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封切热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546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了L型封切热缩机,包括封切单元及热缩单元,封切单元包括热切单元、上膜组件、下膜组件及上料带,热缩单元位于热切单元输出端,上膜组件位于热切单元输入端,下膜组件位于热切单元下方,上料带依次经过上膜组件及热切单元,还包括上料单元,上料单元位于上料带一侧,且上膜组件位于上料单元与热切单元之间,上料单元包括储料框,储料框朝向上料带的一侧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储料框底部位于出料口平面内设有推料板,推料板连接有驱动缸,推料板沿垂直于上料带传输方向直线往复移动。通过推料板将物料从底部开始依次从出料口推至上料带上,从而实现了自动上料,实现了上料的自动化,省时省力。

L-type sealing and heat shrink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ackaging machinery, and provides an L-type sealing and heat-shrinking machine, including a sealing and cutting unit and a heat-shrinking unit. The sealing and cutting unit includes a heat-cutting unit, an upper film component, a lower film component and a feeding belt. The heat-shrinking unit is located at the output end of the heat-cutting unit, an upper film component is located at the input end of the heat-cutting unit, a lower film component is located below the heat-cutting unit, and the feeding belt passes through the upper film component and the feeding belt in turn The feeding unit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feeding belt, and the upper membrane assembly is between the feeding unit and the hot cutting unit. The feeding unit includes a storage frame. The storage frame has an outlet at the bottom of one side wall of the feeding belt. The bottom of the storag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ush plate in the plane of the discharge port. The push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cylinder, and the push plate is transmitted along the vertical feeding belt. Th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moves in straight line to and fro. The material is pushed from the bottom to the feeding belt in turn from the outlet to the feeding belt by the pusher plate, thus realizing the automatic feeding and realizing the automation of feeding, saving time and lab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型封切热缩机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械
,尤其设计一种能够降低劳动力的L型封切热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封切热缩机广泛用于食品、饮料、糖果、文化用品、五金工具、日用百货、化工用品等收缩包装。封切收缩机分为封切部分和收缩部分,封切部分是将被包装物品放入两层包装膜中,并通过高温的封切刀封切包装膜,将被包装物品封装入包装膜内;收缩部分的作用是通过高温使包装膜收缩,使包装膜紧贴被包装物品。授权公告号为CN203558256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新型L型封切收缩机器,包括封切部分和收缩部分,封切部分包括机架、放料箱、工作台、封切刀、输送装置、控制结构,所述放料箱与机架滑动连接,工作台与机架滑动连接,输送装置底部设有高度调节装置,输送装置设有松紧调节装置,封切刀设于输送装置顶部,封切刀和输送装置与控制机构电连接。该技术披露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被包装物长度和宽度的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放料箱可手动调整使塑料膜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收缩部分独特设计保证被包装物各个部分收缩均匀。但是,该技术方案中,需要工作人员手动逐个进行上料,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型封切热缩机,其能够实现无聊的自动上料,实现了加工的自动化,省时省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L型封切热缩机,包括封切单元以及位于所述封切单元输出端的热缩单元,所述封切单元包括热切单元、上膜组件、下膜组件及上料带,所述热缩单元位于所述热切单元输出端,所述上膜组件位于所述热切单元输入端,所述下膜组件位于所述热切单元下方,所述上料带依次经过所述上膜组件及所述热切单元,还包括上料单元,所述上料单元位于所述上料带一侧,且所述上膜组件位于所述上料单元与所述热切单元之间,所述上料单元包括储料框,所述储料框朝向所述上料带的一侧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储料框底部位于所述出料口平面内设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连接有驱动缸,所述推料板沿垂直于所述上料带传输方向直线往复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堆叠于储料框内,通过推料板将储料框内的物料从底部开始依次从出料口推至上料带上,从而实现了自动上料,代替了人工上料,实现了上料的自动化,省时省力;物料进入上料带后,通过上料带的传输,进入热切单元;同时,上膜从上膜组件输出,进入热切单元,并覆于物料上方,下膜从下膜组件输出,进入热切单元,并位于物料下方;在物料分别包覆上下膜并进入热切单元后,热切单元的高温切刀切开上下膜,并使上下膜切口处在高温切刀的加热作用下初步粘结,从而使上下膜包裹于物料外,并输出进入热缩单元,在热缩单元内,上下膜受热收缩,以包裹紧贴于物料外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料框朝向所述上料带的一侧敞口设置,且敞口处竖直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储料框底壁之间形成所述出料口,所述储料框敞口两竖直侧分别开设竖直设置的腰形孔,所述腰形孔内穿设有定位栓以固定所述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用于调节出料口的高度,保证出料口的高度大于一个物料的厚度但小于两个物料的厚度和,从而适用于不同物料的上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料框腔体内设有卡位板,所述卡位板平行于所述挡板,所述卡位板与所述储料框底壁之间设有供所述推料板通过的间隙,所述卡位板侧壁相对所述储料框内壁沿直线滑动连接,所述卡位板的滑动方向为垂直于所述上料带传输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位板与挡板之间的距离可调,物料位于卡位板与挡板之间,从而适用于不同物料的上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料框内壁设有垂直于所述上料带传输方向的限位槽,所述卡位板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调节卡位板于挡板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料带上方还设有弧形导向板,所述弧形导向板相对所述上料带与所述储料框同侧设置,所述弧形导向板位于所述储料框与所述热切单元之间,所述弧形导向板有且仅有一端位于所述上料带外侧,且位于所述上料带外侧的一端靠近所述储料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导向板对物料起导向作用,物料从储料框推出至上料带上后,随上料带同步传输,由于储料框位于上料带侧部,因此物料从储料框中推出后位于上料带边沿,当物料传输至于弧形导向板接触时,在弧形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沿弧形导向板外轮廓偏移至上料带中部适当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膜组件位于所述上料带一侧,且位于与所述储料框相对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理分布上膜组件于储料框的位置关系,合理利用空间,方便工作人员上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导向板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垂直于所述上料带传输方向,所述齿条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所述上料带外侧,所述齿轮通过电机驱动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轮齿条的传动方式实现了弧形导向板相对上料带沿垂直上料带传输方向位置的调节,从而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物料,确保将物料推至上料带中部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料带上方水平设有直角三角形的上膜改向板,所述上膜改向板的其中一直角边平行于所述上料带传输方向,且斜边远离所述热切单元,所述上膜改向板竖直滑移连接于所述上料带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膜组件位于上料带一侧,合理分布上膜组件于储料框的位置关系,合理利用空间,方便工作人员上膜,此时,上膜从垂直于上料带传输方向输出,从上膜改向板下方经过并沿上膜改向板斜边翻折至上膜改向板上方,此时,上膜平行于上料带传输方向,并进入热切单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切单元及所述上料单元均设于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竖直设置的螺杆及竖直设置的导向杆,所述上膜改向板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机架定位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螺杆转动,从而使与之螺纹连接的上膜改向板实现上下位移。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上料单元,物料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堆叠于储料框内,通过推料板将储料框内的物料从底部开始依次从出料口推至上料带上,从而实现了自动上料,代替了人工上料,实现了上料的自动化,省时省力;2.通过设置弧形导向板对物料起导向作用,物料从储料框中推出后位于上料带边沿,当物料传输至于弧形导向板接触时,在弧形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沿弧形导向板外轮廓偏移至上料带中部适当位置;且弧形导向板相对上料带能够相对位移,因此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物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L型封切热缩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L型封切热缩机中上膜改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L型封切热缩机中上料单元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L型封切热缩机中弧形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封切单元;11、热切单元;111、高温切刀;12、上膜组件;121、上膜棍;13、上料带;2、热缩单元;3、上料单元;31、储料框;310、限位槽;311、出料口;312、推料板;3121、驱动缸;313、挡板;3131、腰形孔;3132、定位栓;314、卡位板;3141、限位块;4、导向板;41、齿条;5、上膜改向板;6、机架;61、螺杆;62、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披露了L型封切热缩机,如图1所示,包括封切单元1及衔接于封切单元1输出端的热缩单元2,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L型封切热缩机,包括封切单元(1)以及位于所述封切单元(1)输出端的热缩单元(2),所述封切单元(1)包括热切单元(11)、上膜组件(12)、下膜组件及上料带(13),所述热缩单元(2)位于所述热切单元(11)输出端,所述上膜组件(12)位于所述热切单元(11)输入端,所述下膜组件位于所述热切单元(11)下方,所述上料带(13)依次经过所述上膜组件(12)及所述热切单元(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单元(3),所述上料单元(3)位于所述上料带(13)一侧,且所述上膜组件(12)位于所述上料单元(3)与所述热切单元(11)之间,所述上料单元(3)包括储料框(31),所述储料框(31)朝向所述上料带(13)的一侧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料口(311),所述储料框(31)底部位于所述出料口(311)平面内设有推料板(312),所述推料板(312)连接有驱动缸(3121),所述推料板(312)沿垂直于所述上料带(13)传输方向直线往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L型封切热缩机,包括封切单元(1)以及位于所述封切单元(1)输出端的热缩单元(2),所述封切单元(1)包括热切单元(11)、上膜组件(12)、下膜组件及上料带(13),所述热缩单元(2)位于所述热切单元(11)输出端,所述上膜组件(12)位于所述热切单元(11)输入端,所述下膜组件位于所述热切单元(11)下方,所述上料带(13)依次经过所述上膜组件(12)及所述热切单元(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单元(3),所述上料单元(3)位于所述上料带(13)一侧,且所述上膜组件(12)位于所述上料单元(3)与所述热切单元(11)之间,所述上料单元(3)包括储料框(31),所述储料框(31)朝向所述上料带(13)的一侧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料口(311),所述储料框(31)底部位于所述出料口(311)平面内设有推料板(312),所述推料板(312)连接有驱动缸(3121),所述推料板(312)沿垂直于所述上料带(13)传输方向直线往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封切热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框(31)朝向所述上料带(13)的一侧敞口设置,且敞口处竖直滑动连接有挡板(313),所述挡板(313)与所述储料框(31)底壁之间形成所述出料口(311),所述储料框(31)敞口两竖直侧分别开设竖直设置的腰形孔(3131),所述腰形孔(3131)内穿设有定位栓(3132)以固定所述挡板(3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型封切热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框(31)腔体内设有卡位板(314),所述卡位板(314)平行于所述挡板(313),所述卡位板(314)与所述储料框(31)底壁之间设有供所述推料板(312)通过的间隙,所述卡位板(314)侧壁相对所述储料框(31)内壁沿直线滑动连接,所述卡位板(314)的滑动方向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进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金鼎包装设计制作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