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杀螺活性的吡啶脲类化合物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1076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杀螺活性的吡啶脲类化合物的用途,以及吡啶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对寄生虫病传播媒介各种螺类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且对非靶标生物鱼类的毒性低。

Application of pyridinium ureas with molluscicidal activity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use of pyridinium urea compounds with molluscicidal activity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pyridinium urea compounds. Specifically,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ound with the structure shown in Formula I, which has significant killing effect on various snails of parasitic vector and low toxicity to non-target biological f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杀螺活性的吡啶脲类化合物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医药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杀螺活性的吡啶脲类类化合物的用途。
技术介绍
螺类的大量繁殖通常会有严重的危害,例如使池水很快变瘦,浮游生物数量大大下降。同时,由于螺消耗水中溶氧,影响鱼苗种的生长。又例如,一些螺类是病原体携带者,如椎实螺是穴居吸虫和双穴吸虫的中间寄主,湖螺是侧殖吸虫的中间寄主,钉螺是血吸虫尾蚴唯一的中间宿主。人和牲畜接触带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会感染血吸虫病,中国目前受血吸虫威胁人口高达6000万,感染人数37万。因此,杀灭钉螺或者杀灭钉螺中的尾蚴成为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一个有效措施。另外,作为广州管圆线虫传播媒介的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自1981年引入中国后,由于其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中国各地均有养殖并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有害动物。此外,福寿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极易给周围居民带来健康问题。迄今为止,化学治疗仍然是控制以螺类为媒介的寄生虫病的主要手段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或其外消旋体、或其溶剂化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一农用组合物或制剂,所述农用组合物或制剂用于(a)防治寄生虫;和/或(b)杀灭寄生虫的传播媒介,其中,所述寄生虫的传播媒介为各种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或其外消旋体、或其溶剂化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一农用组合物或制剂,所述农用组合物或制剂用于(a)防治寄生虫;和/或(b)杀灭寄生虫的传播媒介,其中,所述寄生虫的传播媒介为各种螺;式中,R为选自下组的基团:对甲氧基、氟、氯、溴、三氟甲基、甲基、硝基或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虫包括:线虫、绦虫、吸虫。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虫的传播媒介包括:钉螺、福寿螺、蜗牛。4.一种农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a)活性组分,所述的活性组分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或其外消旋体、或其溶剂化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b)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用组合物中含有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李平李石柱王味思张皓冰曹淳力姚俊敏秦志强陶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