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菡专利>正文

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及针灸用针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4549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及针灸用针,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包括吸附单元、装置主体、夹针防滑垫和固定套;吸附单元设置于装置主体的一侧表面;装置主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夹针防滑垫设置于通孔的内周表面,固定套设置于夹针防滑垫突出于装置主体部分的外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针灸用针,包括针灸用针的针体及上述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灸固定装置。在使用状态下,针灸固定装置通过吸附单元吸附于人体皮肤表面,针灸用针穿过夹针防滑垫的中心孔刺入人体皮肤,固定套夹紧夹针防滑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灸留针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有利于针灸针体的固定、保护针刺部位、适用于不同型号针灸用针、益于针灸治疗效果。

A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Needle Retention Fixation Device and Needle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xing device for retaining needles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a needle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 fixing device for retaining needles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cludes an absorption unit, a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an anti-skid pad for clamping needles and a fixing sleeve; the adsorption unit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anti-skid pad for clamping needles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needle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cluding the needle body of the needle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the utility mode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ixing device. In use, the fixing devi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s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human skin through the adsorption uni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needles penetrate into human skin through the central hole of the pin anti-skid pad, and the fixing sleeve clamps the pin anti-skid pad. The fixing device for retaining needles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is advantageous to fixing the needle bod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rotects the needle position, is suitable for different types of needles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及针灸用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及针灸用针。
技术介绍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法是采用不同型号的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整脏腑功能,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驱邪,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目前多采用毫针进行针刺,当毫针刺入腧穴,行针得气并施以或补或泻手法后,将针留置在穴内一定时间者称为留针。留针的目的是为例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留针时间根据病症,短则3~5分钟,长则1~2小时。留针的过程中需要保护针刺部位,否则可能发生滑针、弯针、断针等影响针灸效果或伤害针灸者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在针灸时,针灸针通常在刺入皮肤后就直接放置,缺乏辅助将针灸留针固定于皮肤的相关装置。所以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的用于辅助将针灸用针固定于皮肤的装置以避免发生滑针、弯针影响针灸效果,或者断针时针体进入针灸者体内伤害针灸者的问题是当前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及针灸用针,以解决现有针灸及留针过程中缺乏结构简单、易操作的辅助将针灸用针固定于皮肤的装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包括吸附单元、装置主体、夹针防滑垫和固定套;吸附单元设置于装置主体的一侧表面;装置主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夹针防滑垫呈环形,设置于通孔的内周表面,并且突出于装置主体的与一侧表面相反的另一侧表面;固定套设置于夹针防滑垫突出于装置主体另一侧表面的部分的外周;在使用状态下,针灸留针固定装置通过吸附单元吸附于人体皮肤表面,针灸用针穿过夹针防滑垫的中心孔刺入人体皮肤,固定套通过夹针防滑垫夹紧针灸用针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地,固定套为一侧开口的圆环形结构。进一步地,固定套通过固定件夹紧针灸用针的相对位置,固定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弹力夹、固定卡扣和卡箍。进一步地,靠近针灸用针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地,夹针防滑垫由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地,装置主体上可以设置用于针灸用针进出的过针通道,过针通道连通夹针防滑垫中心孔和装置主体的外边缘。进一步地,夹针防滑垫内可以设置弹性夹持结构,弹性夹持结构设置于夹针防滑垫环形结构内部相对于装置主体的通孔段。进一步地,固定套远离装置主体的一端与装置主体另一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夹针防滑垫远离装置主体的一端与装置主体另一侧表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吸附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吸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针灸用针,其中包括针灸用针的针体,还包括本技术提供的针灸留针固定装置,针体与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包括吸附单元、装置主体、夹针防滑垫和固定套,结构简单;使用时,针灸留针固定装置能够依靠吸附单元吸附固定于皮肤,依靠夹针防滑垫及固定套夹紧针体,从而使针灸留针固定装置能够对刺入人体皮肤的针体进行限位,使得针体不会因针灸者的活动带动针灸部位肌肉和皮肤的活动而移动,同时可以有效的保证针灸部位和针灸深度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发生滑针、弯针的情况以影响针灸效果的问题,或者发生断针时针体进入针灸者体内伤害针灸者的问题,该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可以辅助针灸时针体的固定及保护针刺部位,有益于针灸治疗效果。本技术提供针灸用针包括针灸用针的针体和针灸留针固定装置,针体可以根据针灸留针固定装置特点设计匹配,提高适用性;针体也可以和针灸留针固定装置拆卸分离与其他针或针灸留针固定装置进行匹配,使用比较灵活。本技术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技术说明书中的记载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三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吸附单元;2:装置主体;3:夹针防滑垫;4:固定套;20:通孔;21:过针通道;31:弹性夹持结构;41:固定件;411:把手;412:弹簧;5:针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为了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有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含义。为解决现有针灸及留针过程中没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的辅助固定装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包括吸附单元、装置主体、夹针防滑垫和固定套;吸附单元设置于装置主体的一侧表面;装置主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夹针防滑垫呈环形,设置于通孔的内周表面,并且突出于装置主体的与一侧表面相反的另一侧表面;固定套设置于夹针防滑垫突出于装置主体另一侧表面的部分的外周;在使用状态下,针灸留针固定装置通过吸附单元吸附于人体皮肤表面,针灸用针穿过夹针防滑垫的中心孔刺入人体皮肤,固定套通过夹针防滑垫夹紧针灸用针的相对位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针灸用针,包括针灸用针的针体,还包针灸留针固定装置,针体与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针灸留针固定装置进行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吸附单元1、装置主体2、夹针防滑垫3和固定套4,吸附单元1设置于装置主体2靠近皮肤一侧的表面;装置主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20,夹针防滑垫3呈环形,设置于通孔20的内周表面,并且突出于装置主体2远离皮肤一侧的表面;固定套4设置于固定套设置于夹针防滑垫3突出于装置主体2远离皮肤一侧表面的部分的外周;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固定套4远离装置主体的一端与装置主体4远离皮肤一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夹针防滑垫3远离装置主体的一端与装置主体2远离皮肤一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固定套4的高度低于夹针防滑垫3的高度可以使固定套4完全夹住夹针防滑垫3,能够保证固定套4的稳定,同时能够使固定套4和夹针防滑垫3之间有最大的摩擦力,从而有更好的夹紧力。在使用状态下,针灸留针固定装置通过吸附单元1吸附于人体皮肤表面,针灸用针穿过夹针防滑垫3的中心孔刺入人体皮肤,固定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单元、装置主体、夹针防滑垫和固定套;所述吸附单元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表面;所述装置主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夹针防滑垫呈环形,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内周表面,并且突出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与所述一侧表面相反的另一侧表面;所述固定套设置于所述夹针防滑垫突出于所述装置主体所述另一侧表面的部分的外周;在使用状态下,所述针灸留针固定装置通过所述吸附单元吸附于人体皮肤表面,针灸用针穿过所述夹针防滑垫的中心孔刺入人体皮肤,所述固定套通过所述夹针防滑垫夹紧所述针灸用针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单元、装置主体、夹针防滑垫和固定套;所述吸附单元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表面;所述装置主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夹针防滑垫呈环形,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内周表面,并且突出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与所述一侧表面相反的另一侧表面;所述固定套设置于所述夹针防滑垫突出于所述装置主体所述另一侧表面的部分的外周;在使用状态下,所述针灸留针固定装置通过所述吸附单元吸附于人体皮肤表面,针灸用针穿过所述夹针防滑垫的中心孔刺入人体皮肤,所述固定套通过所述夹针防滑垫夹紧所述针灸用针的相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为一侧开口的圆环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通过固定件夹紧所述针灸用针的相对位置,所述固定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弹力夹、固定卡扣和卡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灸留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菡严艳关春丽
申请(专利权)人:张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