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卷发吹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636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持式头发造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卷发吹风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增流吹风机构、卷发固形体;所述下壳体为内置中空的盒状体,其前后端面为凹形,凹形为下壳体的开放部,且在前后端的壁面设置有容纳挡板的板槽,在下壳体的后壁面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面的出风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增流结构,使吹风烘干头发时,不仅风力更大,并解决烘干过程中,温度较集中,对头发容易造成损伤的问题,在增流基础上,使采用弹性体作为头发的固形,再加热方式卷发,且弹性体的波纹有多种,丰富了不同波纹卷发外形,使一种产品具备了多种功能。

An Elastic Curling Blow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hand-held hair styl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n elastic curling blowing device, including an upper shell, a lower shell, a flow-increasing blower mechanism and a curling solid body; the lower shell is a hollow box body with concave front and rear ends and an open part of the lower shell, and a plate groove with a baffle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and rear walls of the lower shell. Th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air outlets running through its wall. The invention adopts a flow-increasing structure, which not only enhances the wind power, but also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temperature is concentrated during drying process and the hair is easy to be damaged. On the basis of the flow-increasing, the elastomer is used as the solid form of the hair, and the heating method curls the hair, and the ripple of the elastomer has many kinds, which enriches the different waves. The appearance of curly hair makes a product have many fun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卷发吹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持式头发造型
,尤其是涉及一种弹性卷发吹风装置。
技术介绍
吹风机是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生活小电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吹风机也越来越个性化、高端化,现有吹风机通过使用增加速干、烘干等不同功能的过程中,由于温度较集中,对头发容易造成损伤;现有的吹风机一般都是通过风嘴、其他配件完成头发的造型,实用性较差,电吹风本身的外形、功能、作用普遍还是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用户更高的个性和造型需求,如需要烘干后再卷发必须使用不同的设备才能实现;现有的卷发器,无独立的定型风通道,导致头发卷发成型后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卷发吹风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弹性卷发吹风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增流吹风机构、卷发固形体;所述上壳体为矩形体,其前后端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板;所述下壳体为内置中空的盒状体,其上方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U形凹槽,凹形为下壳体的开放部,且在前后端的壁面设置有容纳挡板的板槽,在下壳体的后壁面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面的出风孔;所述增流吹风机构包括:风扇、加热通道、加热体、增流通道;所述风扇为正反转风扇,设置在上壳体上表面的后端;所述加热通道为s形贯通通道,其后端在风扇位置与外部连通,其前端贯穿上壳体前端的下壁面,与下壳体与上壳体组合的空间连通,且s形后端截面逐渐由大到小;所述加热体为发热原件,设置在加热通道内的中部;所述增流通道为L形通道,设置在上壳体的前端,其后端在加热通道上方,与加热通道并行,前端通过弧形板延伸到加热通道前端口附近,且不突出与加热通道的s形前端端口,在上壳体的前端上壁设置有多个贯穿增流通道的水平端的贯通增流孔,整个增流通道截面从增流孔位置起,截面由大到小;所述卷发固形体为管状弹性体,其前端固定设置在下壳体凹形中心点,上壳体与下壳体合为一体时,上壳体的挡板下边中心点,设置有容纳卷发固形体前端的容纳孔(请参照图2),在卷发固形体拉直状态,卷发固形体的侧壁开设贯通其壁面的条形槽,条形槽由卷发固形体的首端延伸至其末端,在卷发固形体的侧壁还间隔设置多个贯穿内外壁的微孔,在卷发固形体自然状态,卷发固形体的形态呈弹簧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平行设置多个。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用铰链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发固形体截面设置为四边形,并弯曲为弹簧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发固形体以圆截面盘绕为水平涡线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发固形体以四边形截面盘绕为水平涡线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发固形体以圆截面或四边形盘绕为变半径弹簧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发固形体设置为波纹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在不增加原有电机功率的基础上形成气体增流,使吹风烘干头发时,不仅风力更大,吹干速度和效率更高。2、本专利技术在增流基础上,使采用弹性体作为头发的固形,再加热方式卷发,且弹性体的波纹有多种,丰富了不同波纹卷发外形,使一种产品具备了多种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增流吹风机构与正视图与侧面剖视对比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卷发固形体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方式扩展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卷发固形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为了更准确和详细的说明,如下定义方向,此外,根据后面的记载,还容许利用别的表达方式来表示本段落所叙述的方向,前后左右是结合使用者卷发时的动作来理解的,水平放置本装置,接近使用者的端为前,相对端为后,左右以使用者面对前端的视角来判定。如图1所示,一种弹性卷发吹风装置,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增流吹风机构3、卷发固形体4;所述上壳体1为矩形体,其前后端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板11;所述下壳体2为内置中空的盒状体,其上方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U形凹槽,凹形为下壳体2的开放部,且在前后端的壁面设置有容纳挡板11的板槽21,在下壳体2的后壁面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面的出风孔22;如图2所示,所述增流吹风机构3包括:风扇31、加热通道32、加热体33、增流通道34;所述风扇31为正反转风扇,设置在上壳体1上表面的后端;所述加热通道32为s形贯通通道,其后端在风扇31位置与外部连通,其前端贯穿上壳体1前端的下壁面,与下壳体2与上壳体1组合的空间连通,且s形后端截面逐渐由大到小;所述加热体33为发热原件,设置在加热通道32内的中部;所述增流通道34为L形通道,设置在上壳体1的前端,其后端在加热通道32上方,与加热通道32并行,前端通过弧形板341延伸到加热通道32前端口附近,且不突出与加热通道32的s形前端端口,在上壳体1的前端上壁设置有多个贯穿增流通道34的水平端的贯通增流孔342,整个增流通道34截面从增流孔342位置起,截面由大到小;如图3所示,所述卷发固形体4为管状弹性体,其前端固定设置在下壳体2凹形中心点,上壳体1与下壳体2合为一体时,上壳体1的挡板11下边中心点,设置有容纳卷发固形体4前端的容纳孔111(请参照图2),在卷发固形体4拉直状态,卷发固形体4的侧壁开设贯通其壁面的条形槽41,条形槽41由卷发固形体4的首端延伸至其末端,在卷发固形体4的侧壁还间隔设置多个贯穿内外壁的微孔42,在卷发固形体4自然状态,卷发固形体4的形态呈弹簧状。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风扇31平行设置多个,增加加热通道32的气流流速。如图5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用铰链101连接,便于收纳与操作。如图6e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卷发固形体4截面设置为四边形,并弯曲为弹簧状,增加实施方式。如图6b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卷发固形体4以圆截面盘绕为水平涡线状,便于达到不同的卷曲效果以满足各种使用需求。如图6c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卷发固形体4以四边形截面盘绕为水平涡线状,增加实施方式。如图6a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卷发固形体4以圆截面或四边形盘绕为变半径弹簧状,增加实施方式。如图6d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卷发固形体4设置为波纹状,增加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①如图2所示,本装置上壳体1可以独立作为吹风机使用,手持上壳体1后端(风扇31那端),或将上壳体1后端立与桌面,把加热通道32前端,对着需要烘干的头发,外部气流被风扇31吸入加热通道32内被加热体33加热,进入下壳体2内部,在此过程中,由于加热通道32通道截面由大到小的作用,加热通道32内气流逐步加速,高速气流经过弧形板341下端口时,带动增流通道34的下端檐口气流,在过弧形板341与增流通道34临近的末端形成负压区,负压区带动增流通道34内的气体流动,进而带动外部气体进入34内部,形成气体的二次增流,并经增流通道34下端口排出,由于增流通道34与加热通道32排出气流方向相同,因此形成一起推动效果,大大增加了加热通道32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卷发吹风装置,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增流吹风机构(3)、卷发固形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为矩形体,其前后端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板(11);所述下壳体(2)为内置中空的盒状体,其上方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U形凹槽,凹形为下壳体(2)的开放部,且在前后端的壁面设置有容纳挡板(11)的板槽(21),在下壳体(2)的后壁面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面的出风孔(22);所述增流吹风机构(3)包括:风扇(31)、加热通道(32)、加热体(33)、增流通道(34);所述风扇(31)为正反转风扇,设置在上壳体(1)上表面的后端;所述加热通道(32)为s形贯通通道,其后端在风扇(31)位置与外部连通,其前端贯穿上壳体(1)前端的下壁面,与下壳体(2)与上壳体(1)组合的空间连通,且s形后端截面逐渐由大到小;所述加热体(33)为发热原件,设置在加热通道(32)内的中部;所述增流通道(34)为L形通道,设置在上壳体(1)的前端,其后端在加热通道(32)上方,与加热通道(32)并行,前端通过弧形板(341)延伸到加热通道(32)前端口附近,且不突出与加热通道(32)的s形前端端口,在上壳体(1)的前端上壁设置有多个贯穿增流通道(34)的水平端的贯通增流孔(342),整个增流通道(34)截面从增流孔(342)位置起,截面由大到小;所述卷发固形体(4)为管状弹性体,其前端固定设置在下壳体(2)凹形中心点,上壳体(1)与下壳体(2)合为一体时,上壳体(1)的挡板(11)下边中心点,设置有容纳卷发固形体(4)前端的容纳孔(111),在卷发固形体(4)拉直状态,卷发固形体(4)的侧壁开设贯通其壁面的条形槽(41),条形槽(41)由卷发固形体(4)的首端延伸至其末端,在卷发固形体(4)的侧壁还间隔设置多个贯穿内外壁的微孔(42),在卷发固形体(4)自然状态,卷发固形体(4)的形态呈弹簧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卷发吹风装置,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增流吹风机构(3)、卷发固形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为矩形体,其前后端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板(11);所述下壳体(2)为内置中空的盒状体,其上方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U形凹槽,凹形为下壳体(2)的开放部,且在前后端的壁面设置有容纳挡板(11)的板槽(21),在下壳体(2)的后壁面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面的出风孔(22);所述增流吹风机构(3)包括:风扇(31)、加热通道(32)、加热体(33)、增流通道(34);所述风扇(31)为正反转风扇,设置在上壳体(1)上表面的后端;所述加热通道(32)为s形贯通通道,其后端在风扇(31)位置与外部连通,其前端贯穿上壳体(1)前端的下壁面,与下壳体(2)与上壳体(1)组合的空间连通,且s形后端截面逐渐由大到小;所述加热体(33)为发热原件,设置在加热通道(32)内的中部;所述增流通道(34)为L形通道,设置在上壳体(1)的前端,其后端在加热通道(32)上方,与加热通道(32)并行,前端通过弧形板(341)延伸到加热通道(32)前端口附近,且不突出与加热通道(32)的s形前端端口,在上壳体(1)的前端上壁设置有多个贯穿增流通道(34)的水平端的贯通增流孔(342),整个增流通道(34)截面从增流孔(342)位置起,截面由大到小;所述卷发固形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冠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