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存储装置及烹饪器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6147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料存储装置及烹饪器具,物料存储装置包括:储料箱和臭氧发生器,储料箱具有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且设有两个与容纳腔相连通的进气口;臭氧发生器分别通过两个气流通道与两个进气口相连通,用于向容纳腔输送臭氧,且其中一个气流通道的长度大于或小于另一个气流通道的长度,使两个进气口之间产生压力差。该物料存储装置,通过增设臭氧发生器向容纳腔内输送臭氧,从而避免看发生物料霉变和生虫等问题;同时,由于两个气流通道的长度不相等,导致两个气流通道内的臭氧浓度不一致使两个进气口之间产生压力差,压力差驱动内部气体流动,使得外部空气能够自动进入臭氧发生器内变成臭氧,而臭氧会自动排出至容纳腔内。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nd cooking utensil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aterial storage device and a cooking utensil. The material storage device includes a storage tank and an ozone generator. The storage tank has a storage chamber for holding materials, and has two air intakes connected with the storage chamber. The ozone generator is connected with two air intakes through two air passages respectively, and is used to transport ozone to the storage chamber, and one of them is used to transport ozone to the storage chamber. The length of the flow passage is greater or less than the length of the other air passage, resulting in a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ntake ports. In this material storage device, ozone is transported to the holding chamber by adding an ozone generator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material mildew and insect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length of the two air passages is not equal, the ozone concentration in the two air passages is not uniform, resulting in a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air intakes, which drives the internal gas flow and makes the external air automatic. When it enters the ozone generator, it becomes ozone, and ozone is automatically discharged into the holding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存储装置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料存储装置及包含该物料存储装置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如米、黄豆等物料的储存容器,不适于对物料进行长时间储存,若物料的储存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物料霉变和生虫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存储装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上述物料存储装置的烹饪器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物料存储装置,包括:储料箱,具有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且设有两个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进气口;臭氧发生器,分别通过两个气流通道与两个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用于向所述容纳腔输送臭氧,且其中一个所述气流通道的长度大于或小于另一个所述气流通道的长度,使两个所述进气口之间产生压力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物料存储装置,通过增设臭氧发生器,并使臭氧发生器通过两个气流通道与储料箱的两个进气口相连通,使得臭氧发生器能够向容纳腔内输送臭氧,由于臭氧密度比空气大,会慢慢下沉到储料箱底部,从而起到杀菌作用或抑制细菌生长,达到保鲜效果,避免发生物料霉变和生虫等问题;同时,由于其中一个气流通道的长度大于或小于另一个气流通道的长度,即:两个气流通道的长度不相等,这会导致两个气流通道内的臭氧浓度不一致,进而使两个进气口之间产生压力差,由于两个气流通道之间通过臭氧发生器的内部空间相连通,因而两个进气口之间的压力差会驱动两个气流通道及臭氧发生器内的气流流动,进而使两个进气口中的一个用于进气,另一个用于出气,则外部空气会通过一个进气口自动进入臭氧发生器内变成臭氧,而臭氧发生器内的臭氧会自动通过另一个进气口排出至容纳腔内,从而使得臭氧发生器既具有自动补充空气的功能,又具有自动排出臭氧的功能,而无需额外设置动力源来驱动臭氧进入容纳腔内,也无需额外设置动力源来为臭氧发生器补充空气,因而有效简化了物料存储装置的结构,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物料存储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气管,其一端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和导气管,其一端与所述气管的另一端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对接连通;其中,两个所述导气管的长度相等,其中一个所述气管的长度大于或小于另一个所述气管的长度,使其中一个所述气流通道的长度大于或小于另一个所述气流通道的长度。气流通道包括气管和导气管,气管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相连,另一端与导气管的一端相连,导气管的另一端与进气口对接连通,则通过合理设置气管和导气管的长度和位置,能够使物料存储装置的布局更加合理,从而优化产品的结构和性能;由于气流通道的数量为两个,因而气管和导气管的数量也均为两个,其中,两个导气管的长度相等,两个气管的长度不相等,从而实现了两个气流通道的长度不等,且只需通过调节两个气管的长度之差即可调节两个进气口之间的压力差,结构和原理均较为简单;此外,由于导气管与储料箱相连,因而使两个导气管的长度相等,能够使储料箱的结构更加规整。当然,气流通道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气流通道包括更多数量的管道;或者,两个气管的长度相等,两个导气管的长度不相等;或者,两个气管和两个导气管的长度均不相等;……,均能够实现两个气流通道的长度不等,进而实现本技术的目的,由于这些技术方案均能够均未脱离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气管为与所述储料箱一体成型的硬管,所述气管为软管;和/或,所述导气管竖直设置,且其上端与所述进气口对接连通,其下端与所述气管对接连通;和/或,所述气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导气管的长度。导气管为与储料箱一体成型的硬管,一方面提高了导气管与储料箱的连接强度,保证了导气管与进气口的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导气管与储料箱一体成型省去了导气管与进气口之间的安装工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装配效率。进一步地,导气管为硬管,气管为软管,则直接将气管套接在导气管上或插入导气管中,即可实现导气管与气管之间的连接,装配过程简单方便;相较于气管与进气口直接相连,导气管与气管之间的连接方式更加简单,因而降低了气管的安装难度,且降低了对气管长度的要求,便于根据产品结构将臭氧发生器布置在更合理的位置处,以进一步优化产品布局和性能。此外,将气管设置为软管,能够利用其柔性变形使得气流通道的长度具有较大的可调空间,进而满足产品的不同需求。优选地,气管为橡胶管,橡胶管既具有良好的柔性变形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强度,且具有相对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因而有利于长期使用。气管的长度大于导气管的长度,即:导气管相对较短,气管相对较长,既便于通过调节气管的长度来合理调节气流通道的长度,又便于根据产品的结构来合理布置臭氧发生器的位置,同时还能够避免储料箱的结构过于庞杂。导气管竖直设置,且其上端与进气口对接连通,其下端与气管对接连通,则可以将臭氧发生器布置在储料箱后部下方,从而合理利用了储料箱后部下方的空间,进一步优化了产品布局。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储料箱的后部。将进气口设置在储料箱的后部,即设置在储料箱远离用户的一端,使得臭氧发生器输出的臭氧离用户相对较远,从而降低了臭氧产生的气味对用户感官的不良影响,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料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盖合以围设出所述容纳腔,两个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后部。储料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盖设在箱体上,并与箱体围设出容纳腔,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杂物进入箱体内,从而提高了箱体内物料的洁净度,进一步防止发生物料霉变或生虫等问题;将进气口设置在箱体的后部,相较于将其设置在箱盖的后部,能够避免箱盖的开合过程导致气流通道频繁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了进气口与臭氧发生器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臭氧发生器的使用可靠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的后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箱盖相铰接的铰接部,两个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铰接部上。箱体的后部设有用于箱盖相铰接的铰接部,则箱盖上也相应设有铰接结构,使得箱盖与箱体相铰接,既便于箱盖的顺利开合,又简化了产品的结构和原理;而将进气口设置在铰接部上,则铰接部既用于实现箱体与箱盖的连接功能,又实现了进气功能,因而提高了产品的集成度,有利于简化产品结构;且箱体与箱盖的铰接部位通常具有相对较大的缝隙,便于臭氧通过缝隙进入容纳腔内,而无需在容纳腔与进气口之间额外设置进气通道,因而有利于进一步简化产品结构;同时,由于铰接部位于箱体的顶部,故而臭氧从箱体顶部进入容纳腔内,由于臭氧的密度大于空气,会慢慢下沉到米箱底部,因而当臭氧从顶部进入容纳腔内时,能够与容纳腔内各个高度的物料充分接触,从而保证了各个高度的物料都能够得到良好保鲜。值得说明的是,箱体的后部不局限于上述方案中的铰接部,也可以是箱体侧壁的后半部分,将进气口设置在该部位,也能够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且没有脱离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也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铰接部向下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前端贯穿所述箱体的内壁面。铰接部向下凹陷形成凹槽,且凹槽的前端贯穿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箱,具有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且设有两个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进气口;臭氧发生器,分别通过两个气流通道与两个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用于向所述容纳腔输送臭氧,且其中一个所述气流通道的长度大于或小于另一个所述气流通道的长度,使两个所述进气口之间产生压力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箱,具有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且设有两个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进气口;臭氧发生器,分别通过两个气流通道与两个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用于向所述容纳腔输送臭氧,且其中一个所述气流通道的长度大于或小于另一个所述气流通道的长度,使两个所述进气口之间产生压力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气管,其一端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和导气管,其一端与所述气管的另一端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对接连通;其中,两个所述导气管的长度相等,其中一个所述气管的长度大于或小于另一个所述气管的长度,使其中一个所述气流通道的长度大于或小于另一个所述气流通道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为与所述储料箱一体成型的硬管,所述气管为软管;和/或所述导气管竖直设置,且其上端与所述进气口对接连通,其下端与所述气管对接连通;和/或所述气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导气管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力杨保民潘典国周忠宝周亚付正庭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