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炜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206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包括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右侧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正面上方安装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一把手的右侧上方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横杆,所述套筒的底部安装有多个铁环,所述铁环的内壁安装有横管。该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实现了从病人体外对与伸入病人体内的第一钳口与第二钳口进行控制,做到了对于病人患处出现的体液进行吸收,防止由于将该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从病人取出并伸入的过程中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所以该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完全可以满足现如今人们对于一种可以提高手术速度、使用方便、对体液进行清除的上颌窦钳的需要。

A new type of maxillary sinus forceps for otorhinolaryngolog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maxillary sinus forceps for otorhinolaryngology,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handle, a second handl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handle, a second pin shaft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first handle, a sleeve on the upper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handle, a horizontal bar inside the sleeve, a plurality of iron rings at the bottom of the sleeve, and an inner wall of the iron ring. There are transverse pipes. The new type of maxillary sinus forceps used in otorhinolaryngology can control the first forceps and the second forceps which extend into the patient's body from the patient's body in vitro, and absorb the body fluids which appear in the patient's affected area, so as to prevent secondary injury to the patien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aking out and extending the new type of maxillary sinus forceps from the patient, so the new type of maxillary sinus forceps used in otorhinolaryngology department can be used. It can completely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today for a kind of maxillary sinus forceps which can improve the operation speed, use conveniently and remove body flui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
本技术涉及医学
,具体为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
技术介绍
上颌窦病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引起患者头疼、头昏,当病变迁延到鼻腔时,极易引起鼻窦炎,此时需要对于息肉进行切除,其属于鼻内窥镜常规手术,但由于病灶位置隐蔽,手术操作往往困难,例如申请号为“201320874323.4”的专利,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固定钳柄和活动钳柄,所述固定钳柄上设有中空的钳臂,所述钳臂远离固定钳柄的一端通过铰轴铰接安装有探测管,所述探测管内滑动安装有滑动管,所述滑动管的顶端安装有钳口,该专利虽然做到了避免多次操作,不扩大手术范围,但是在使用其对病人进行手术时,病人体内出血或者有其他的体液出现时,需要将其从病人患处取出,并将体液进行引流、擦拭,避免影响手术的进行,这就需要反复将该上颌窦钳从病人的体内放进、取出,十分不便,还可能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一种可以提高手术速度、使用方便、对体液进行清除的上颌窦钳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包括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右侧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的左侧上方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把手活动相连,所述第一把手的正面上方安装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一把手的右侧上方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与套筒活动相连,所述横杆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一把手活动相连,所述套筒的底部安装有多个铁环,所述铁环的内壁安装有横管,所述横管的左侧下方安装有竖管,所述竖管的底部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橡胶管与横管相连通,所述气囊的左侧安装有垫板,所述气囊通过垫板与第二把手相连,所述套筒的外壁右侧上方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右侧上方安装有第一钳口,所述第一钳口的底部设有第二钳口,所述第二钳口通过第三销轴与支架活动相连,所述第二钳口的底部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第四销轴,所述竖杆通过第四销轴与横杆活动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的右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安装有第三铁环,所述第二把手对的左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三铁环通过第一凹槽与第二把手活动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的左侧与第二把手的右侧均设有多个第二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铁环。优选的,所述第二把手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铁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通过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套筒与横杆的配合,实现了从病人体外对与伸入病人体内的第一钳口与第二钳口进行控制,使得医生不需要对病人进行大范围的开刀,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并通过横管、竖管、气囊与第二把手之间的配合,做到了对于病人患处出现的体液进行吸收,防止手术过程中患处出现大量的液体影响医生对于病情的判断,影响手术的进行,避免了医生需要多次反复的对患处进行清理,使得手术的进行更加顺利,大大的缩短了手术时间,给病人的后期恢复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而且避免了反复将该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从病人体内取出,防止由于将该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从病人取出并伸入的过程中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所以该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完全可以满足现如今人们对于一种可以提高手术速度、使用方便、对体液进行清除的上颌窦钳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横管、竖管与气囊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支架、第一钳口与竖杆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一把手、弹簧与第一凹槽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把手,2、第一铁环,3、第二凹槽,4、支杆,5、第二把手,6、第一销轴,7、第二销轴,8、横杆,9、套筒,10、铁环,11、横管,12、竖管,13、气囊,14、垫板,15、橡胶管,16、支架,17、第一钳口,18、第三销轴,19、第二钳口,20、竖杆,21、第四销轴,22、弹簧,23、第一凹槽,24、第三铁环,25、第二铁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包括第一把手1,第一把手1的右侧设有第二把手5,通过第一把手1与第二把手5实现控制第一钳口17与第二钳口19,第二把手5的左侧上方安装有支杆4,支杆4通过第一销轴6与第一把手1活动相连,第一把手1的正面上方安装有第二销轴7,第一把手1的右侧上方设有套筒9,套筒9实现对于横杆8的限位,套筒9的内部设有横杆8,横杆8与套筒9活动相连,横杆8通过第二销轴7与第一把手1活动相连,套筒9的底部安装有两个铁环10,铁环10实现对横管11的限位,铁环10的内壁安装有横管11,横管11的左侧下方安装有竖管12,竖管12的底部安装有气囊13,气囊13可以捏动,实现通过横管11与竖管12将外界液体吸进气囊13的内部,气囊13通过橡胶管15与横管11相连通,气囊13的左侧安装有垫板14,气囊13通过垫板14与第二把手5相连,套筒9的外壁右侧上方安装有支架16,支架16的右侧上方安装有第一钳口17,第一钳口17与第二钳口19配合工作,第一钳口17的底部设有第二钳口19,第二钳口19通过第三销轴18与支架16活动相连,第二钳口19的底部安装有竖杆20,竖杆20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第四销轴21,竖杆20通过第四销轴21与横杆8活动相连,第一把手1的右侧安装有弹簧22,弹簧22给第三铁环24向左的拉力,弹簧22的右端安装有第三铁环24,第二把手5对的左侧设有第一凹槽23,第三铁环24通过第一凹槽23与第二把手5活动相连,第一把手1的左侧与第二把手5的右侧均设有两个第二凹槽3,第一把手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铁环2,第二把手5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铁环25,第一铁环2与第二铁环25使得第一把手1与第二把手5更容易被握住。在使用该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时,首先将第一钳口17与第二钳口19的一端伸到指定位置,并通过控制第一把手1与第二把手5,第二把手5指定不动,当第一把手1的底部向右运动时,第一把手1的顶部向左运动,并带动横杆8向左运动,横杆8带动竖杆20,竖杆20带动第二钳口19,实现第二钳口19与第一钳口17相互分离,随后将需要夹起的人体组织放在第一钳口17与第二钳口19之间,随后将第一把手1的底部向左拉动,第一把手1的顶部向右运动,带动横杆8向右运动,横杆8通过竖杆20带动第二钳口19运动,并实现第二钳口19与第一钳口17相互贴合,做到将人体组织夹住,在此过程中,当病人出现出血或者其他液体在第一钳口17附近时,通过挤压气囊13,当气囊13受到挤压变形,随后恢复初始形状时将第一钳口17附近的体液通过横管11与竖管12吸到气囊13对的内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包括第一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1)的右侧设有第二把手(5),所述第二把手(5)的左侧上方安装有支杆(4),所述支杆(4)通过第一销轴(6)与第一把手(1)活动相连,所述第一把手(1)的正面上方安装有第二销轴(7),所述第一把手(1)的右侧上方设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内部设有横杆(8),所述横杆(8)与套筒(9)活动相连,所述横杆(8)通过第二销轴(7)与第一把手(1)活动相连,所述套筒(9)的底部安装有多个铁环(10),所述铁环(10)的内壁安装有横管(11),所述横管(11)的左侧下方安装有竖管(12),所述竖管(12)的底部安装有气囊(13),所述气囊(13)通过橡胶管(15)与横管(11)相连通,所述气囊(13)的左侧安装有垫板(14),所述气囊(13)通过垫板(14)与第二把手(5)相连,所述套筒(9)的外壁右侧上方安装有支架(16),所述支架(16)的右侧上方安装有第一钳口(17),所述第一钳口(17)的底部设有第二钳口(19),所述第二钳口(19)通过第三销轴(18)与支架(16)活动相连,所述第二钳口(19)的底部安装有竖杆(20),所述竖杆(20)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第四销轴(21),所述竖杆(20)通过第四销轴(21)与横杆(8)活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包括第一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1)的右侧设有第二把手(5),所述第二把手(5)的左侧上方安装有支杆(4),所述支杆(4)通过第一销轴(6)与第一把手(1)活动相连,所述第一把手(1)的正面上方安装有第二销轴(7),所述第一把手(1)的右侧上方设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内部设有横杆(8),所述横杆(8)与套筒(9)活动相连,所述横杆(8)通过第二销轴(7)与第一把手(1)活动相连,所述套筒(9)的底部安装有多个铁环(10),所述铁环(10)的内壁安装有横管(11),所述横管(11)的左侧下方安装有竖管(12),所述竖管(12)的底部安装有气囊(13),所述气囊(13)通过橡胶管(15)与横管(11)相连通,所述气囊(13)的左侧安装有垫板(14),所述气囊(13)通过垫板(14)与第二把手(5)相连,所述套筒(9)的外壁右侧上方安装有支架(16),所述支架(16)的右侧上方安装有第一钳口(17),所述第一钳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炜徐妍妍苑飞
申请(专利权)人:侯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