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装置及建筑物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593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流装置及建筑物,涉及流体分流装置的技术领域。该分流装置包括壳体和分流单元,壳体内具有清水室和污水室,壳体开设有进水口、清水出口和污水出口;分流单元包括分流件和驱动组件;分流件包括截污口和用于开启或关闭截污口的开关件,截污口可与进水口连通;驱动组件与开关件连接,用于驱动开关件开启和关闭截污口;当分流装置未工作时,截污口为开启状态,进水口、截污口和污水室连通,流体进入污水室;当有一定的流体进入污水室时,驱动组件在流体浮力作用下驱动开关件关闭截污口,进水口与清水室连通,流体流入清水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将雨水立管排放废水进行分流,分流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以大规模推广使用。

Shunt-off devices and build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unting device and a building,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fluid shunting device. The shunting device includes a shell and a shunting unit, which has a clean water chamber and a sewage chamber.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a clean water outlet and a sewage outlet; the shunting unit includes a shunt component and a driving component; the shunt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sewage interception port and a switch for opening or closing the sewage interception port, which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and the driving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witch component for driving the switch component to open. Open and close the sewage interception port; when the diversion device is not working, the sewage interception port is open, the water inlet, the sewage interception port and the sewage chamber are connected, and the fluid enters the sewage chamber; when a certain fluid enters the sewage chamber, the driving component drives the switch device to close the sewage interception port under the action of fluid buoyancy, and the water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ean water chamber, and the fluid flows into the clean water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distribute the wastewater discharged from the rainwater riser, which has low cost and long service life, and can be widely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流装置及建筑物
本技术涉及流体分流装置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分流装置及建筑物。
技术介绍
目前房屋建筑屋顶的雨水是从排水管中直接排放到市政雨水管网的,但由于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含量较高,对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流经屋顶的初雨直接排放到市政雨水管道,就会造成自然水体的污染。另外,很多高层建筑住户阳台的洗衣废水也会通过管道直接排至市政雨水管道进入了自然水体,造成自然水体的污染。然而,现有的雨水立管就是一根管道,无法进行分流。虽然,通过增设三通,通过人为操作或感应器进行分流切换在理论上可行,但由于雨水立管处于室外,风吹雨淋,环境恶劣,人为操作既不及时也不经济,而感应器控制进行分流切换成本和寿命都不现实,不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分流装置及建筑物。本技术能够自动将雨水立管排放废水进行分流,分流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以大规模推广使用。本技术提供一种分流装置,用于流体的分流,该分流装置包括:壳体,其内具有清水室和污水室,所述壳体开设有进水口、清水出口和污水出口,所述清水室连通清水出口,所述污水室连通污水出口;分流单元,用于将从所述进水口流进的流体在所述清水室和污水室之间进行分流;其中,所述分流单元包括分流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分流件包括截污口和用于开启或关闭截污口的开关件,所述截污口可与进水口连通;所述驱动组件与开关件连接,用于驱动开关件开启和关闭截污口;当分流装置未工作时,截污口为开启状态,进水口、截污口和污水室连通,流体进入污水室;当有一定的流体进入污水室时,所述驱动组件在流体浮力作用下驱动开关件关闭截污口,进水口与清水室连通,流体流入清水室。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浮力件和与浮力件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浮力件置于污水室中,所述连接件与开关件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污水室内设有容器,所述浮力件置于容器中,所述截污口通过排水管与容器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水管的开口端与污水室连通,所述排水管开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流体通过第一排水口进入容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容器开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与污水室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口的排水量大于第二排水口的排水量,使容器内单位时间内的进水量大于出水量。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流装置还包括由至少一个分流板与壳体内壁和/或壳体内的隔板围合形成的分流结构,所述截污口设于分流板上,所述分流结构具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清水室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流结构为闭合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开设有溢流口,当截污口关闭时,所述流体从溢流口流入清水室;或所述分流结构为不闭合结构,所述不闭合结构包括两个垂直连接的分流板,一块分流板与壳体内壁和壳体内的隔板固定连接,另一块分流板与清水室之间的间隙形成溢流口。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为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吊绳、固定在壳体内壁上的滑轮支架和与滑轮支架可滚动连接的滑轮,所述吊绳穿过滑轮,且所述吊绳的两端分别与开关件和浮力件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滑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开关件和浮力件的上方,所述吊绳的两端竖直设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物,具有安装在建筑物墙壁外的用于收集雨水、阳台废水的立管,所述立管上安装有上述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的进水口与立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清水出口与立管的出水端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的分流装置能够利用污水的浮力自动开启或关闭截污口,从而将雨水立管排放废水进行分流,需要任何外部动力,实现初期一定时间的降雨截流至污水系统,后期雨水则排放至雨水系统。本技术的分流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以大规模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安装有分流装置的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壳体、2-清水室、3-污水室、4-进水口、5-清水出口、6-污水出口、7-截污口、8-开关件、9-浮力件、101-吊绳、102-滑轮支架、103-滑轮、11-容器、12-排水管、13-第一排水口、14-第二排水口、15-隔板、16-缓冲室、17-立管、18-管卡、19-分流板、20-溢流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流装置,用于流体的分流,该分流装置包括:壳体1和分流单元;壳体1内具有清水室2和污水室3,壳体1开设有进水口4、清水出口5和污水出口6,清水室2连通清水出口5,污水室3连通污水出口6;分流单元用于将从进水口4流进的流体在清水室2和污水室3之间进行分流;其中,分流单元包括分流件和驱动组件;分流件包括截污口7和用于开启或关闭截污口7的开关件8,截污口7可与进水口4连通;驱动组件与开关件8连接,用于驱动开关件8开启和关闭截污口7;当分流装置未工作时,截污口7为开启状态,进水口4、截污口7和污水室3连通,流体进入污水室3;当有一定的流体进入污水室3时,驱动组件在流体浮力作用下驱动开关件8关闭截污口7,进水口4与清水室2连通,流体流入清水室2。参见图1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驱动组件包括浮力件9和与浮力件9连接的连接件,浮力件9置于污水室3中,连接件与开关件8连接。污水室3内可以设有容器11,浮力件9置于容器11中,截污口7通过排水管12与容器11连通。排水管12的开口端与污水室3连通,排水管12开设有第一排水口13,流体通过第一排水口13进入容器11。容器11开设有第二排水口14,第二排水口14与污水室3连通,第一排水口13的排水量大于第二排水口14的排水量,使容器11内单位时间内的进水量大于出水量,从而容器11内的液位会不断上升,浮力件9随着容器11内的液位的上升而上浮,从而带动连接件开启和关闭截污口7。在本实施例中,容器11固定在隔板15上。此外,也可以将浮力件9直接置于污水室3,当进水口4的出水量大于污水出口6的出水量时,污水室3的液位也会上升,带动浮力件9上浮。具体地,连接件可以为滑轮组,滑轮组包括吊绳101、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的滑轮支架102和与滑轮支架102可滚动连接的滑轮103,滑轮103通过轴与滑轮支架102固定,滑轮103可以绕轴自由旋转。吊绳101穿过滑轮103,且吊绳101的两端分别与开关件8和浮力件9连接。滑轮10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开关件8和浮力件9的上方,吊绳101的两端竖直设置,吊绳101可以为钢丝绳。在本实施例中,浮力件9采用球冠,球冠具有弧面,与截污口7相配合。球冠关闭截污口7时,球冠与截污口7密封处可以存在一定的渗漏量,保证有一定量的水会持续从进水口4进入污水室3,维持污水室3一定水位,保证截污口7在降雨过程中始终处于关闭的状态。其中,分流装置还可以包括由至少一个分流板19与壳体1内壁和/或壳体1内的隔板15围合形成的分流结构,截污口7设于分流板19上,分流结构具有溢流口20,溢流口20与清水室2连通。一个实施例中,分流结构为闭合结构,分流结构开设有溢流口20,当截污口7关闭时,流体从溢流口20流入清水室2。该分流结构可以由一个分流板19与壳体1内壁和隔板15围合而成,也可以由一个分流板19直接与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流装置,用于流体的分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其内具有清水室(2)和污水室(3),所述壳体(1)开设有进水口(4)、清水出口(5)和污水出口(6),所述清水室(2)连通清水出口(5),所述污水室(3)连通污水出口(6);分流单元,用于将从所述进水口(4)流进的流体在所述清水室(2)和污水室(3)之间进行分流;其中,所述分流单元包括分流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分流件包括截污口(7)和用于开启或关闭截污口(7)的开关件(8),所述截污口(7)可与进水口(4)连通;所述驱动组件与开关件(8)连接,用于驱动开关件(8)开启和关闭截污口(7);当分流装置未工作时,截污口(7)为开启状态,进水口(4)、截污口(7)和污水室(3)连通,流体进入污水室(3);当有一定的流体进入污水室(3)时,所述驱动组件在流体浮力作用下驱动开关件(8)关闭截污口(7),进水口(4)与清水室(2)连通,流体流入清水室(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装置,用于流体的分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其内具有清水室(2)和污水室(3),所述壳体(1)开设有进水口(4)、清水出口(5)和污水出口(6),所述清水室(2)连通清水出口(5),所述污水室(3)连通污水出口(6);分流单元,用于将从所述进水口(4)流进的流体在所述清水室(2)和污水室(3)之间进行分流;其中,所述分流单元包括分流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分流件包括截污口(7)和用于开启或关闭截污口(7)的开关件(8),所述截污口(7)可与进水口(4)连通;所述驱动组件与开关件(8)连接,用于驱动开关件(8)开启和关闭截污口(7);当分流装置未工作时,截污口(7)为开启状态,进水口(4)、截污口(7)和污水室(3)连通,流体进入污水室(3);当有一定的流体进入污水室(3)时,所述驱动组件在流体浮力作用下驱动开关件(8)关闭截污口(7),进水口(4)与清水室(2)连通,流体流入清水室(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浮力件(9)和与浮力件(9)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浮力件(9)置于污水室(3)中,所述连接件与开关件(8)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室(3)内设有容器(11),所述浮力件(9)置于容器(11)中,所述截污口(7)通过排水管(12)与容器(11)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2)的开口端与污水室(3)连通,所述排水管(12)开设有第一排水口(13),所述流体通过第一排水口(13)进入容器(1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1)开设有第二排水口(14),所述第二排水口(14)与污水室(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