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蓄电池专用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90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5:45
一种废旧蓄电池专用托盘,包括托盘主体,托盘主体上方设有多个卡槽,卡槽内底面设有导流槽,各个卡槽之间的导流槽相互连通并与托盘主体上的集液孔连通,集液孔与电解液收集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废旧蓄电池专用托盘,通过设置卡槽,可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旧蓄电池专用托盘
本技术涉及托盘,尤其是一种废旧蓄电池专用托盘。
技术介绍
蓄电池是变电站直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变电站直流系统大多数采用108只或104只电压为2v的铅酸蓄电池组成。每次更换变电站蓄电池组都会有大量的废旧蓄电池需要转运和贮存。现在废旧蓄电池搬运使用的托盘,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因晃动而倾倒。在废旧蓄电池发生电解液(主要成分为稀硫酸)泄漏时,电解液会顺着托盘流下污染环境。因为没有固定槽每个托盘所放的蓄电池数量也不统一,给工作人员增加了清点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旧蓄电池专用托盘,能够快速确定蓄电池数量,并避免污染环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旧蓄电池专用托盘,包括托盘主体,托盘主体上方设有多个卡槽,卡槽内底面设有导流槽,各个卡槽之间的导流槽相互连通并与托盘主体上的集液孔连通,集液孔与电解液收集盒连通。所述托盘主体采用abs塑料一体成型。所述卡槽为长方形卡槽,每个长方形卡槽长195mm,宽177.5mm,深45mm。本技术一种废旧蓄电池专用托盘,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专用的卡槽,每个长方形卡槽长195mm,宽177.5mm,深45mm,可满足一只2V400A/H的电池单体存放或两只2V200A/H的电池单体存放,同时也快速清点废旧蓄电池数量。2)、通过设置导流槽、集液孔和酸液收集盒,可收集电解液,避免电解液直接污染环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集液孔、电解液收集盒在两侧)。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集液孔、电解液收集盒在中间)。图7为本技术中电解液收集盒的示意图(第一种)。图8为本技术中电解液收集盒的示意图(第二种)。图中:托盘主体1,卡槽2,导流槽3,集液孔4,电解液收集盒5,凹槽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废旧蓄电池专用托盘,托盘主体采用耐酸材料abs塑料制成,整体大小为长193.5cm,宽121.5cm,高15cm。在托盘上方设计有6乘9阵列的长方形卡槽2,每个卡槽2长195mm,宽177.5mm,深45mm。每个长方形卡槽内可以放置两个2V200A/H的电池单体或一个2V400A/H的电池单体。即一个托盘可固定54只2V400A/H的电池单体或108只2V200A/H的电池单体。符合变电站直流系统所用电池数量多为104只或108只的使用情况。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卡槽的固定,废旧电池不会倾倒,且方便清点数量。另外,为了避免电解液流出,在卡槽内底面设有导流槽3,导流槽3将将所有卡槽2连通。在托盘的四角设计集液孔4,集液孔4与托盘两侧的电解液收集盒5连通。也可在托盘的中间设计设计集液孔4,集液孔4与托盘中部设计的电解液收集盒5连通。或者两侧及中间均设计集液孔4、电解液收集盒5,不限于上述任一种方式。设计的导流槽3在废旧蓄电池漏液时,废旧蓄电池的电解液会通过导流槽3流向集液孔4,最终被电解液收集盒5存储等待处理。电解液收集盒5可与托盘主体1制成一个整体,仅仅是在托盘主体1内设置中空槽,中空槽与集液孔4连通,但这种结构加工不便,需要将托盘主体1做成分体式结构进行安装,且还需要在电解液收集盒5一侧连接出口,出口用塞子堵上(为了方便自动流出,出口管道下边缘要靠近电解液收集盒5底面,且电解液收集盒5底面要倾斜向下指向出口管道处),当需要清理电解液时,打开塞子进行电解液排出。或直接将电解液收集盒5制成抽屉式结构与托盘主体1的托轨滑动配合即可另外,在在托盘的下方设计有两条凹槽6,凹槽6方便叉车装卸。如图4-5所示,另外,托盘主体由底板与框架构成,这样可方便加工及后期的清理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旧蓄电池专用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主体(1),托盘主体(1)上方设有多个卡槽(2),卡槽(2)内底面设有导流槽(3),各个卡槽(2)之间的导流槽(3)相互连通并与托盘主体(1)上的集液孔(4)连通,集液孔(4)与电解液收集盒(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旧蓄电池专用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主体(1),托盘主体(1)上方设有多个卡槽(2),卡槽(2)内底面设有导流槽(3),各个卡槽(2)之间的导流槽(3)相互连通并与托盘主体(1)上的集液孔(4)连通,集液孔(4)与电解液收集盒(5)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振光连晓廖莉莉赵勇李刚马蓉吴善文楚玉婷刘玲江文博高峡陈亮黄南倪呈祥石志峰刘春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宜昌智恒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