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饲草切碎揉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12 阅读:4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牧草加工机械,其特征在于:将农作物秸秆破节、切断并揉搓成柔软的丝状饲草。所述的秸秆饲草切碎揉丝机由电动机(2)、蜗轮蜗杆机构、传动变速系统(7)、进料输送装置(17)、上下喂入辊和铡切揉搓机构等组成。电动机(2)带动铡切揉搓机构工作并经蜗轮蜗杆机构和传动变速系统(7)带动进料输送装置(17)和上下喂入辊工作,将农作物秸秆加工成柔软的丝状饲草,饲草长短可按用户要求进行调节。优点是: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优良饲草,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牧草加工机械,特别是适用于将收获后未出现霉变的农作物秸秆加工成牛羊可直接采食饲草的牧草加工机械。二
技术介绍

技术介绍
中,现有牧草加工机械大都延用原有的农业机械,用途单一。如铡草机,仅能将农作物秸秆由其径向铡切成短截状,牛羊只采食叶片和细小茎秆,不采食粗硬的茎秆部分,秸秆利用率极低,劳动量大。因此,只能进行少量自给性饲草生产,无法进行饲草商品化生产。又如粉碎机只能将完全晾晒干的农作物秸秆加工成粉沫状饲料。由于大多数农作物秸秆表皮组织结构致密,在自然环境下需要三至四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晾干,在漫长的晾晒过程中,历经风吹日晒雨淋,秸秆极易霉烂变质,营养成分严重流失,维生素大部分已被破坏,其利用价值显著降低,加工后的粉沫状饲料不便包装运输,且只适宜喂猪。再如秸秆挤丝揉搓机,仅能将新鲜收获含水量较高的玉米秸秆加工成丝片状饲草,由于其采用双辊或多辊强力挤压切丝喂入、配套粉碎机揉搓,故功耗大,生产率低。目前,农作物秸秆的实际利用率不足百分之十,为赶农时大量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常被农民在田间路旁焚烧,产生浓烟,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交通运输。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秸秆饲草切碎揉丝机,基本由机架(1)、电动机(2)、蜗轮蜗杆机构、传动变速装置(7)、上喂入辊(14)、下喂入辊(16)、进料输送装置(17)和铡切揉搓机构构成,其特征在于:电动机(2)装在机架(1)外侧;壳体(18)装配在机架(1)的内腔中;上喂入辊(14)、下喂入辊(16)、进料输送装置(17)、传动变速系统(7)、蜗轮(20)、蜗杆(21)均装配在机架(1)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秸秆饲草切碎揉丝机,基本由机架(1)、电动机(2)、蜗轮蜗杆机构、传动变速装置(7)、上喂入辊(14)、下喂入辊(16)、进料输送装置(17)和铡切揉搓机构构成,其特征在于电动机(2)装在机架(1)外侧;壳体(18)装配在机架(1)的内腔中;上喂入辊(14)、下喂入辊(16)、进料输送装置(17)、传动变速系统(7)、蜗轮(20)、蜗杆(21)均装配在机架(1)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饲草切碎揉丝机,其特征还在于所述铡切揉搓机构由壳体(18)、搓板(4)、锤片(5)、转子盘(9)、锤片轴(10)、切刀(12)和定刀(29)组成,切刀(12)固定在转子盘(9)上,锤片(5)由锤片轴(10)连接在转子盘(9)的圆周上,高速旋转的转子盘(9)安装在壳体(18)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饲草切碎揉丝机,其特征还在于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由蜗轮(20)、蜗杆(21)和蜗轮轴(19)组成,蜗杆(21)与蜗轮轴(19)在空间互相垂直而不相交,主轴(28)下端通过联轴器I(22)与蜗杆(21)相连,蜗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洋杭永春黄志民白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大洋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