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4224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冷却通道,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凸筒、接头柱和密封盖,两组接头柱内部均开设有贯通于其上下表面的流水通道,两组接头柱均通过螺纹分别与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的凸筒配合连接,冷却通道为U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向第一半圆水槽内注入冷水,冷水吸收热量通过出水凸筒中的接头柱排出,能够快速将底板周围的热量带离,从而降低设备或者部件表面的温度,防止设备或者部件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的情况,提高了使用寿命,水管与接头密封性高,不会发生水泄露的情况,保证了冷却过程中的安全性。

A Cooling System and Its Cool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ol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inlet device, a water outlet device and a cooling passage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The structure of the water inlet device and the water outlet device is identical, including a convex cylinder, a joint column and a sealing cover. A flow passage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two joint columns is provided inside the two joint columns, and the two joint column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vex cylinders of the water inlet device and the water outlet device through threads. Cooling passage is U-shaped plate. By injecting cold water into the first half-circle water tank and discharging the heat absorbed by the cold water through the joint column in the outlet convex cylinder, the heat around the bottom plate can be quickly removed, thereby reducing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equipment or components, preventing the damage of the equipment or components due to the excessive temperature, and improv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water pipe. It has high sealing property with the joint, and no water leakage occurs, which ensures the safety in the cool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设备内部或者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发出很多的热量,如果热量不及时散发,设备或者部件的温度会越来越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对设备或者部件造成损伤,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冷却通道,所述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分别连接在冷却通道的两端。进一步的,所述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凸筒、接头柱和密封盖,所述进水装置的凸筒和出水装置的凸筒均设置在底板一侧表面上,所述接头柱内部开设有贯通于其上下表面的流水通道,接头柱中部外表面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凸出限位块,所述接头柱设置在凸筒内,所述接头柱与凸筒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盖螺纹连接于接头柱的上端,所述密封盖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圆型槽口。进一步的,所述接头柱上表面在流水通道位置均设置有凸出沿圈,流水通道贯通于凸出沿圈上表面,所述凸出沿圈外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凸出肋圈,所述密封盖外表面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凸出肋块。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通道为U型板,U型板固定安装在底板另一侧表面,U型板两侧端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延伸部,U型板上表面开设有连通于延伸部的第一半圆水槽,所述底板表面对应于凸筒位置均开设有水孔,底板对应于U型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尺寸与第一半圆水槽相互对应的第二半圆水槽,第二半圆水槽两侧分别连通与对应位置的水孔,第二半圆水槽两侧边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U型板上表面沿边位置固定设置有一体结构的限位肋条,U型板通过限位肋条固定焊接在限位槽内与第二半圆水槽连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接头柱外表面下端均开设有环型槽,环型槽内套设有密封橡胶圈,所述接头柱下表面外沿边开设有锥型槽,所述水孔的直径等于接头柱的直径。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入外部软质的进水管及出水管,将两组密封盖通过圆型槽口分别套设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S2、将进水管及出水管一端套设在对应的凸出沿圈表面,将两组密封盖通过第二内螺纹与凸出沿圈配合连接,通过圆型槽口与凸出肋圈对进水管及出水管挤压的作用,进水管及出水管能够与凸出沿圈紧密连接;S3、将两组接头柱通过第一外螺纹分别与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的凸筒连接;S4、当底板所处的环境温度到达一定高度时,通过进水管向进水装置的接头柱注入水,水通过接水柱的流水通道进入U型板的第一半圆水槽内,水在第一半圆水槽流动后通过出水装置的接头柱排出至出水管中,同时能够将底板位置的热量带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向第一半圆水槽内注入冷水,冷水吸收热量通过出水凸筒中的接头柱排出,能够快速将底板周围的热量带离,从而降低设备或者部件表面的温度,防止设备或者部件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的情况,提高了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出水装置及进水装置的接入水管的接头安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水管与接头密封性高,不会发生水泄露的情况,保证了冷却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冷却系统的底板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冷却系统的底板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冷却系统的接头柱及密封盖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冷却系统的接头柱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冷却系统的密封盖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冷却系统的U型板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冷却系统的底板正视图。图中:底板1、进水装置2、出水装置3、接头柱4、流水通道5、凸出限位块6、第一外螺纹7、环型槽8、密封橡胶圈9、第二外螺纹10、密封盖11、第二内螺纹12、凸出沿圈13、凸出肋圈14、圆型槽口15、锥型槽16、凸出肋块17、U型板18、延伸部19、限位肋条20、限位槽21、第二半圆水槽22、水孔23、第一半圆水槽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所示,一种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进水装置2、出水装置3和冷却通道,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分别连接在冷却通道的两端。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进水装置2和出水装置3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凸筒、接头柱4和密封盖11,进水装置2的凸筒和出水装置3的凸筒均设置在底板1一侧表面上,接头柱4内部开设有贯通于其上下表面的流水通道5,接头柱4中部外表面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凸出限位块6,接头柱4设置在凸筒内,接头柱4与凸筒螺纹连接,密封盖11螺纹连接于接头柱4的上端,密封盖1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圆型槽口15;接头柱4上表面在流水通道5位置均设置有凸出沿圈13,流水通道5贯通于凸出沿圈13上表面,凸出沿圈12外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凸出肋圈14,密封盖11外表面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凸出肋块17,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转动接头柱4和密封盖11。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冷却通道为U型板18,U型板18固定安装在底板1另一侧表面,U型板18两侧端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延伸部19,U型板18上表面开设有连通于延伸部19的第一半圆水槽24,底板1表面对应于凸筒位置均开设有水孔23,底板1对应于U型板18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尺寸与第一半圆水槽24相互对应的第二半圆水槽22,第二半圆水槽22两侧分别连通与对应位置的水孔23,第二半圆水槽22两侧边均开设有限位槽21,U型板18上表面沿边位置固定设置有一体结构的限位肋条20,U型板18通过限位肋条20固定焊接在限位槽21内与第二半圆水槽22连通连接,该连接方式稳定牢靠。本实施例中,接头柱4外表面下端均开设有环型槽8,环型槽8内套设有密封橡胶圈9,接头柱4下表面外沿边开设有锥型槽16,水孔23的直径等于接头柱4的直径,当接头柱4拧至进水凸筒2和出水凸筒3极限位置时,锥型槽16能够方便接头柱4下端准确对应在水孔23位置,通过密封橡胶圈9能够进一步提高进水凸筒2和出水凸筒3与接头柱4的密封性。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入外部软质的进水管及出水管,将两组密封盖11通过圆型槽口15分别套设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S2、将进水管及出水管一端套设在对应的凸出沿圈13表面,将两组密封盖11通过第二内螺纹12与凸出沿圈13配合连接,通过圆型槽口15与凸出肋圈14对进水管及出水管挤压的作用,进水管及出水管能够与凸出沿圈13紧密连接;S3、将两组接头柱4通过第一外螺纹7分别与进水凸筒2和出水凸筒3连接;S4、当底板1所处的环境温度到达一定高度时,通过进水管向进水凸筒2的接头柱4注入水,水通过接水柱4的流水通道5进入U型板18的第一半圆水槽24内,水在第一半圆水槽24流动后通过出水凸筒3的接头柱4排出至出水管中,同时能够将底板1位置的热量带离。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原理为:首先,将底板1固定安装在需要冷却的设备或者部件表面,接入外部软质的进水管及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进水装置(2)、出水装置(3)和冷却通道,所述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分别连接在冷却通道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进水装置(2)、出水装置(3)和冷却通道,所述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分别连接在冷却通道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2)和出水装置(3)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凸筒、接头柱(4)和密封盖(11),所述进水装置(2)的凸筒和出水装置(3)的凸筒均设置在底板(1)一侧表面上,所述接头柱(4)内部开设有贯通于其上下表面的流水通道(5),接头柱(4)中部外表面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凸出限位块(6),所述接头柱(4)设置在凸筒内,所述接头柱(4)与凸筒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盖(11)螺纹连接于接头柱(4)的上端,所述密封盖(1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圆型槽口(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柱(4)上表面在流水通道(5)位置均设置有凸出沿圈(13),流水通道(5)贯通于凸出沿圈(13)上表面,所述凸出沿圈(12)外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凸出肋圈(14),所述密封盖(11)外表面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凸出肋块(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为U型板(18),U型板(18)固定安装在底板(1)另一侧表面,U型板(18)两侧端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延伸部(19),U型板(18)上表面开设有连通于延伸部(19)的第一半圆水槽(24),所述底板(1)表面对应于凸筒位置均开设有水孔(23),底板(1)对应于U型板(18)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尺寸与第一半圆水槽(24)相互对应的第二半圆水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骇能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