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驯化腐殖酸还原菌的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废水或沉积物的生物处理
,特别是涉及扰动负荷驯化腐殖酸还原菌的反应器。
技术介绍
腐殖酸还原菌是具有腐殖质呼吸特性的厌氧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沉积物中,且可以环境中有机质作为电子供体,腐殖质作为专性电子受体,偶联能量用于细胞生长,进而加速有机质的矿化。因此腐殖酸还原菌在水体自净,沉积物修复,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有机质含量低的沉积物中,腐殖酸还原菌活性降低,不利于其在底泥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同时,对于如何驯化出抗恶劣环境能力强的腐殖酸还原菌的方法以及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装置仍处于空白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扰动负荷驯化腐殖酸还原菌方法的装置。在扰动负荷条件下,以固定化的指甲花醌为电子受体,强化驯化腐殖酸还原菌。使驯化后的腐殖酸还原菌具有更强的广谱性,能够更好的在贫营养的底泥中进行生物修复底泥中的污染物。同时,贫/富营养条件下交替培养腐殖酸还原菌能够有效降低腐殖酸还原菌的驯化成本,操作简单,使得该技术在底泥修复中的应用更加经济有效。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驯化腐殖酸还原菌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本体:最低端设有进水口,底端侧壁上设有取泥口,最顶端设有出气口,顶端侧壁上设有出水口;固液分离机构:设置在反应器本体顶端,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交叉设置,并且均倾斜向下,与反应器本体内壁的夹角均为40°‑70°,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之间的缝隙形成供液体流通的S型通道;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底端侧壁上的第一回流口,设置在所述反应器本体的顶端侧壁上的第二回流口,将所述第一回流口和第二回流口相连接的回流管以及串接在所述回流管上的回流泵。
【技术特征摘要】
1.驯化腐殖酸还原菌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本体:最低端设有进水口,底端侧壁上设有取泥口,最顶端设有出气口,顶端侧壁上设有出水口;固液分离机构:设置在反应器本体顶端,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交叉设置,并且均倾斜向下,与反应器本体内壁的夹角均为40°-70°,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之间的缝隙形成供液体流通的S型通道;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底端侧壁上的第一回流口,设置在所述反应器本体的顶端侧壁上的第二回流口,将所述第一回流口和第二回流口相连接的回流管以及串接在所述回流管上的回流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驯化腐殖酸还原菌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同轴心设置的下漏斗部、下圆筒部、上漏斗部和上圆筒部,所述上圆筒部的内径大于下圆筒部的内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驯化腐殖酸还原菌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置在下漏斗部的正底端,所述取泥口设置在下圆筒部的侧壁上,所述出水口设置在上圆筒部的侧壁上,所述出气口设置在上圆筒部的正上方。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李檬,王冬,邹亚男,刘晓朵,孙井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