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印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3734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3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省力印章,包括印模、第一印座或第二印座、第一印锤或第二印锤、印柄、转盘、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或第四弹簧、第三弹簧、挡圈;盖印时压下印柄,第一弹簧被压缩,转盘释放印锤快速撞击印座,印锤的惯性力与人手的压力叠加,实现了人手在印柄上施加较小的压力使印模得到较大的盖印压力。

Labor saving stam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abor-saving seal, which comprises a stamp, a first or a second stamp, a first or a second stamp hammer, a stamp handle, a turntable, a first spring, a second or a fourth spring, a third spring and a baffle ring; when stamping, the stamp handle is pressed down, the first spring is compressed, the rotary disc releases the stamp hammer and quickly impacts the stamp seat, and the inertia force of the stamp hammer superimposes the pressure of the human hand, thus realizing the manual operation. Lower pressure is applied on the handle to make the impression get larger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省力印章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章
,具体涉及一种省力印章。
技术介绍
印章是人们用作印于文件或物品上表示鉴定、审批、确认、标识或签署的文具。盖印时,印章与文件或物品之间需要具有一定的压强才能使印文清晰,其计算公式是:盖印压强=盖印压力/印章面积从上式可知,当盖印压强一定时,印章面积越大,所需要的盖印压力也越大,即:盖印压力与印章面积成正比。一般小型印章在盖印时不需要太大的力就能盖清晰。较大型的印章,由于面积大,盖印时用力较小就盖不清晰,必须使用较大的力或者用双手才能盖印清晰。有些专职从事盖印的工作人员,每天盖印几百次甚至几千次,轻则引起手腕、胳膊的酸痛,重则导致关节炎、畸形生长等疾患。因此,研究开发一种能使用较小的力量,就能盖印清晰的较大型的新型结构的印章,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较大型的新型结构的印章,在盖印时,人手施加较小的压力,就能在印章与文件或物品之间获得较大的盖印压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一种省力印章,包括印模、第一印座、第一印锤、印柄、转盘、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挡圈;所述印模上设有工作面、安装面;在所述印模的工作面上刻制所需文字或图案;所述印模用印章材料制作;所述第一印座上设有第一座底、第一外圆、第一台阶、第二外圆、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座块、第二簧下孔、第三导向面、第四导向面、第一内底、第一顶面、第一内圆、第三簧孔、第一挡销、第一挡帽;第二外圆位于第一外圆的上方;第二外圆的直径大于第一外圆的直径,形成第一台阶;第一内圆的直径小于第一外圆的直径;第一内圆与第一外圆、第二外圆同轴;在第二外圆与第一内圆之间设有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与第一内圆的轴线平行;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的数量至少为一组;在第一内底上设有座块,座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件,沿第一内圆圆周分布;在座块上设有第二簧下孔、第三导向面、第四导向面,第二簧下孔的深度小于座块的高度;在第一顶面上设有第三簧孔,第三簧孔呈圆弧形位于第二外圆与第一内圆之间,第三簧孔的深度小于第二外圆的高度,第三簧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在第一顶面上设有第一挡销、第一挡帽,第一挡销与第一挡帽同轴,第一挡帽在第一挡销的上方,第一挡销与第一挡帽的数量至少为两组;所述印模的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座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印锤上设有第一锤底、第一锤柱、第五导向面、第六导向面、簧座、第二簧上孔、第一卡板、第一卡面、第一锤孔、第二锤孔、第一锤底、第一锤顶、第一锤缺口、限位面;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柱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内圆的直径;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柱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内圆的高度;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柱在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内圆内可轴向滑动;第五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导向面可滑动连接,第六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四导向面可滑动连接,第五导向面与第六导向面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座块的数量相同;第二簧上孔位于簧座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簧下孔同轴;第一卡板位于第一锤顶的下面,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一卡面位于第一卡板的下方;第一卡面为平行面或倾斜面或螺旋面;第一锤缺口位于第一卡板的旁边,第一锤缺口的数量与第一卡板的数量相等;第一锤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锤孔的直径;限位面位于簧座的上方,第一卡面的下方。所述印柄上设有柄底面、柄内圆、柄凸块、第一簧上孔、第一簧上底、导柱面、柄内顶、手柄部、柄外圆。柄内圆不小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外圆;柄内圆套在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外圆上可轴向移动;柄凸块位于柄内圆上,柄凸块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的组数相同;柄凸块上设有第七导向面、第八导向面、推动面、柄缺口,第七导向面、第八导向面均平行于柄内圆的轴线,第七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导向面可滑动连接,第八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导向面可滑动连接;柄缺口位于柄凸块的中部,第八导向面位于的柄缺口下方;推动面为斜面或螺旋面,位于柄缺口的上方;导柱面不大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孔;导柱面在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孔内可轴向移动;第一簧上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二锤孔的直径相等;所述转盘上设有盘底面、盘缺口、盘凸块、第二卡面、弧形槽、复位孔、盘顶面、盘推面、盘倒角、盘外圆、盘内圆;盘底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顶面接触;盘底面与盘顶面平行;盘缺口位于盘外圆上,盘缺口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印柄的柄凸块的高度,盘缺口的数量与所述印柄的柄凸块的数量相同;盘缺口上设有盘推面,在盘顶面与盘推面的相交处设有盘倒角;盘凸块位于盘内圆上,盘凸块的数量与第一卡板的数量相同;盘凸块的外形小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缺口的外形;在盘凸块上设有第二卡面;在盘底面与盘顶面之间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挡销的数量相同;弧形槽套在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挡销外使得所述转盘可绕其轴线往复转动;所述转盘的厚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挡销的高度;所述转盘的厚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卡板与限位面之间空间的轴向尺寸;第二卡面为平行面或倾斜面或螺旋面;当第二卡面为倾斜面或螺旋面时,所述转盘的第二卡面的斜度或螺旋角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卡面的斜度或螺旋角相适应;所述转盘的第二卡面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卡面的斜角或螺旋角小于所述转盘与所述第一印锤之间的摩擦角;所述转盘被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挡帽挡住不会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挡销中脱出;在盘底面与盘顶面之间设有复位孔,复位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簧孔的数量相同;盘外圆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印柄的柄内圆的直径;盘内圆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柱的直径;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印柄的第一簧上孔和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二锤孔中,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印柄的第一簧上底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底接触;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簧下孔和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二簧上孔中,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二簧上孔的孔底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簧下孔的孔底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簧下孔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比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小很多。所述第三弹簧设有短边、长边;所述第三弹簧的短边完全装入到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簧孔中;所述第三弹簧的长边的下部装入到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簧孔中,所述第三弹簧的长边的上部装入到所述转盘的复位孔中;所述第三弹簧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簧孔的数量相等;所述挡圈的圈外圆的直径与所述印柄的柄外圆的直径相等;所述挡圈的圈内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外圆的直径;所述挡圈的圈顶面与所述印柄的柄底面固定连接。盖印前,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均处于弹开状态,所述第一印锤被所述第二弹簧顶起,所述第一印锤的限位面与所述转盘盘底面接触,不能继续上升处于最高位;所述印柄被所述第一弹簧顶起,所述挡圈的圈顶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台阶接触,不能继续上升处于最高位;所述转盘在所述第三弹簧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所述转盘的第二卡面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卡面贴紧;所述转盘的盘推面、盘倒角进入到所述印柄的柄凸块的柄缺口中;盖印时,将所述印模的工作面放到文件或物品的需要盖印的位置上,用手握住所述印柄的手柄部压下所述印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省力印章,其特征在于:包括印模、第一印座、第一印锤、印柄、转盘、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所述印模上设有工作面、安装面;在所述印模的工作面上刻制所需文字或图案;所述印模用印章材料制作;所述第一印座上设有第一座底、第一外圆、第一台阶、第二外圆、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座块、第二簧下孔、第三导向面、第四导向面、第一内底、第一顶面、第一内圆、第三簧孔;第二外圆位于第一外圆的上方;第二外圆的直径大于第一外圆的直径,形成第一台阶;第一内圆的直径小于第一外圆的直径;第一内圆与第一外圆、第二外圆同轴;在第二外圆与第一内圆之间设有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与第一内圆的轴线平行;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的数量至少为一组;在第一内底上设有座块,座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件,沿第一内圆圆周分布;在座块上设有第二簧下孔、第三导向面、第四导向面,第二簧下孔的深度小于座块的高度;在第一顶面上设有第三簧孔,第三簧孔呈圆弧形位于第二外圆与第一内圆之间,第三簧孔的深度小于第二外圆的高度,第三簧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印模的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座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印锤上设有第一锤底、第一锤柱、第五导向面、第六导向面、簧座、第二簧上孔、第一卡板、第一锤孔、第二锤孔、第一锤底、第一锤顶、第一锤缺口、限位面;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柱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内圆的直径;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柱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内圆的高度;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柱在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内圆内可轴向滑动;第五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导向面可滑动连接,第六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四导向面可滑动连接,第五导向面与第六导向面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座块的数量相同;第二簧上孔位于簧座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簧下孔同轴;第一卡板位于第一锤顶的下面,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一锤缺口位于第一卡板的旁边,第一锤缺口的数量与第一卡板的数量相等;第一锤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锤孔的直径;限位面位于簧座的上方,第一卡面的下方;所述印柄上设有柄底面、柄内圆、柄凸块、第一簧上孔、第一簧上底、柄内顶、柄外圆;柄内圆不小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外圆;柄内圆套在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外圆上可轴向移动;柄凸块位于柄内圆上,柄凸块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的组数相同;柄凸块上设有第七导向面、第八导向面、推动面、柄缺口,第七导向面、第八导向面均平行于柄内圆的轴线,第七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导向面可滑动连接,第八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导向面可滑动连接;柄缺口位于柄凸块的中部,第八导向面位于的柄缺口下方;推动面为斜面或螺旋面,位于柄缺口的上方;第一簧上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二锤孔的直径相等;所述转盘上设有盘底面、盘缺口、盘凸块、弧形槽、复位孔、盘顶面、盘推面、盘外圆、盘内圆;盘底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顶面接触;盘底面与盘顶面平行;盘缺口位于盘外圆上,盘缺口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印柄的柄凸块的高度,盘缺口的数量与所述印柄的柄凸块的数量相同;盘缺口上设有盘推面;盘凸块位于盘内圆上,盘凸块的数量与第一卡板的数量相同;盘凸块的外形小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缺口的外形;在盘凸块上设有第二卡面;在盘底面与盘顶面之间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挡销的数量相同;弧形槽套在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挡销外使得所述转盘可绕其轴线往复转动;所述转盘的厚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卡板与限位面之间空间的轴向尺寸;在盘底面与盘顶面之间设有复位孔,复位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簧孔的数量相同;盘外圆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印柄的柄内圆的直径;盘内圆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柱的直径 ;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印柄的第一簧上孔和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二锤孔中,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印柄的第一簧上底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底接触;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簧下孔和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二簧上孔中,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二簧上孔的孔底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簧下孔的孔底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簧下孔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比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小很多;所述第三弹簧设有短边、长边;所述第三弹簧的短边完全装入到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簧孔中;所述第三弹簧的长边的下部装入到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簧孔中,所述第三弹簧的长边的上部装入到所述转盘的复位孔中;所述第三弹簧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簧孔的数量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省力印章,其特征在于:包括印模、第一印座、第一印锤、印柄、转盘、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所述印模上设有工作面、安装面;在所述印模的工作面上刻制所需文字或图案;所述印模用印章材料制作;所述第一印座上设有第一座底、第一外圆、第一台阶、第二外圆、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座块、第二簧下孔、第三导向面、第四导向面、第一内底、第一顶面、第一内圆、第三簧孔;第二外圆位于第一外圆的上方;第二外圆的直径大于第一外圆的直径,形成第一台阶;第一内圆的直径小于第一外圆的直径;第一内圆与第一外圆、第二外圆同轴;在第二外圆与第一内圆之间设有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与第一内圆的轴线平行;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的数量至少为一组;在第一内底上设有座块,座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件,沿第一内圆圆周分布;在座块上设有第二簧下孔、第三导向面、第四导向面,第二簧下孔的深度小于座块的高度;在第一顶面上设有第三簧孔,第三簧孔呈圆弧形位于第二外圆与第一内圆之间,第三簧孔的深度小于第二外圆的高度,第三簧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印模的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座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印锤上设有第一锤底、第一锤柱、第五导向面、第六导向面、簧座、第二簧上孔、第一卡板、第一锤孔、第二锤孔、第一锤底、第一锤顶、第一锤缺口、限位面;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柱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内圆的直径;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柱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内圆的高度;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柱在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内圆内可轴向滑动;第五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导向面可滑动连接,第六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四导向面可滑动连接,第五导向面与第六导向面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座块的数量相同;第二簧上孔位于簧座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簧下孔同轴;第一卡板位于第一锤顶的下面,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一锤缺口位于第一卡板的旁边,第一锤缺口的数量与第一卡板的数量相等;第一锤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锤孔的直径;限位面位于簧座的上方,第一卡面的下方;所述印柄上设有柄底面、柄内圆、柄凸块、第一簧上孔、第一簧上底、柄内顶、柄外圆;柄内圆不小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外圆;柄内圆套在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外圆上可轴向移动;柄凸块位于柄内圆上,柄凸块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的组数相同;柄凸块上设有第七导向面、第八导向面、推动面、柄缺口,第七导向面、第八导向面均平行于柄内圆的轴线,第七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导向面可滑动连接,第八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导向面可滑动连接;柄缺口位于柄凸块的中部,第八导向面位于的柄缺口下方;推动面为斜面或螺旋面,位于柄缺口的上方;第一簧上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二锤孔的直径相等;所述转盘上设有盘底面、盘缺口、盘凸块、弧形槽、复位孔、盘顶面、盘推面、盘外圆、盘内圆;盘底面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顶面接触;盘底面与盘顶面平行;盘缺口位于盘外圆上,盘缺口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印柄的柄凸块的高度,盘缺口的数量与所述印柄的柄凸块的数量相同;盘缺口上设有盘推面;盘凸块位于盘内圆上,盘凸块的数量与第一卡板的数量相同;盘凸块的外形小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缺口的外形;在盘凸块上设有第二卡面;在盘底面与盘顶面之间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挡销的数量相同;弧形槽套在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一挡销外使得所述转盘可绕其轴线往复转动;所述转盘的厚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卡板与限位面之间空间的轴向尺寸;在盘底面与盘顶面之间设有复位孔,复位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簧孔的数量相同;盘外圆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印柄的柄内圆的直径;盘内圆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柱的直径;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印柄的第一簧上孔和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二锤孔中,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印柄的第一簧上底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一锤底接触;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簧下孔和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二簧上孔中,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印锤的第二簧上孔的孔底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簧下孔的孔底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二簧下孔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比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小很多;所述第三弹簧设有短边、长边;所述第三弹簧的短边完全装入到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簧孔中;所述第三弹簧的长边的下部装入到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簧孔中,所述第三弹簧的长边的上部装入到所述转盘的复位孔中;所述第三弹簧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印座的第三簧孔的数量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印章,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印模、第二印座、第二印锤、所述印柄、所述转盘、所述第一弹簧、第四弹簧、所述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印座上设有第二座底、第三外圆、第二台阶、第四外圆、第九导向面、第十导向面、第二内圆、第四簧孔、第二内底、第二顶面;第四外圆位于第三外圆的上方;第四外圆的直径大于第三外圆的直径,形成第二台阶;第二内圆的直径小于第三外圆的直径;第二内圆与第三外圆、第四外圆同轴;在第四外圆与第二内圆之间设有第九导向面、第十导向面;第九导向面、第十导向面与第二内圆的轴线平行;第九导向面、第十导向面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世华金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海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