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沉降槽的进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474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离沉降槽的进料结构,其包括前进料管和后进料管,所述前进料管吊装于沉降槽的顶部且其一端贯穿所述沉降槽形成进料口,所述后进料管也吊装于沉降槽的顶部且其一端设为喇叭口结构,另一端贯通沉降槽中部的中心井,所述前进料管伸入所述后进料管的喇叭口内进行同轴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的进料管结构设计成所述前进料管与后进料管对接式结构,且该对接结构形成文丘里射流管结构,根据文丘里原理,将沉降槽的上清液自吸入后进料管来稀释前进料管进入的料浆,解决了传统的料浆稀释造成的能耗高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抽奖系统的能耗。

Feed Structure of Separation Settlement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eeding structure of a separating settling trough, which comprises a feeding pipe in advance and a feeding pipe in rear. The feeding pipe is hoisted at the top of the settling trough and one end of the feeding pipe runs through the settling trough to form a feeding port. The rear feeding pipe is also hoisted at the top of the settling trough and one end is a bell mouth structure, the other end runs through the central well in the middle of the settling trough, and the feeding pipe extends into the center Coaxial butting is carried out in the bell mouth of the rear feed pipe. The utility model designs the traditional feed pipe structure into the docking structure of the feed pipe and the rear feed pipe, and the docking structure forms the Venturi jet pip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Venturi principle, the supernatant of the settling tank is sucked into the feed pipe to dilute the slurry entered by the feed pip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caused by the traditional slurry dilution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prize drawing system.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离沉降槽的进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沉降槽,尤其涉及一种分离沉降槽的进料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氧化铝厂沉降工序的分离和公备沉降槽进料系统为直管切线进入中心井,为了满足沉降槽最佳的浓度和沉降速度,需要运行一台循环泵将沉降槽内的上清液输送进入混合器达到稀释溶出工序来矿浆的目的,存在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低能耗的分离沉降槽的进料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离沉降槽的进料结构包括前进料管和后进料管,所述前进料管吊装于沉降槽的顶部且其一端贯穿所述沉降槽形成进料口,所述后进料管也吊装于沉降槽的顶部且其一端设为喇叭口结构,另一端贯通沉降槽中部的中心井,所述前进料管伸入所述后进料管的喇叭口内进行同轴对接,所述前进料管与后进料管的对接端还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为缩口式喷头,所述喷头与前进料管可拆卸式安装,所述后进料管沿中心井的井壁以切线方向接入,所述中心井在位于后进料管下方的井壁设有环形挡流板。在本技术提供的分离沉降槽的进料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后进料管的管径大于前进料管的管径。在本技术提供的分离沉降槽的进料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后进料管和中心井内均还设有絮凝剂添加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分离沉降槽的进料结构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传统的进料管结构设计成所述前进料管与后进料管对接式结构,且该对接结构形成文丘里射流管结构,根据文丘里原理,将沉降槽的上清液自吸入后进料管来稀释前进料管进入的料浆,解决了传统的料浆稀释造成的能耗高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抽奖系统的能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分离沉降槽的进料结构的结果原理图;图2是图1提供的所述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提供的所述后进料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图3,所述分离沉降槽的进料结构1包括前进料管11和后进料管12,所述前进料管11吊装于沉降槽20的顶部且其一端贯穿所述沉降槽20形成进料口,所述后进料管12也吊装于沉降槽20的顶部且其一端设为喇叭口122结构,另一端贯通沉降槽中部的中心井22,所述前进料管11伸入所述后进料管12的喇叭口122内进行同轴对接。进一步地,所述前进料管11与后进料管12的对接端还设有喷头13,所述喷头13为缩口式喷头,所述喷头13与前进料管11可拆卸式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后进料管12的管径大于前进料管11的管径。具体地,所述后进料管12沿中心井的井壁以切线方向接入。进一步地,所述后进料管12和中心井22内均还设有絮凝剂添加点14,用于添加絮凝剂对料浆进行沉降。进一步地,所述中心井22在位于后进料管12下方的井壁设有环形挡流板24,不仅便于料浆沉降,还有效防止料浆向上反窜。本技术提供的分离沉降槽的进料结构1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传统的进料管结构设计成所述前进料管11与后进料管12对接式结构,且该对接结构形成文丘里射流管结构,根据文丘里原理,将沉降槽20的上清液自吸入后进料管12来稀释前进料管11进入的料浆,解决了传统的料浆稀释造成的能耗高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沉降系统的能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沉降槽的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进料管和后进料管,所述前进料管吊装于沉降槽的顶部且其一端贯穿所述沉降槽形成进料口,所述后进料管也吊装于沉降槽的顶部且其一端设为喇叭口结构,另一端贯通沉降槽中部的中心井,所述前进料管伸入所述后进料管的喇叭口内进行同轴对接,所述前进料管与后进料管的对接端还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为缩口式喷头,所述喷头与前进料管可拆卸式安装,所述后进料管沿中心井的井壁以切线方向接入,所述中心井在位于后进料管下方的井壁设有环形挡流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沉降槽的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进料管和后进料管,所述前进料管吊装于沉降槽的顶部且其一端贯穿所述沉降槽形成进料口,所述后进料管也吊装于沉降槽的顶部且其一端设为喇叭口结构,另一端贯通沉降槽中部的中心井,所述前进料管伸入所述后进料管的喇叭口内进行同轴对接,所述前进料管与后进料管的对接端还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为缩口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西苏雪玲尤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