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芯穿刺器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354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3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无芯穿刺器的连接结构,所述无芯穿刺器包括套管和穿刺尖端,用以容置所述连接结构的容置空间形成于套管和穿刺尖端上;连接结构包括上部、下部和交界处,上部附着在容置空间的底面,下部附着在容置空间的底面,交界处位于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之间,交界处脱离于容置空间的底面;穿刺尖端相对于套管未转动时,穿刺尖端的端部与套管的端部的贴合面所在的平面与交界处相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芯穿刺器的连接结构能够使得穿刺尖端的枢转灵活,在器械插入时穿刺尖端易于开启,在穿刺器拔出时穿刺尖端易于关闭。

A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Coreless Punctur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a coreless punctur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leeve and a puncture tip to accommodate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of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med on the sleeve and the puncture tip;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comprises an upper part, a lower part and a junction, the upper part is attached to the bottom of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and the lower part is attached to the bottom of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and the junction is located on the upper part. Between the lower part, the junction is separated from the bottom of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when the puncture tip is not rotated relative to the casing, the plane where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end of the puncture tip and the end of the casing intersects with the junction.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coreless puncture device can make the pivot of the puncture tip flexible, the puncture tip is easy to open when the instrument is inserted, and the puncture tip is easy to close when the puncture device is pulled 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芯穿刺器的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芯穿刺器的连接结构,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穿刺器可以建立进入通道,供微创手术器械进入体腔,同时提供气体通道,在体腔内建立气体环境,以便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体腔包括腹腔。有芯穿刺器与无芯穿刺器均包括密封组件和套管,相同结构的密封组件和套管可适用于无芯穿刺器和有芯穿刺器。本专利技术中无芯穿刺器的密封组件与以及密封组件与套管的连接方式已记载在本申请人之前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包括CN201710216813.8、CN201710216814.2、CN201710299930.5。本申请人之前提交了数份关于无芯穿刺器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如CN106333734A、CN106377302A和CN106333733A等。无芯穿刺器的穿刺尖端与套管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对于穿刺器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提出新的无芯穿刺器,包括新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穿刺尖端与套管的连接。一种用于无芯穿刺器的连接结构,所述无芯穿刺器包括套管和穿刺尖端,用以容置所述连接结构的容置空间形成于所述套管和所述穿刺尖端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上部、下部和交界处,所述上部附着在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面,所述下部附着在容置空间的底面,所述交界处位于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之间,所述交界处脱离于容置空间的底面;所述穿刺尖端相对于所述套管未转动时,所述穿刺尖端的端部与所述套管的端部的贴合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交界处相交。所述套管的所述端部的端面与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端部为圆形。所述穿刺尖端的所述端部的端面与所述穿刺尖端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端部为圆形。所述附着为粘接。所述穿刺尖端的内壁设置有受力面,所述受力面是平面或曲面。所述连接结构为一体成型。所述套管的所述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凹陷,所述穿刺尖端的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二凹陷,所述第一凹陷和所述第二凹陷共同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上部附着在所述第一凹陷的底面,所述下部附着在所述第二凹陷的底面。所述交界处的长度小于所述上部的长度,所述交界处的长度小于所述下部的长度。所述上部的长度为所述下部的长度与所述交界处的长度之和。所述交界处的厚度小于所述上部的厚度,所述交界处的厚度小于所述下部的厚度。无芯穿刺器的连接结构能够使得穿刺尖端的枢转灵活,在器械插入时穿刺尖端易于开启,在穿刺器拔出时穿刺尖端易于关闭。附图说明图1为无芯穿刺器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无芯穿刺器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穿刺尖端开启时的无芯穿刺器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穿刺尖端开启时的无芯穿刺器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连接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穿刺尖端开启时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无芯穿刺器100包括密封组件3、套管2、穿刺尖端1和连接结构4。套管2为空心管,其具有第一端21和第二端。套管2的第二端由密封组件3进行选择性密封,第一端21由穿刺尖端1选择性开启或闭合。密封组件3的结构以及密封组件3与套管2的连接方式已记载在本申请人之前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包括CN201710216813.8、CN201710216814.2、CN201710299930.5,在此不做赘述。如图2、3所示,穿刺尖端1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中间部和刃。第一端为尖端,第二端的形状与套管2的第一端21的形状相同,本实施例优选为圆形。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为中间部,中间部的外表面为平滑的外凸曲面,并且,中间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刃。优选地,穿刺尖端1的第二端的端面与穿刺尖端1的中心轴线相垂直。穿刺尖端1与套管2以可转动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地,如图5至图7所示,套管2的第一端2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凹陷,穿刺尖端1的第二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二凹陷,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共同形成用于容置连接结构4的容置空间,使得连接结构4不超出套管2和穿刺尖端1的外周面,从而连接结构4在无芯穿刺器100进、出腹腔壁的过程中不会与腹腔壁相互干涉。连接结构4包括上部41和下部42,上部41附着在第一凹陷的底面,下部42附着在第二凹陷的底面,上部与下部通过它们的交界处43相连接,交界处43脱离于容置空间的底面,上部41、下部42和交界处43一体成型。“脱离于”的含义是交界处43不附着于容置空间的底面并且与容置空间的底面有距离。如图6所示,下部42的长度小于上部41的长度,下部42的长度也小于下部42的长度,并且,上部41的长度=下部42的长度+交界处43的长度。进一步推广,穿刺尖端1未转动时,穿刺尖端1的第二端与套管2的第一端21的贴合面所在的平面与交界处43相交。如些设置是为了使得在穿刺尖端1相对于套管2未转动时穿刺尖端1的第二端与套管2的第一端21相贴合。具备一定长度的交界处43可具备一定的强度。在穿刺尖端1相对于套管2转动时,交界处为转动的轴线。交界处43的厚度小于上部41的厚度,交界处43的厚度小于下部42的厚度,交界处43较小的厚度使得穿刺尖端1在转动时需要克服的交界处43材质变形的阻力较小,使得穿刺尖端1转动灵活。同时,交界处43的长度保证了穿刺尖端1与套管2之间必要的连接强度,交界处43不会断裂,穿刺尖端1不会与套管2分离。附着的具体方式可以是粘接。如图1所示,套管2位于穿刺尖端1的上方,穿刺尖端1位于套管2的下方,以此说明“上”与“下”。上部41的长度是上部41沿无芯穿刺器100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尺寸,下部42的长度是下部42沿无芯穿刺器100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尺寸,交界处43的长度是交界处43沿无芯穿刺器100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尺寸。上部41、下部42和交界处43的厚度是它们沿与无芯穿刺器100的中心轴线方向相垂直的径向方向的尺寸。当穿刺尖端1相对于套管2未转动时,无芯穿刺器100的中心轴线与穿刺尖端1的中心轴线、套管2的中心轴线共线。穿刺尖端1的中间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受力面。器械插入时,器械的顶端通过受力面向穿刺尖端1施力,使得穿刺尖端1以连接结构的上部与下部的交界处为轴线而转动,进而使得套管2的第一端21开启,器械可插入患者的体腔内。受力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当穿刺尖端1进入体腔后,其受重力作用,可能会以交界处为轴线转动。由于重力的作用通常不会使得穿刺尖端1的转动完全,即套管2的第一端21不会被完全开启,此时,插入的器械向穿刺尖端1施力,除受力面以外,穿刺尖端1受力的部位也可能是其第二端,使得穿刺尖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芯穿刺器的连接结构,所述无芯穿刺器包括套管和穿刺尖端,其特征在于,用以容置所述连接结构的容置空间形成于所述套管和所述穿刺尖端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上部、下部和交界处,所述上部附着在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面,所述下部附着在容置空间的底面,所述交界处位于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之间,所述交界处脱离于容置空间的底面;所述穿刺尖端相对于所述套管未转动时,所述穿刺尖端的端部与所述套管的端部的贴合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交界处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16 CN 201710962992X1.一种用于无芯穿刺器的连接结构,所述无芯穿刺器包括套管和穿刺尖端,其特征在于,用以容置所述连接结构的容置空间形成于所述套管和所述穿刺尖端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上部、下部和交界处,所述上部附着在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面,所述下部附着在容置空间的底面,所述交界处位于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之间,所述交界处脱离于容置空间的底面;所述穿刺尖端相对于所述套管未转动时,所述穿刺尖端的端部与所述套管的端部的贴合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交界处相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芯穿刺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所述端部的端面与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端部为圆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芯穿刺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尖端的所述端部的端面与所述穿刺尖端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端部为圆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芯穿刺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为粘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宝峰马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