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测压股动脉压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4342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测压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绷带、压迫装置和固定板,所述压迫装置包括旋转杆、压迫板、连接杆和测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迫器能对穿刺点局部施加压力可调的压力。通过读取旋转杆上的气压表的数据,从而实时监控,并据该压力数值大小选择向上或向下旋转旋转杆以调整压迫板的压迫力度。压迫点不容易松动。通过在压迫板正下方的绑带上设置气囊,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且能通过气压表和鼓气装置调节气囊大小,以使得压迫力均匀,进一步提升止血效果。

Gas manometer femoral artery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as pressure measuring femoral artery compresso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comprises a bandage, a compression device and a fixing plate. The compression device comprises a rotating rod, a compression plate, a connecting rod and a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the compresso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xert adjustable pressure on the local puncture point. By reading the barometer data on the rotating rod, real-time monitoring can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pressure value, the upward or downward rotating rod is selected to adjust the compressive force of the compression plate. The compression point is not easy to loosen. By installing an air bag on the strap directly below the compression plate, the user's comfort is improved, and the size of the air bag can be adjusted by a barometer and an air-blowing device, so as to make the pressure uniform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hemostatic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测压股动脉压迫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气体测压股动脉压迫器。
技术介绍
目前经过股动脉进行穿刺非常普及,一般手术完成后,会通过按压穿刺后的皮下的股动脉切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是通过医护人员手动按压和用绑带按压,由于按压时间需长达24小时以上,而手指压迫的力度不易控制。若压迫力过小会导致出血、水肿;若压迫力过大,容易造成血流阻断和动脉血栓。绑带压迫不能控制穿刺位置的局部压力,而且压力大小不可调,并且不能获知当下压力的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气体测压股动脉压迫器,该压迫器不仅能对穿刺点局部施加压力可调的压力,而且能实时监控压迫力的大小。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气体测压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带、压迫装置和固定板,所述压迫装置包括旋转杆、压迫板、连接杆和测压装置;所述旋转杆中央设有一贯通自身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该旋转杆靠近底端一段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连通的插槽,旋转杆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杆由旋转杆底部插入插槽内,所述的连接杆的底端连接于压迫板的上表面,所述的连接杆中央设有一贯通自身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的压迫板与连接杆连接处设有一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上下贯通;所述的测压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通孔内顶端的气压表、设置于压迫板底部的气囊以及连接于气压表和气囊之间的设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中间的气管;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供旋转杆贯通而过的中心孔,该中心孔处的固定板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能与旋转杆外螺纹配合以使旋转杆能相对固定板上下移动;所述绑带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旋转杆贯通的穿设孔,绑带通过穿设孔套设在固定板上表面的旋转杆的外壁上。使用时,先将压迫板按压住穿刺点,然后将绑带缠住腿部,旋转旋转杆,使固定板向上旋转,从而使固定板与旋转杆的距离越来越远,进而使压块与穿刺点的压力更大,从而实现压力的调节,然后通过测压装置读取压力气囊的压力,从而实现压力大小的可控调节及压力大小可测。进一步地,为了使朝着一个方向旋转旋转杆时,不会使气管不会发生扭折而损坏,所述的气压表下端设有导管,所述的气管通过插入导管内与气压表连接,在与导管连接处的气管外壁上套设有一个以上气密圈使导管和气管能相互转动但是不会漏气。进一步地,为了使连接杆与旋转杆连接稳定不易滑落,在所述的旋转杆的插槽内壁上设有限位凹槽,在所述的连接杆外壁上设有与限位凹槽相匹配的弹性限位凸起。进一步地,为了使使用者更加舒适,压迫板的下端部套设有硅胶垫。进一步地,固定板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的侧耳,每个侧耳上均设有用于穿设绑带的孔洞,绑带穿过孔洞实现固定。优选2个但不仅限于相对于固定板的中心对称分布的侧耳,能使力更加均与,而且方便穿戴,使压迫器固定更加便捷。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杆上端设有用于手持旋转的旋钮,在所述的旋钮内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气压表的凹槽。该旋钮不仅能阻止垫片滑出旋转杆,而且方便旋转。进一步地,所述的气体测压股动脉压迫器还包括中央设有贯通孔的垫片,垫片通过贯通孔套设在旋转杆上,且该垫片位于旋转杆顶端与绑带之间,旋转杆顶端的旋钮直径大于垫片4的贯通孔4-1的直径以限制垫片的活动位置。垫片位于绑带上方阻隔了旋转柄与绑带顶部的摩擦,起到保护绑带的作用,也使得旋转柄的使用更加顺畅。进一步地,所述的气体测压股动脉压迫器还包括设在绑带上的调节气囊,所述的调节气囊包括充气后呈扁平状的气囊体、及设于气囊体两侧的扣件,每一个扣件上均设有用于穿设绑带的孔,绑带从一侧孔穿进,经过气囊体外壁,然后从另一侧孔穿出,实现固定。使用时,调节所述的调节气囊正对压迫装置,使局部压力更大且使用者更加舒适。进一步地,所述的气体测压股动脉压迫器还包括与调节气囊连接的气压计、鼓气装置、气阀。较之前的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压迫器能对穿刺点局部施加压力可调的压力。通过读取旋转杆上的气压表的数据,从而实时监控,并据该压力数值大小选择向上或向下旋转旋转杆以调整压迫板的压迫力度。2.压迫点不容易松动。3.通过在压迫板正下方的绑带上设置气囊,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且能通过气压表和鼓气装置调节气囊大小,以使得压迫力均匀,进一步提升止血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绑带,2、压迫装置,3、固定板,4、垫片,5、调节气囊,6、气压计,7、鼓气装置,8、气阀,11、穿设孔,21、旋转杆,22、压迫板,23、连接杆,24、测压装置,25、硅胶垫,211、第一通孔,212、插槽,213、限位凹槽,214、旋钮,221、第三通孔,231、第二通孔,232、弹性限位凸起,241、气压表,242、气囊,243、气管,244、导管,245、气密圈,31、中心孔,32、侧耳,321、孔洞,41、贯通孔,51、气囊体,52、扣件,53、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较低”或“底部”及“较高”或“顶部”,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较低”侧的组件将会成为在“较高”侧的组件。此外,当某层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时,有可能是指“直接”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或指某层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或指其它层或基板之间夹设其它层。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气体测压股动脉压迫器,包括绑带1、压迫装置2和固定板3,所述压迫装置2包括旋转杆21、压迫板22、连接杆23和测压装置24;所述旋转杆21中央设有一贯通自身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211,该旋转杆21靠近底端一段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通孔211相连通的插槽212,旋转杆21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杆23由旋转杆21底部插入插槽212内,所述的连接杆23的底端连接于压迫板22的上表面,所述的连接杆23中央设有一贯通自身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231,所述的压迫板22与连接杆23连接处设有一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221,使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231和第三通孔221上下贯通;所述的测压装置24包括安装在第一通孔211内顶端的气压表241、设置于压迫板22底部的气囊242以及连接于气压表241和气囊242之间的设于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231和第三通孔221中间的气管243;所述固定板3的中部设有供旋转杆21贯通而过的中心孔31,该中心孔31处的固定板3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能与旋转杆21外螺纹配合以使旋转杆21能相对固定板3上下移动;所述绑带1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旋转杆21贯通的穿设孔11,绑带1通过穿设孔11套设在固定板3上表面的旋转杆21的外壁上。使用时,先将压迫板按压住穿刺点,然后绑住绑带缠住腿部,旋转旋转杆,使固定板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测压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带(1)、压迫装置(2)和固定板(3),所述压迫装置(2)包括旋转杆(21)、压迫板(22)、连接杆(23)和测压装置(24);所述旋转杆(21)中央设有一贯通自身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211),该旋转杆(21)靠近底端一段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通孔(211)相连通的插槽(212),旋转杆(21)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杆(23)由旋转杆(21)底部插入插槽(212)内,所述的连接杆(23)的底端连接于压迫板(22)的上表面,所述的连接杆(23)中央设有一贯通自身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231),所述的压迫板(22)在与连接杆(23)连接处设有一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221),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231)和第三通孔(221)上下贯通;所述的测压装置(24)包括安装在第一通孔(211)内顶端的气压表(241)、设置于压迫板(22)底部下方的气囊(242)以及连接于气压表(241)和气囊(242)之间并且设于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231)和第三通孔(221)中间的气管(243);所述固定板(3)的中部设有供旋转杆(21)贯通而过的中心孔(31),该中心孔(31)处的固定板(3)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能与旋转杆(21)外螺纹配合以使旋转杆(21)能相对固定板(3)上下移动;所述绑带(1)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旋转杆(21)贯通的穿设孔(11),绑带(1)通过穿设孔(11)套设在固定板(3)上表面的旋转杆(21)的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测压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带(1)、压迫装置(2)和固定板(3),所述压迫装置(2)包括旋转杆(21)、压迫板(22)、连接杆(23)和测压装置(24);所述旋转杆(21)中央设有一贯通自身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211),该旋转杆(21)靠近底端一段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通孔(211)相连通的插槽(212),旋转杆(21)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杆(23)由旋转杆(21)底部插入插槽(212)内,所述的连接杆(23)的底端连接于压迫板(22)的上表面,所述的连接杆(23)中央设有一贯通自身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231),所述的压迫板(22)在与连接杆(23)连接处设有一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221),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231)和第三通孔(221)上下贯通;所述的测压装置(24)包括安装在第一通孔(211)内顶端的气压表(241)、设置于压迫板(22)底部下方的气囊(242)以及连接于气压表(241)和气囊(242)之间并且设于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231)和第三通孔(221)中间的气管(243);所述固定板(3)的中部设有供旋转杆(21)贯通而过的中心孔(31),该中心孔(31)处的固定板(3)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能与旋转杆(21)外螺纹配合以使旋转杆(21)能相对固定板(3)上下移动;所述绑带(1)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旋转杆(21)贯通的穿设孔(11),绑带(1)通过穿设孔(11)套设在固定板(3)上表面的旋转杆(21)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测压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压表(241)下端设有导管(244),所述的气管(243)上端通过插入导管(244)内与气压表(241)连接,在与导管(244)连接处的气管(243)外壁上套设有一个以上气密圈(245)使导管(244)和气管(243)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玲赵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