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对边与校正的送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002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对边与校正的送布机,包括上机体、下机体、底架、控制箱、移动机构;所述下机体固定在底架上,上机体通过移动机构能够在垂直于布运送方向上调节的连接在下机体上,所述上机体上设有多个平行的松布辊,所述下机体上设有对边杆,对边杆上对称设有能够沿对边杆滑动的对边检测装置,对边检测装置连接控制箱,控制箱连接移动机构,控制箱安装在底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够通过对边检测装置实时的检测布的整齐度,并能够通过控制箱控制移动机构,进行调整,全程自动化,节省了人力,也降低了误差,实现自动纠偏的功能,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自动对边与校正的送布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送布机,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能够自动对边与校正的送布机。
技术介绍
送布机是纺织行业常用的机器,其主要作用为铺布机前一工序,对卷布进行松解,现有的送布机仅能实现送布的功能,由于铺设的面料是软性材料,在松解过程中会产生布边偏移,致使铺布过程中偏移量被放大,造成铺布的偏移,若布边不进行纠正,铺出来的布边左右不平齐,会产生偏移,造成很大的浪费。如申请号:201720946581.7,公开了一种布卷松料结构及具有其的送布机构,其中,布卷松料结构,包括:机架;送料组件,送料组件设置在机架上,送料组件包括工作臂,工作臂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机架上,工作臂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工作臂的第二端用于与布料相抵压以调整布料的张紧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布料在传输时出现的张紧度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没有设置自动检测布边的偏移及自动纠偏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无法自动对边与纠偏的能够自动对边与纠偏的送布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一种能够自动对边与校正的送布机,包括上机体、下机体、底架、控制箱、移动机构;所述下机体固定在底架上,上机体通过移动机构能够在垂直于布运送方向上调节的连接在下机体上,所述上机体上设有多个平行的松布辊,所述下机体上设有对边杆,对边杆上对称设有能够沿对边杆滑动的对边检测装置,对边检测装置连接控制箱,控制箱连接移动机构,控制箱安装在底架上。优选的,所述上机体包括设置在两端的安装板、能够转动连接在两端的安装板之间的松布辊、松布电机,松布辊的两端均设有同步轮,多个松布辊通过同步带连接,松布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其中一个松布辊。优选的,所述松布辊为三个,包括第一松布辊、第二松布辊、第三松布辊,第一松布辊与第二松布辊水平并列设置构成卷布筒放置的平面,第三松布辊的位置高于第一松布辊。优选的,还包括多个辅助布辊,以逐渐递高的形式设置在第一松布辊、第二松布辊的两侧,多个辅助布辊形成凹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电机、丝杆、与丝杆螺纹连接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在上机体的底部,丝杆设置在下机体的顶部,移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丝杆。优选的,所述上机体底部还设有能够在下机体上滚动的滚轮及滑块,所述下机体顶部设有与滑块对应的导轨。优选的,所述下机体为矩形框架结构。优选的,所述底架为矩形框架结构,且底部设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对边检测装置为光电检测传感器。优选的,还包括挑布机构,固定在下机体靠近第三松布辊的一侧,挑布机构包括固定架及安装在固定架上的挑布轴,挑布轴平行于第三松布辊。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能够通过对边检测装置实时的检测布的整齐度,并能够通过控制箱控制移动机构,通过垂直布的走向的方向上水平移动来进行调整,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员在一旁看着,节省了人力,也降低了误差,实现自动纠偏的功能,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能够自动对边与校正的送布机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能够自动对边与校正的送布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能够自动对边与校正的送布机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图中标号:上机体1、安装板11、松布电机12、第一松布辊13、第二松布辊14、第三松布辊15、辅助布辊16、滚轮17、滑块18、下机体2、对边杆21、边检测装置22、立板23、横杆24、导轨25、底架3、万向轮31、控制箱4、移动机构5、移动电机51、丝杆52、安装块53、挑布机构6、固定架61、挑布轴6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能够自动对边与校正的送布机,包括上机体1、下机体2、底架3、控制箱4、移动机构5;底架3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下机体2固定在底架3上,上机体1通过移动机构5能够在垂直于布运送方向上并水平移动的连接在下机体2上,所述上机体1上设有多个平行的松布辊,所述下机体2上设有对边杆21,对边杆21上对称设有能够沿对边杆21滑动的对边检测装置22,对边检测装置22连接控制箱4,控制箱4连接移动机构5,控制箱4安装在底架3上。所述上机体1包括设置在两端的安装板11、能够转动连接在两端的安装板11之间的松布辊、松布电机12,松布辊的两端均设有同步轮,多个松布辊通过同步带连接,松布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其中一个松布辊,本实施例中松布电机12连接第一松布辊13,第一松布辊13通过传动装置,如链条、同步带等带动第二松布辊14、第三松布辊15。所述松布辊为三个,包括第一松布辊13、第二松布辊14、第三松布辊15,第一松布辊13与第二松布辊14水平并列设置构成卷布筒放置的平面,第三松布辊15的位置高于第一松布辊13,设置在第一松布辊13的左上方,第一松布辊13、第二松布辊14、第三松布辊15表面均设有防滑凸起,能够保证松布的同时不打滑,还可以在任一一个松布辊上设有电刹机构,防止出现突发状况,能够快速止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能够转动的辅助布辊16,以逐渐递高的形式设置在第一松布辊13、第二松布辊14的两侧形成凹型结构,凹型结构中能够防止卷布筒跑偏。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移动电机51(图中未示出)、丝杆52、与丝杆52螺纹连接的安装块53,所述安装块53固定连接在上机体1的底部,丝杆53设置在下机体2的顶部,移动电机51的输出端连接丝杆52。为了上机体1能够更平稳的水平移动,所述上机体1底部还设有能够在下机体1上滚动的滚轮17及滑块18,所述下机体2顶部设有与滑块对应的导轨25,滚轮17能够在下机体2的框架结构上滑动。所述下机体2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两端的矩形立板23及安装在立板之间的横杆24。所述底架3为矩形框架结构,且底部设有万向轮31,能够更方便的移动,万向轮31上还可以设定锁死机构,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形式。所述对边检测装置22为光电检测传感器,光电检测传感器能够检测布边,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控制箱4,控制箱4内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LC根据电信号控制移动电机51进行正反转,继而控制丝杆52正反转,带动安装块53以实现上机体1的水平运动,移动电机51可以是两相异步电机。还包括挑布机构6,固定在下机体2靠近第三松布辊15的一侧,挑布机构6包括固定架61及安装在固定架61上的挑布轴62,挑布轴62平行于第三松布辊14。本技术工作过程,将待松布的卷布筒放在凹型结构内,第一松布辊13、第二松布辊14上,手动将布的一端拉出,并在挑布机构6与第三松布辊15之间放置一个松布杆,使布形成一个倒V型,启动松布电机12,此时,第一松布辊13、第二松布辊14转动带动卷布筒转动进行松布,若布边产生偏移,光电检测传感器可以产生光电信号给控制箱,控制箱4控制移动机构5动作,调整上机体1的水平位置,继而调整布的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自动对边与校正的送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体、下机体、底架、控制箱、移动机构;所述下机体固定在底架上,上机体通过移动机构能够在垂直于布运送方向上调节的连接在下机体上,所述上机体上设有多个平行的松布辊,所述下机体上设有对边杆,对边杆上对称设有能够沿对边杆滑动的对边检测装置,对边检测装置连接控制箱,控制箱连接移动机构,控制箱安装在底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自动对边与校正的送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体、下机体、底架、控制箱、移动机构;所述下机体固定在底架上,上机体通过移动机构能够在垂直于布运送方向上调节的连接在下机体上,所述上机体上设有多个平行的松布辊,所述下机体上设有对边杆,对边杆上对称设有能够沿对边杆滑动的对边检测装置,对边检测装置连接控制箱,控制箱连接移动机构,控制箱安装在底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对边与校正的送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体包括设置在两端的安装板、能够转动连接在两端的安装板之间的松布辊、松布电机,松布辊的两端均设有同步轮,多个松布辊通过同步带连接,松布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其中一个松布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对边与校正的送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布辊为三个,包括第一松布辊、第二松布辊、第三松布辊,第一松布辊与第二松布辊水平并列设置构成卷布筒放置的平面,第三松布辊的位置高于第一松布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对边与校正的送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辅助布辊,以逐渐递高的形式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奥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