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生产线中的线轴和管的更换装置及其组件和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4046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0:47
本申请涉及纺纱生产线中的线轴(10)和管(12、14)的更换装置及其组件和工作方法。用于纺纱生产线的管/线轴的更换装置(50),包括栓钉承载组(100),该栓钉承载组可旋转且可竖直移动、并且承载径向移动的托架(64),每个承载栓钉(84a,84b)用于支撑线轴(10)或管(12、14)。通过电动机(54,55,90),栓钉承载组与托架发生运动。

The Replacement Device of Spindle and Tube in Spinning Production Line and Its Components and Working Method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replacement device for a spool (10) and a tube (12, 14) in a spinning production line, as well as its components and working methods. A tube/spool replacement device (50) for a spinning production line includes a stud bearing group (100), which can rotate and move vertically and carry radial movement of a bracket (64), each bearing stud (84a, 84b) is used to support a spool (10) or a tube (12, 14). Through the motor (54,55,90), the bolt bearing group and the bracket m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纱生产线中的线轴和管的更换装置及其组件和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一种用于纺纱生产线的线轴和管的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将形成在纺锤架上、由缠绕了在粗纱机上伸展的粗纱的管构成的线轴输送至细纱机。在细纱机上,线轴从织机悬挂,并从开始工作的粗纱定位正在工作的线轴。当正在工作的线轴用完时,则被来自纺锤架的线轴替换。用完的线轴构成完全无粗纱的管(被定义为“空管”)或设置有一定缠绕的粗纱残留物的管(被定义为“脏管”)。在通常被称之为“清洁器”的专用装置中清洁脏管(并且有时也清洁空管),专用装置清除了残留的粗纱,从而获得空管。将源自于清洁器的空管与从细纱机移除的这些管带回至粗纱机并且此处利用同时已形成的线轴进行替换;由此,可以再利用空的管形成新的线轴。通常手动完成或通过整个或部分自动机械化系统完成该阶段。最近,申请人设想了一种局部实施空管或脏管及线轴的移除、脏管的清洁、以及线轴与空管的更换的集成式装置。国际申请WO2016/083944中示出了该集成式装置及有关的工作方法。尽管该集成式装置允许获得高度自动化,然而,特别是由于纺锤架及细纱机提供不断增加的纺锤的趋势,趋势为进一步加快该操作的性能。因此,申请人设想了又一种装置,专利技术第102017000037751号的意大利专利申请,其目标是能够减少移除、更换与释放阶段、以及可能的清洁工作的整体运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进一步减少移除、更换与释放阶段、以及可能的清洁工作的整体运行时间,从而消除停工期。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更换装置并且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方法实现了该目标。附图说明根据下列各图,通过说明性而非限制性方式给出了、从下列描述中显而易见的更换装置与工作方法的特征及优点,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设置有纺锤架、多个细纱机、输送系统、以及更换装置的纺纱生产线的一部分;图2示出了图1中的纺锤架的简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结合细纱机与纺锤架的输送装置的图1中的更换装置。图4示出了图1中的更换装置的纵横截面图;图5a和图5b示出了图1中的更换装置的驱动组;图5c示出了图1中的更换装置;图6示出了从图5中的更换装置的下方观看的平面图;图7示出了图5中的更换装置的放大视图;图8示出了图5中的更换装置的另一横截面图;图9和图10分别示出了处于上升配置和下降配置时的图5中的更换装置;图11a至图11e图示出了更换装置的工作阶段;图12至图1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参考所附图,参考标号1整体指示纺纱生产线的一部分,该部分包括:罐区域2,罐区域中容纳了多个罐4,每个罐包含一卷粗纱;纺锤架6,邻近于罐区域2以由此馈送粗纱;以及例如被布置成平行于彼此的多个细纱机8。纺锤架6拉伸来自罐4的粗纱并且将其缠绕在空的管上,从而形成被输送至细纱机的线轴10。因此,线轴10为纺锤架6的推车20使用。输送系统包括粗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2,粗纱机侧的输送装置通常被称之为“支架(plank,厚板)”,适于从推车20移除线轴10并且以预定的高度悬挂的方式通常通过主带22’移动线轴10。粗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2还适于将空的管14装载到推车20上。例如,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沿着纺锤架轴线延伸的纺锤架6为每个工作点提供一对袋盖(flap,翻板)6a,工作点沿着纺锤架轴线按顺序分布。每个袋盖6a围绕竖直轴线旋转,以引导粗纱围绕空管14缠绕,由此形成卷筒10。空管14以可移除方式插入在与纺锤运动推车20成一体的纺锤6b上。在工作位置(图2),推车20布置在适于允许将粗纱缠绕至管上的高度处,以实现线轴10。换言之,在所述工作位置中,通过推车20运送的纺锤的轴线与袋盖的轴线大致重合。例如,一旦获得希望重量的线轴,则将推车20从上升的工作位置下降至收缩的下降位置,在该下降位置中,在支架下方,推车结合用于将推车朝向进给上升位置水平平移的推车运动装置起作用。所述水平运动装置包括滑块6c,该滑块结合用于水平平移推车的电动机装置起作用。在通过滑块6c运送的推车20水平平移之后,推车20移至适于允许所述推车20与线轴承载支架22协作的进给上升位置,以从推车处提升线轴和/或将线轴存放在新的空管14的纺锤6b上以形成新的线轴。由保持和引导结构6d支撑支架22,支架22包括竖直可移动的联接杆6e。由此,支架22在上升位置与下降位置之间是竖直可移动的,在上升位置,发生线轴朝向下一工作阶段的运动,并且下降位置适于从处于上升位置的推车中移除线轴。因此,纺锤架6包括适于保持所述支架并且允许其竖直移动的支撑和运动装置。例如,所述支撑和运动装置包括带状件6f,优选地,带状件6f在一端处平坦地连接至联接杆6e并且在相对端处缠绕至与电动机连接的支架运动轴6g。输送系统进一步包括适于朝向细纱机8移动线轴10并且朝向纺锤架6移动脏管12(或有时移动空管14)的细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6。例如,细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6成形为闭合环,并且包括具有平行于细纱机8无缝地延伸的横截面8’的轨道26’。进一步地,输送系统包括操作装置,适于控制线轴沿着支架的前进并且控制空管14或脏管12沿着轨道26’的前进,例如,包括PLC或微处理器。进一步地,纺纱生产线1包括更换装置50,更换装置50适于结合粗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2起作用从而提供纺锤架6,并且适于结合细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6起作用从而提供细纱机8,以局部完成(即,在输送系统的预定分区中)从细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6移除脏管12并且完成从粗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2移除线轴10,可能地完成脏管12的清洁而获得空管14,线轴10与空管14的更换,以及线轴10至细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6与空管14至粗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2的释放。如图3所示,更换装置50结合提供细纱机8的细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6的轨道26’的端截面26”起作用,并且结合提供纺锤架6的粗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2的带22’的端截面22”起作用。例如,带22’的端截面22”沿着与轨道26’的端截面26”垂直的方向延伸。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图4至图10),更换装置50包括栓钉承载组100,栓钉承载组100包括:具有沿着大致竖直旋转轴线Z的延伸部的开口驱动轴52;以及优选布置在开口驱动轴52的上端、与其运动地连接以驱动其旋转的第一电动机54。进一步地,栓钉承载组100包括由固定的邻接部58支撑的旋转驱动轴56,并且旋转驱动轴56通过致动栓钉承载组100的第二电动机55而旋转。优选地,旋转驱动轴56是中空的并且与开口驱动轴52共轴,开口驱动轴52容纳在其中并通过一个或多个轴承引导旋转。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驱动组300包括电动机承载板302、第一电动机54、以及第二电动机55。电动机承载板302是竖直滑动的并且支撑并排布置的第一电动机54和第二电动机55。进一步优选地,驱动组300包括连接至第一电动机54的第一适配器304,例如,具有正交输入/输出轴线、与开口驱动轴52同轴放置并且与开口驱动轴连接的类型。进一步优选地,驱动组300包括连接至第二电动机55的第二适配器306,例如,具有正交输入/输出轴线、与第一适配器304并排布置、且通过齿轮308、310连接至旋转驱动轴56的类型。进一步地,驱动组300包括适于防止电动机承载板3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纺纱生产线的更换装置(50),适于结合承载空管(14)或脏管(12)的细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6)和承载线轴(10)的粗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2)或支架而起作用,所述更换装置包括:‑栓钉承载组(100),包括:i)旋转驱动轴(56),能围绕旋转轴线(Z)旋转;ii)多个托架(64),由所述旋转驱动轴(56)支撑,每个托架(64)能沿着相应的径向方向(R*)滑动并且承载用于支撑所述线轴(10)或管(12、14)的至少一个栓钉(84a、84b);iii)能致动的径向运动装置,用于径向移动所述托架(64);iv)能致动的旋转运动装置,用于旋转所述旋转驱动轴(56);‑能致动的竖直运动装置,用于竖直移动操作地连接至所述旋转驱动轴的所述栓钉承载组(100);其中,所述径向运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54),该第一电动机能被致动为径向地移动所述托架(64),并且所述旋转运动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机(55),该第二电动机能被致动为使得所述旋转驱动轴(56)围绕所述旋转轴线(Z)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16 IT 1020170001162801.一种用于纺纱生产线的更换装置(50),适于结合承载空管(14)或脏管(12)的细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6)和承载线轴(10)的粗纱机侧的输送装置(22)或支架而起作用,所述更换装置包括:-栓钉承载组(100),包括:i)旋转驱动轴(56),能围绕旋转轴线(Z)旋转;ii)多个托架(64),由所述旋转驱动轴(56)支撑,每个托架(64)能沿着相应的径向方向(R*)滑动并且承载用于支撑所述线轴(10)或管(12、14)的至少一个栓钉(84a、84b);iii)能致动的径向运动装置,用于径向移动所述托架(64);iv)能致动的旋转运动装置,用于旋转所述旋转驱动轴(56);-能致动的竖直运动装置,用于竖直移动操作地连接至所述旋转驱动轴的所述栓钉承载组(100);其中,所述径向运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54),该第一电动机能被致动为径向地移动所述托架(64),并且所述旋转运动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机(55),该第二电动机能被致动为使得所述旋转驱动轴(56)围绕所述旋转轴线(Z)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换装置,其中,所述竖直运动装置包括第三电动机(90),该第三电动机能被致动为使得所述栓钉承载组(100)竖直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更换装置,其中,驱动组(300)包括支撑所述第一电动机(54)和所述第二电动机(55)的竖直滑动的电动机承载板(3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更换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组(300)包括适于防止所述电动机承载板(302)旋转并且同时允许所述电动机承载板(302)竖直平移的防旋转装置。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更换装置,包括:同步装置,适于同步开口驱动轴(52)的旋转与所述径向运动装置的旋转驱动轴(56)的旋转,使得所述旋转驱动轴(56)的预定旋转对应于所述开口驱动轴(52)的适当逆方向旋转,因此,所述栓钉(84a、84b)保持在相同位置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更换装置,其中,所述同步装置是电子的,并且提供所述第二电动机(55)的致动与所述第一电动机(54)的致动之间的同步。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更换装置,其中,所述栓钉承载组(100)包括:-多个径向引导件(60),径向向外延伸,每个径向引导件沿着相应的径向方向(R*)由所述旋转驱动轴(56)支撑,相应的托架(64)能在所述径向引导件上滑动;-复位杆(66),每个复位杆在远端处铰接至相应的托架(64);-旋转驱动构件(68),共轴地且整体地固定至所述旋转驱动轴(56);其中,各个复位杆(66)在相应的近端处、在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Z)离心的点处铰接至所述旋转驱动构件(68)。8.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萨里奥·阿森扎保罗·瓦瓦索里
申请(专利权)人:马佐里机器纺织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