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6199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涉及生态系统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各个生态单元之间不能够进行能源的转换、信息的交互的问题。所述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包括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所述池塘生态单元与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与防护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气象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入端均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象仪器的输出端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池塘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

A Microecosystem Based on Regionaliz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gionalized micro-eco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related field of ecosystem,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nergy conversion and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mong various ecological units in the prior art. The ecological unit of the core elements includes pond ecological unit, food forest ecological unit and forest ecological protection unit. The pond ecological unit and food forest ecological unit are connected in two directions. The food forest ecological unit and the protection forest ecological unit are connected in two directions. The output terminals of the pond ecological unit, food forest ecological unit and forest ecological protection unit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terminals of the pond ecological unit, food forest ecological unit and the protection forest ecological unit. The input end of the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 is connected. The input end of the pond ecological unit, the food forest ecological unit and the protection forest ecological unit are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ecological unit. The output end of the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ecological unit. The output end of the pond ecological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pond soil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系统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
技术介绍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太阳系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太阳就像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给太阳系提供能量。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针对区域化的微生态系统,各个生态单元之间能够进行能源的转换、信息的交互,从而实现微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各个生态单元之间不能够进行能源的转换、信息的交互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包括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所述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包括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所述池塘生态单元与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与防护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与防护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气象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入端均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象仪器的输出端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池塘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池塘池水采集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池水采集仪的输出端与水资源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土壤采集器、第一森林土壤采集器和第二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出端均与土壤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资源条件分析仪器和土壤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出端均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气象仪器包括数据采集仪,所述数据采集仪的输入端分别与自动气象站、自动雨量站和风速测速仪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自动雨量站的输入端与雨量池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速测速仪的输入端与风向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速测速仪的输出端与风速报警仪的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一种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区域气候、环境模型;S2、建立园区生态系统数据库;S3、构建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S4、明确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规划位置生态单元;S5、通过改善型物种介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S1中,区域气候、环境模型包括近十年的月度温、湿度数据模型,近十年的季度降雨量、风向、光照度数据模型和土壤分层数据模型。优选的,所述土壤分层数据模型以十米为半径,抽样分析园区土壤结构,深度在30cm~50cm,取得土壤分层数据,同法抽样土壤表层成分与物种。优选的,所述S2中,园区生态系统数据库中存储有园区周边20公里内的物种数据。优选的,所述S3中,通过对气候、水、空气、土壤的研究分析,建立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核心元素为池塘、食物森林和防护森林。优选的,所述S5中,改善型物种包括家禽、绿肥植物、地被物以及堆肥、酵素。一种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所述池塘生态单元中的池塘泥运输给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作为自然肥料使用;S2、当所述气象仪器检测到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小,不易形成雨水天气时,将所述池塘生态单元中的部分池塘水资源运输给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作为浇灌用水;S3、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中的绿肥植物和地被物能给所述池塘生态单元提供遮阴物和部分食物;S4、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中的落叶落到地上提供自然养分,通过所述第一森林土壤采集器和所述第二森林土壤采集器采集土壤成分,通过所述土壤条件分析仪器测定土壤条件情况,根据土壤条件引进相应动植物和微生物改善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环境;S5、通过所述池塘土壤采集器采集池塘泥的成分,通过所述土壤条件分析仪器测定池塘泥条件情况,根据池塘泥条件引进合适的水生植物和鱼类,并加入合适的微生物改善;S6、所述生态单元建立中心对所述池塘生态单元、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进行跟踪监测,生态系统的某个单元出现问题时,通过引进改善型物种对该生态系统进行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专利技术通过建立区域气候、环境模型,以近十年的月度温、湿度数据,近十年的季度降雨量、风向、光照度数据和土壤分层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其基础数据的延续时间长,建立的区域气候、环境模型更加贴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当区域气候、环境模型与实际贴近时,对其的改善方法才能够在实际区域的微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2、该专利技术通过气象仪器,能够准确把握该区域的气候、空气、温度和湿度情况,根据大数据记录引入不同的改善型物种完善该区域的微生态系统,此系统能够根据区域位置的不同生成不同的改善方案;3、该专利技术通过对池塘、食物森林和防护森林三种核心元素的挖掘和交互,实现资源的循环化利用,建立该微生物系统的建立成本减少,且池塘、食物森林和防护森林的资源循环化使其自身的防护程度增强。4、该专利技术通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气象仪器的系统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包括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包括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池塘生态单元与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池塘生态单元与防护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食物森林生态单元与防护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气象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入端均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出端连接,气象仪器的输出端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池塘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池塘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池塘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池塘池水采集仪的输入端连接,池塘池水采集仪对水体进行采集,分析后确定适合该水体的水生植物和鱼类,且在后期能够对水体起到监督的作用,一旦水体的生物丰富度和物质发生变化,即说明该微生态系统的环节出现问题,池塘池水采集仪的输出端与水资源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入端连接,食物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池塘土壤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包括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包括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所述池塘生态单元与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与防护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与防护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气象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入端均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象仪器的输出端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池塘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池塘池水采集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池水采集仪的输出端与水资源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土壤采集器、第一森林土壤采集器和第二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出端均与土壤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资源条件分析仪器和土壤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出端均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包括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包括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所述池塘生态单元与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与防护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与防护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气象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入端均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象仪器的输出端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池塘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池塘池水采集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池水采集仪的输出端与水资源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土壤采集器、第一森林土壤采集器和第二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出端均与土壤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资源条件分析仪器和土壤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出端均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仪器包括数据采集仪,所述数据采集仪的输入端分别与自动气象站、自动雨量站和风速测速仪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自动雨量站的输入端与雨量池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速测速仪的输入端与风向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速测速仪的输出端与风速报警仪的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一种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区域气候、环境模型;S2、建立园区生态系统数据库;S3、构建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S4、明确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规划位置生态单元;S5、通过改善型物种介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区域气候、环境模型包括近十年的月度温、湿度数据模型,近十年的季度降雨量、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万家田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