啶嘧磺隆复合除草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9842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啶嘧磺隆复合除草剂及其应用,所述啶嘧磺隆复合除草剂为啶嘧磺隆与异丙甲草胺、乙草胺或莠去津之一组成的复合除草剂,其中啶嘧磺隆与异丙甲草胺、乙草胺或莠去津的重量比为0.1~20:100。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除草剂对于控制新一代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田间杂草提供了新的防治方法,在扩大杀草谱、减少用药量、加长持效期的同时(从30‑60天延长到70‑120天),避免同种除草剂的大规模长时间重复使用而导致的杂草抗性的发生,对于延长单一除草剂的使用寿命、实现现代农作生产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Compound herbicide of pyrimsulfuron-methyl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yrimsulfuron-methyl compound herbicid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pyrimsulfuron-methyl compound herbicide is a compound herbicide composed of pyrimsulfuron-methyl and isopropachlor, acetochlor or atrazine, in which the weight ratio of pyrimsulfuron-methyl and isopropachlor, acetochlor or atrazine is 0.1-20:100. The compound herbicide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eeds in the field of new generation genetically modified herbicide resistant crops. While enlarging the herbicide spectrum, reducing the dosage of herbicides and prolonging the duration (from 30 to 60 days to 70 to 120 days), it avoids the occurrence of weed resistance caused by large-scale and long-term reuse of the same herbicide, and prolongs the life of a single herbicid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啶嘧磺隆复合除草剂及其应用(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除草剂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三种复合除草剂的复配剂以及应用这些复合除草剂高效防治转基因抗啶嘧磺隆植物大田杂草的方法。(二)
技术介绍
除草剂对现代农作物高效稳定生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由于化学除草剂使用不当,在某一地区长期、单一的使用一种除草剂,高选择压下使得很多种杂草对一种或一类除草剂产生抗性。自1975年起,抗性杂草种类以飞快的速度在不断的增加,截至2015年,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已达245种,其中,双子叶143种,单子叶有102种(http://www.weedscience.org/)。全球范围内已有437个除草剂抗性杂草发生的独立事件的报道(杂草种类X除草剂作用位点)。为了延缓杂草抗性的发生,国际上各主要生物技术公司都在研发新一代的抗除草剂农作物,而多抗除草剂作物培育将是未来二十年研究的重点。例如,美国孟山都公司的双抗草甘膦和麦草威大豆,陶氏益农公司将AAD-12基因同EPSPS、bar基因连锁培育同时多抗2,4-D、草甘膦、草丁膦三种除草剂的大豆、棉花和玉米(JohnsonWG,2012)。拜耳公司和先正达公司开发的同时抗草甘膦、硝草酮和异恶唑草酮三种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MGI)正在向美国、加拿大、欧美等国家提出审批申请,预计于2015年-2020年投放市场(Monheim,2013)。其中硝草酮和异恶唑草酮是两种典型的以4-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4-hydroxyphenylpymvatedioxygenase,HPPD)为靶标的高活性新型除草剂,可抑制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最终导致植物的分生组织白化、死亡。细胞色素P450是一个非常大的基因家族。部分P450基因被发现能够降解除草剂。玉米中的一种P450基因被发现具有抗烟嘧磺隆等除草剂的能力(美国专利US20120083413A1);狗牙根和结缕草中也分别发现一种P450基因N-Z1和3X-1(中国专利:CN102321640B;美国专利:US09657307B2)编码的蛋白质能够导致对啶嘧磺隆和其它几种除草剂基因抗性。啶嘧磺隆(Flazasulfuron)又名为绿坊、秀百宫。化学名为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3-(3-三氟甲基-2-吡啶磺酰)脲,分子式为C13H12F3N5O5S,分子量为407.33,其结构如下:啶嘧磺隆是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抑制产生侧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前驱物乙酰乳酸合成酶的反应。啶嘧磺隆是内吸性传导型除草剂,可为杂草茎叶和根部吸收,随后在植物体内传导,通过抑制植物体内侧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而造成敏感植物生长停滞、茎叶褪绿、逐渐枯死,一般情况下4-5天内新生叶片褪绿,然后扩展到整个植株,20-30天杂草彻底死亡。啶嘧磺隆的杀草谱广,能有效防除多数3-4叶期的禾本科、莎草科及阔叶杂草,对稗草、狗尾草、具芒碎米莎草、绿苋、早熟禾、荠菜、宝盖草、繁缕、巢菜防效特别突出。尤其对香附子、水蜈蚣等多年生莎草科杂草有卓越的效果。在土壤中持效期约40-100天,即可以封闭土壤2-3个月基本不长杂草。常规玉米和大豆等作物容易被啶嘧磺隆杀灭。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又名丙草胺,化学名为2-氯-N-(1-甲基-2-甲氧乙基)-N-(2-乙基-6-甲基苯基),分子式为C15H22ClNO2,分子量为283.8,其结构如下:异丙甲草胺为酰胺类选择性除草剂。主要通过植物的幼芽即单子叶和胚芽鞘、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向上传导。作用机制为主要抑制发芽种子的蛋白质合成,其次抑制胆碱渗入磷脂,干扰卵磷脂形成。异丙甲草胺主要通过植物的幼芽即单子叶和胚芽鞘、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向上传导。出苗后主要靠根吸收向上传导,抑制幼芽与根的生长。如果土壤墒情好,杂草被杀死在幼芽期;如果土壤水分少,杂草出土后随着降雨土壤湿度增加,杂草吸收都尔叶皱缩后整株枯死。因此施药应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异丙甲草胺是广谱性播后苗前除草剂,异丙甲草胺运用于旱地作物、蔬菜作物和果园、苗圃使用,可防除牛筋草、马唐、狗尾草、棉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及苋菜、马齿苋等阔叶杂草和碎米莎草、油莎草。异丙甲草胺在土中持效期为20-50天。乙草胺(acetochlor)又名禾耐斯,化学名为2-氯-2'-甲基-6'-乙基-N-(乙氧甲基)乙酰替苯胺,分子式为C14H20ClNO2,分子量为269.8,其结构如下:乙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进而死亡。对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千金子、看麦娘、野燕麦、早熟禾、硬草、画眉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对藜科、苋科、蓼科、鸭跖草、牛繁缕、莬丝子等阔叶杂草也有一定的防效,但是效果比对禾本科杂草差,对多年生杂草无效。适用于玉米、棉花、豆类、花生、马铃薯、油菜、大蒜、烟草、向日葵、蓖麻、大葱,草莓等阔叶类植物。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持效期45天左右,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主要保持在0-3厘米土层中。异丙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与丁草胺都属于酰胺类除草剂,在市场上的销量仅次于氨基酸类除草剂和磺酰脲类除草剂,排名第三。酰胺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可以分为6类:抑制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细胞分裂,激素性,阻碍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胞壁生物合成,破坏脂肪酸合成。其中,丙草胺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胞分裂,而乙草胺、丁草胺和异丙甲草胺的作用机制为阻碍蛋白质合成。另一方面,异丙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与丁草胺在杀草谱和使用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丙草胺和丁草胺对水稻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主要用主要在水稻上登记使用。而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对水稻的毒性较高,都不建议在水稻上使用。使用丁草胺要求土壤有一定湿度才能达到较好的防草效果,因此旱田应在施药前浇水或喷水,以提高药效,而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没有这种要求。莠去津(Atrazine)又名阿特拉津,化学名为2-氯-4-乙胺基-6-异丙胺基-均三氮苯,分子式为C8H14ClN5,分子量为215.68,其结构如下:莠去津是内吸选择性苗前、苗后封闭除草剂,主要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并向上传导,抑制杂草(如苍耳属植物、狐尾草、豚草属植物和野生黄瓜等)的光合作用,使其枯死。根吸收为主,茎叶吸收很少。锈去津易被雨水淋洗至土壤较深层,对某些深根草亦有效,但易产生药害。持效期也较长。它的杀草谱较广,可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适用于玉米、高粱、甘蔗、果树、苗圃、林地等旱田作物防除马唐、稗草、狗尾草、莎草、看麦娘、蓼、藜、十字花科、豆科杂草,尤其对玉米有较好的选择性(因玉米体内有解毒机制),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和锈去津目前都可以用于玉米或者大豆的苗前封闭或者苗后除草。单独使用这三种除草剂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杀草谱不够广,比如对多年生杂草防治效果差。第二,持效期短,比如异丙甲草胺与乙草胺的持效期偏短。第三,抗性问题,单独使用同一种除草剂容易产生抗性。啶嘧磺隆杀草谱广,尤其对多年生杂草有特性,持效期约40-100天,即可以封闭土壤2-3个月基本不长杂草。由于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作物都不耐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啶嘧磺隆和异丙甲草胺的复合除草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啶嘧磺隆和异丙甲草胺的复合除草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啶嘧磺隆与异丙甲草胺的重量比为0.1~20:100。3.一种啶嘧磺隆和乙草胺的复合除草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啶嘧磺隆与乙草胺的重量比为0.1~20:100。5.一种啶嘧磺隆和莠去津的复合除草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啶嘧磺隆与莠去津的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成张先文王东芳郑挺林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