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032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包括连接件、爪件和吊顶板;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顶端与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内螺纹,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连接杆的顶端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上下可调地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底端;爪件包括多个承重臂,多个承重臂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形成一交汇点,第二连接杆的底端通过交汇点与爪件相连,多个承重臂的另一端与吊顶板的上表面相连。连接件固定在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上后,即可通过爪件固定吊顶板,整个结构不需用到龙骨,免除了现场弯折龙骨这一繁琐步骤,能够提高双曲面吊顶安装的便捷性,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
本技术涉及吊顶安装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
技术介绍
吊顶为一种顶部装修的结构。在体育馆、机场、展馆等大型建筑物中,通常都通过吊顶来进行顶部装修。一般地,吊顶分为单曲面吊顶和双曲面吊顶;其中,单曲面吊顶的X轴上为弯龙骨,而Y轴上为直龙骨,弧形吊顶就是一种单曲面吊顶;双曲面吊顶的X轴上为弯龙骨,Y轴上也为弯龙骨,球形吊顶就是一种双曲面吊顶。现代建筑通常为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现有技术中,为了进行双曲面吊顶的安装,通常需要在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上设置多个弯龙骨,再在弯龙骨上设置吊顶来达到双曲面吊顶的效果。由于每个龙骨的弯折程度都不同,龙骨被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还需要进行针对性加工,极大地影响了安装的便捷性,给施工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能够提高双曲面吊顶安装的便捷性,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包括连接件、爪件和吊顶板;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与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上下可调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所述爪件包括多个承重臂,多个所述承重臂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形成一交汇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通过所述交汇点与所述爪件相连,多个所述承重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相连。与现有技术现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件固定在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上后,即可通过爪件固定吊顶板,整个结构不需用到龙骨,免除了现场弯折龙骨这一繁琐步骤,能够提高双曲面吊顶安装的便捷性,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一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下表面的一组对边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竖直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交汇点处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爪件通过一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吊耳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之间,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更好地连接连接件和爪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下表面的另一组对边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三竖直板和第四竖直板,所述第三竖直板和所述第四竖直板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吊耳的边缘为齿轮状边缘,所述第三竖直板上的螺纹孔和/或所述第四竖直板上的螺纹孔内设置有角度调节螺栓,所述角度调节螺栓拧入所述螺纹孔后抵接在所述齿轮状边缘上。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固定吊顶板的角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板、所述第二竖直板和所述吊耳的边缘设置为圆弧形。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吊顶板带动吊耳在第一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之间转动。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承重臂在远离所述交汇点的一端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设置有高度调节螺栓,所述承重臂通过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与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相连。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通过高度调节螺栓微调吊顶板对应位置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承重臂包括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二水平板的下表面的长对边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五竖直板和第六竖直板;所述第四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板上。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安装高度调节螺栓。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竖直板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变窄,所述第六竖直板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变窄。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承重臂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节省材料的优点。进一步地,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埋设有用于左右调节吊顶板的长槽;所述高度调节螺栓包括螺帽、螺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安装在所述螺杆上并分别抵接与所述承重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螺帽设置在所述长槽内,所述第三螺母安装在所述螺杆上并抵接与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沿着长槽左右调节吊顶板的位置,提高施工的便捷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为中空结构。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减轻本安装组件的重量。进一步地,所述吊顶板为蜂窝铝板。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减轻本安装组件的重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中连接件和爪件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中高度调节螺栓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中吊顶板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中吊耳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第一实施例中爪件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第二实施例中爪件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第三实施例中爪件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第四实施例中爪件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第五实施例中爪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11,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中连接件和爪件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中高度调节螺栓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中吊顶板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中吊耳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第一实施例中爪件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第二实施例中爪件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第三实施例中爪件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第四实施例中爪件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第五实施例中爪件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中,包括连接件1、爪件2和吊顶板3。连接件1的作用在于连接建筑物中的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以实现把吊顶板3挂在建筑物的天花上。具体地,连接件1包括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1的顶端与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连接,第一连接杆11的底端设置有内螺纹,第二连接杆12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连接杆12的顶端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上下可调地设置在第一连接杆11的底端。需要说明的是,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即为建筑的主体结构,第一连接杆11的顶端就是设置在建筑顶部的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上。具体工作时,只要把第二连接杆12的顶端旋入第一连接杆11的底端,就可实现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的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通过螺纹连接还具有长度可调节功能:当需要连接件1的长度较长时,只需要把第二连接杆12旋出第一连接杆11即可;当需要连接件1的长度较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爪件和吊顶板;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与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上下可调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所述爪件包括多个承重臂,多个所述承重臂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形成一交汇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通过所述交汇点与所述爪件相连,多个所述承重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爪件和吊顶板;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与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上下可调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所述爪件包括多个承重臂,多个所述承重臂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形成一交汇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通过所述交汇点与所述爪件相连,多个所述承重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一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下表面的一组对边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竖直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交汇点处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爪件通过一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吊耳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之间,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曲面吊顶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下表面的另一组对边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三竖直板和第四竖直板,所述第三竖直板和所述第四竖直板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吊耳的边缘为齿轮状边缘,所述第三竖直板上的螺纹孔和/或所述第四竖直板上的螺纹孔内设置有角度调节螺栓,所述角度调节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权田力刘庆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