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捆机包膜自动倒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6184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捆机包膜自动倒流装置,包括均设置在转轴上的驱动轮、右调节轮和左调节轮构成的传动机构,所述右调节轮和左调节轮通过调节轨道与相邻的驱动轮连接,调节装置,其包括倾斜杆、连接套、水平杆和驱动杆,所述倾斜杆一端与连杆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套,所述连接套活动套接在主轴上,所述水平杆一端与连接套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套;以及调节盘,其固定套接在主轴上,所述调节盘上开设有套接驱动杆的弧形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驱动轮和调节轮,保证了成型的秸秆捆能够在驱动轮和调节轮上实现良好的旋转,避免了因旋转不良带来的重复围膜和围膜不紧致的问题。

An Automatic Backflow Device for Coating of Bundl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backflow device for wrapp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onsisting of a driving wheel, a right regulating wheel and a left regulating wheel all arranged on a rotating shaft. The right regulating wheel and a left regulating wheel are connected with adjacent driving wheels by adjusting the track. The regul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tilting rod, a connecting sleeve, a horizontal rod and a driving rod, and one end of the tilting rod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A connecting sleeve is fixed at the other end, and the connecting sleeve is movably sleeved on the main shaft. One end of the horizontal rod is fixed with the connecting sleeve, and the other end is fixed with the connecting sleeve; and the adjusting disc is fixed and sleeved on the main shaft. The adjusting disc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hole for the sleeve driving rod. By setting multiple driving wheels and adjusting wheels, the invention ensures that the formed straw bundle can rotate well on the driving wheels and adjusting wheels, and avoids the problems of repeated periphery and incompact periphery caused by poor r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捆机包膜自动倒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捆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打捆机包膜自动倒流装置。
技术介绍
农作物收割后,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焚烧,这种做法即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将秸秆粉碎进行打捆和包膜微贮后饲养牲畜,是一种效益较高的利用方式。打包机是一种用于牧草或秸秆打捆的大型机械化作业的专用机械,在对打捆的秸秆进行包膜的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打捆好的秸秆整个压在包膜装置的传送带上,而传送带作为一种非刚性带,在长期受压之后很容易出现变形和松动,使得秸秆捆在传送带上不能进行很好地自转,导致在包膜过程中,出现重复包膜和包膜不紧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捆机包膜自动倒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打捆机包膜自动倒流装置,用于对驱动圆形秸秆捆转动,便于包膜,包括均设置在转轴上的驱动轮、右调节轮和左调节轮构成的传动机构,所述驱动轮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并设置在右调节轮和左调节轮之间,所述右调节轮和左调节轮通过调节轨道与相邻的驱动轮连接;所述右调节轮和左调节轮通过设置在转轴一端的动力连接装置与相邻的驱动轮实现动力连接,所述调节轨道之间活动设置有能够沿调节轨道运动的连杆;调节装置,其包括倾斜杆、连接套、水平杆和驱动杆,用于驱动右调节轮和左调节轮绕着相邻的驱动轮转动,所述倾斜杆一端与连杆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套,所述连接套活动套接在主轴上,所述水平杆一端与连接套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套;以及调节盘,其固定套接在主轴上,所述调节盘上开设有套接驱动杆的弧形孔。优选的,所述驱动轮连接动力装置。优选的,所述动力连接装置包括带传动结构和链传动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杆两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活动设置在调节轨道内侧开设的槽内。优选的,所述连杆两端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活动套接在调节轨道上。优选的,所述主轴连接动力装置。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和液压马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驱动轮和调节轮,保证了成型的秸秆捆能够在驱动轮和调节轮上实现良好的旋转,避免了因旋转不良带来的重复围膜和围膜不紧致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装置和调节盘,便于成型的秸秆捆进入倒流装置上,在围膜结束后,便于秸秆捆的出料,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滚轮和调节轨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轴套和调节轨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驱动轮、2右调节轮、3左调节轮、4转轴、5动力连接装置、6调节轨道、7连杆、71滚轮、72轴套、8固定杆、9调节装置、91倾斜杆、92连接套、93水平杆、94驱动杆、10主轴、11调节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打捆机包膜自动倒流装置,用于对驱动圆形秸秆捆转动,便于包膜,包括均设置在转轴4上的驱动轮1、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构成的传动机构,驱动轮1之间通过固定杆8连接,并设置在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之间,多个驱动轮1保持水平状态,无法进行角度调节,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能够绕着相邻的驱动轮1旋转一定角度,当秸秆捆从打捆机进入围膜装置时,左调节轮3保持水平,便于秸秆捆进入,右调节轮2保持倾斜一定角度,防止秸秆捆直接从右调节轮2出滑出,当秸秆捆围膜时,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均保持倾斜状态,与秸秆捆紧密接触,便于压实密封膜和防止秸秆捆滑落,围膜结束时,左调节轮3和右调节轮2同时保持顺时针倾斜,便于秸秆捆脱离围膜装置,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通过调节轨道6与相邻的驱动轮1连接,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能够以相邻的驱动轮1为中心,调节轨道6为半径,转动一定角度;驱动轮1连接动力装置,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通过设置在转轴4一端的动力连接装置5与相邻的驱动轮1实现动力连接,动力连接装置5包括带传动结构和链传动结构,通过动力连接装置5实现了驱动轮1和调节轮的转动,调节轨道6之间活动设置有能够沿调节轨道6运动的连杆7,连杆7两端设置有滚轮71,滚轮71活动设置在调节轨道6内侧开设的槽内;调节装置9,其包括倾斜杆91、连接套92、水平杆93和驱动杆94,用于驱动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绕着相邻的驱动轮1转动,倾斜杆91一端与连杆7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套92,连接套92活动套接在主轴10上,水平杆93一端与连接套92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套92;以及调节盘11,其固定套接在主轴10上,调节盘11上开设有套接驱动杆94的弧形孔,通过调节弧形孔的大小,来实现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倾斜角度的大小,主轴10连接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和液压马达,通过动力装置驱动主轴10转动,主轴10的转动联动调节盘11转动,调节盘11驱动套接在弧形孔的驱动杆94转动一定角度,驱动倾斜杆91转动一定角度,驱动连杆7沿调节轨道6运动,实现驱动调节轨道6和设置在调节轨道6一端的调节轮绕驱动轮1旋转一定角度。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连杆7两端设置有轴套72,轴套72活动套接在调节轨道6上。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捆机包膜自动倒流装置,用于对驱动圆形秸秆捆转动,便于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设置在转轴(4)上的驱动轮(1)、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构成的传动机构,所述驱动轮(1)之间通过固定杆(8)连接,并设置在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之间,所述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通过调节轨道(6)与相邻的驱动轮(1)连接;所述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通过设置在转轴(4)一端的动力连接装置(5)与相邻的驱动轮(1)实现动力连接,所述调节轨道(6)之间活动设置有能够沿调节轨道(6)运动的连杆(7);调节装置(9),其包括倾斜杆(91)、连接套(92)、水平杆(93)和驱动杆(94),用于驱动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绕着相邻的驱动轮(1)转动,所述倾斜杆(91)一端与连杆(7)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套(92),所述连接套(92)活动套接在主轴(10)上,所述水平杆(93)一端与连接套(92)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套(92);以及调节盘(11),其固定套接在主轴(10)上,所述调节盘(11)上开设有套接驱动杆(94)的弧形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捆机包膜自动倒流装置,用于对驱动圆形秸秆捆转动,便于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设置在转轴(4)上的驱动轮(1)、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构成的传动机构,所述驱动轮(1)之间通过固定杆(8)连接,并设置在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之间,所述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通过调节轨道(6)与相邻的驱动轮(1)连接;所述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通过设置在转轴(4)一端的动力连接装置(5)与相邻的驱动轮(1)实现动力连接,所述调节轨道(6)之间活动设置有能够沿调节轨道(6)运动的连杆(7);调节装置(9),其包括倾斜杆(91)、连接套(92)、水平杆(93)和驱动杆(94),用于驱动右调节轮(2)和左调节轮(3)绕着相邻的驱动轮(1)转动,所述倾斜杆(91)一端与连杆(7)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套(92),所述连接套(92)活动套接在主轴(10)上,所述水平杆(93)一端与连接套(92)固定连接,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思嘉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