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炒菜机锅体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420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炒菜机锅体防水结构,包括锅体、内胆和外壳,所述锅体置于内胆中并安装在内胆底面的旋转座上,所述内胆外套装外壳,还包括截面为“Z”字形的胶套,所述外壳顶面包覆内胆的顶面,且外壳的顶端设有一圈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表面固定安装一圈截面为“Z”字形的胶套,所述胶套包括中间翼和两侧的边翼,胶套的中间翼和其中一边翼贴合凸起结构,另一边翼呈向上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锅体和外壳之间加了胶套,对锅的边缘进行翻边处理,这样油渍等需要经过锅体的翻边,然后通过胶套才能进入锅胆内部,大大减少锅体在旋转过程中油渍进入锅内部。

A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the Cooker Body of an Automatic Stir-fry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the pot body of an automatic stir-fry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pot body, an inner liner and an outer shell. The pot body is placed in the inner liner and installed on a rotating seat on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liner. The inner liner outer casing includes a rubber sleeve with Z-shaped cross section.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covered with the top of the inner liner, and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of convex structure. A rubber sleeve with Z-shaped cross section is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surface. The rubber sleeve includes the middle wing and the side wings on both sides. The middle wing of the rubber sleeve and one wing of the rubber sleeve are fitted with a convex structure, and the other wing is in an upward state. The utility model adds a rubber sleeve between the pot body and the shell to flange the edge of the pot, so that the oil stain and the like need to pass through the flanging of the pot body, and then enter the inner part of the pot gallbladder through the rubber sleeve, thus greatly reducing the oil stain entering the inner part of the pot body in the process of r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炒菜机锅体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锅体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在全自动炒菜机的炒菜过程中,锅体放置在内胆的旋转座中,内胆外套装外壳。现在一般的设置状态如图1-2所示,一般锅体1顶端呈水平的凸缘结构,锅体1的凸缘结构处于壳体3顶端上方且两者存在一定的间隙,锅体1和内胆2、壳体3形成的整体需要翻转。由于锅体1和外壳3存在间隙,在倒菜过程中,残留的油渍会沿着间隙流入到锅底部,久而久之油渍在锅底聚集,严重影响机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炒菜机锅体防水结构,通过在锅体和内胆、外壳之间设置防水结构,避免油渍等进入到旋转过程中的锅底部,保证了设备的安全与稳定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炒菜机锅体防水结构,包括锅体1、内胆2和外壳3,所述锅体1置于内胆2中并安装在内胆2底面的旋转座上,所述内胆2外套装外壳3,还包括截面为“Z”字形的胶套4,所述外壳3顶面包覆内胆2的顶面,且外壳3的顶端设有一圈凸起结构5,所述凸起结构5的表面固定安装一圈截面为“Z”字形的胶套4,所述胶套4包括中间翼和两侧的边翼,胶套4的中间翼和其中一边翼贴合凸起结构5,另一边翼呈向上状态。优选地,所述锅体1顶端的凸缘结构6的边缘处设有翻边结构7,所述翻边结构7的翻边方向朝下。优选地,所述胶套4的两边翼末端边缘分别接触壳体的顶面和锅体1顶端的凸缘结构6的底面。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锅体和外壳之间加了胶套,对锅的边缘进行翻边处理,这样在锅旋转过程中,油渍等需要经过锅体的翻边,然后通过胶套才能进入锅胆内部,大大减少油渍进入锅内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锅体安装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锅体安装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锅体安装的整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锅体安装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3-4所示一种自动炒菜机锅体防水结构,包括锅体1、内胆2和外壳3,所述锅体1置于内胆2中并安装在内胆2底面的旋转座上,所述内胆2外套装外壳3,还包括截面为“Z”字形的胶套4,所述外壳3顶面包覆内胆2的顶面,且外壳3的顶端设有一圈凸起结构5,所述凸起结构5的表面固定安装一圈截面为“Z”字形的胶套4,所述胶套4包括中间翼和两侧的边翼,胶套4的中间翼和其中一边翼贴合凸起结构5,另一边翼呈向上状态。本实施例中锅体1顶端的凸缘结构6的边缘处设有翻边结构7,所述翻边结构7的翻边方向朝下;胶套4的两边翼末端边缘分别接触壳体的顶面和锅体1顶端的凸缘结构6的底面。本技术在实际实用过程中,一方面对锅体1顶端的凸缘结构6的边缘处进行翻边处理,自动炒菜机工作时,锅体时刻进行旋转,这样油渍需要经过旋转的锅的翻边结构7才能进入到内胆2中去;另一方面,在外壳的顶端设置凸起结构5,同时在凸起结构上安装之间加了胶套4。这样油渍需要经过锅的翻边,然后通过胶套才能进入锅胆内部,大大减少油渍进入锅内部,避免了油渍等在锅体底部的聚集,保证设备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炒菜机锅体防水结构,包括锅体(1)、内胆(2)和外壳(3),所述锅体(1)置于内胆(2)中并安装在内胆(2)底面的旋转座上,所述内胆(2)外套装外壳(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截面为“Z”字形的胶套(4),所述外壳(3)顶面包覆内胆(2)的顶面,且外壳(3)的顶端设有一圈凸起结构(5),所述凸起结构(5)的表面固定安装一圈截面为“Z”字形的胶套(4),所述胶套(4)包括中间翼和两侧的边翼,胶套(4)的中间翼和其中一边翼贴合凸起结构(5),另一边翼呈向上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炒菜机锅体防水结构,包括锅体(1)、内胆(2)和外壳(3),所述锅体(1)置于内胆(2)中并安装在内胆(2)底面的旋转座上,所述内胆(2)外套装外壳(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截面为“Z”字形的胶套(4),所述外壳(3)顶面包覆内胆(2)的顶面,且外壳(3)的顶端设有一圈凸起结构(5),所述凸起结构(5)的表面固定安装一圈截面为“Z”字形的胶套(4),所述胶套(4)包括中间翼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平李超彭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味来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