定在持针部,所述针体(8)的下端部穿过导向机构(3),所述前支腿(1)的下部连接角度调节机构(18),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8)可以对针体(8)的进针角度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包括针体(8)和前支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1)设置有两个并相对布置,且两个前支腿(1)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横撑杆二(17),所述横撑杆二(17)的中部设置有用来夹紧针体(8)并对针体(8)进行操作的持针部,两个所述前支腿(1)的中部之间固定有与横撑杆二(17)相互平行的横撑杆一(5),所述横撑杆一(5)的中部固定有用来对枕体(8)进行引导进针的导向机构(3),所述针体(8)的上端部固定在持针部,所述针体(8)的下端部穿过导向机构(3),所述前支腿(1)的下部连接角度调节机构(18),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8)可以对针体(8)的进针角度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持针部包括定轴转动连接在横撑杆二(17)中部的衬套(16),所述衬套(16)的上端口边缘处同轴线固定有转套(15),且转套(15)的外侧面开设有可以增加摩擦力的纹路,所述衬套(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胶塞柱(7),所述衬套(16)的下端口内侧固定有对胶塞柱(7)进行限位的限位环板(6),所述胶塞柱(7)的上端面同轴固定有柱筒(14),且柱筒(14)与衬套(16)、转套(15)之间均能够相对活动,所述柱筒(14)的内部设置有夹紧机构,且针体(8)的上端部固定在夹紧机构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柱筒(14)内壁中部的环板座(9),所述环板座(9)的上表面固定有锥形夹具(10),所述柱筒(14)的上端部螺纹连接有螺帽(13),所述螺帽(13)位于柱筒(14)内侧的下表面固定有胀紧卡体(12),所述胀紧卡体(12)的下端部与锥形夹具(10)的锥形面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夹具(10)由橡胶材质制成,且下端部固定在环板座(9)上,所述锥形夹具(10)的中心处沿中心轴线走向开设有贯通的通槽,且螺帽(13)的中心也开设有与锥形夹具(10)同轴线的贯通的通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柱(7)由橡胶材质制成,且胶塞柱(7)与衬套(16)的内壁接触贴合的外侧面沿圆周走向开设有环槽(33),且胶塞柱(7)的中心开设有与锥形夹具(10)同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兵单宇毛彦溪龙珊周亚飞周红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