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永生专利>正文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847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包括:两个爬山履带组件固定连接在摆动式底盘的上;汽车本体的和摆动式底盘的固定连接;防撞安全盾套设固定在汽车本体的外侧,防撞安全盾前后两侧面开设有门体安装孔,外层防撞门和内层缓冲门均铰接在门体安装孔上,外层防撞门设置在内层缓冲门的外侧;外层防撞门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撞击转移组件;所有缓冲尼龙带一端均和汽车本外壁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均和防撞安全盾的内壁固定连接,多根缓冲尼龙带均布在汽车本体的外表面上;防爆油箱设置在汽车本体的内部;触地刹车装置固定连接在汽车本体的下表面上;沙发式气囊固定连接在汽车本体的前端;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汽车在山地的爬行,极大地提高防撞抗车祸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目前汽车车体结构较为简单、材质为较轻量化的材质,而普遍外壳不太结实,不具有较强的抗车祸性能,在发生车祸不能够抵抗强大的冲击力,以致于对车体及车内人员造成伤害;普通的车辆在山地上或是爬坡时,不具有较强的爬坡功能,而且行驶在较为坎坷的路上较为费力,另外,车门与车框的密封性较差,防水效果不好,时间长了容易产生漏水现象;此外,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刹车装置的制动效果较差,在汽车行驶前方突遇行走人员时,硬性撞击导致被撞人员承受伤害的程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包括:汽车本体、摆动式底盘、两个爬山履带组件、防撞安全盾、多根缓冲尼龙带、外层防撞门、内层缓冲门、防爆油箱、触地刹车装置和沙发式气囊;两个爬山履带组件分别固定连接在摆动式底盘的左右两侧;汽车本体的下表面和摆动式底盘的上端固定连接;防撞安全盾套设在汽车本体的外侧并与汽车本体固定连接,防撞安全盾位于汽车本体行驶方向的前后两侧面开设有门体安装孔,外层防撞门和内层缓冲门均铰接在门体安装孔的一个竖直边缘上,外层防撞门设置在内层缓冲门的外侧;外层防撞门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撞击转移组件;所有缓冲尼龙带的一端均和汽车本外壁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均和防撞安全盾的内壁固定连接,多根缓冲尼龙带均匀的分布在汽车本体的外表面上;防爆油箱设置在汽车本体的内部;触地刹车装置固定连接在汽车本体的下表面上;沙发式气囊固定连接在汽车本体位于其前进方向的前端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摆动式底盘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爬山履带组件,实现了汽车本体在山地上爬行,同时随着摆动式底盘沿着弯曲山道的爬行,可实现汽车本体相对底面的转向以及沿着弯曲山道行走;通过将汽车本体的下表面和摆动式底盘的上端固定连接,实现了对汽车本体的有效支撑作用;通过在汽车本体的外侧套设并固定连接有防撞安全盾,显著提高了汽车本体的承受撞击的能力,增强了汽车本体的抗车祸性能,同时减少了汽车在撞击过程中产生严重的损害;通过在防撞安全盾上设置外层防护门和内层缓冲门,有效的减少了前端和尾部撞击部位的受损情况的发生,在高速撞击的情况下保证了车头和车尾的损害程度较低,同时,内层缓冲门起到了缓冲吸收撞击力的作用,减少了对汽车本体内部器件的损坏的程度;通过在外层防撞门上设置多个撞击转移组件,实现了将正面的撞击力进行方向的转移,减少了正面冲击造成的汽车本体的损坏;通过设置缓冲尼龙带,减少了外界冲击力传导到汽车本体上对汽车本体产生的损坏;通过在汽车本体内部设置防爆油箱,减少了油箱着火爆炸的情况的发生;通过在汽车本体的下表面上固定有触地刹车装置,实现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辅助刹车,其刹车力度更大,效果更好;通过在汽车本体的前端固定有沙发式气囊,减少了对位于车辆行驶前端的人和物的撞击,减少了硬性撞击导致的对被撞人员的身体伤害。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摆动式底盘包括:多个第一半球皮、多个第二半球皮、多个触地滚轮、多个摆动底盘舵机、多个摆动滚筒、多个连接板;第一半球皮和第二半球皮均为半球形壳体,第一半球皮的敞口端朝向地面设置且所在平面与地面平行,第二半球皮的敞口端正对第一半球皮的敞口端设置;所有第一半球皮的上端和汽车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有第一半球皮的下端依次首尾铰接形成一个条形底盘;第一半球皮的敞口端固定连接有摆动底盘舵机,摆动底盘舵机的输出轴垂直于地面;摆动滚筒的一端和摆动底盘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摆动滚筒的另一端和第二半球皮的敞口端固定连接;触地滚轮的和第二半球皮的下端转动连接,触地滚轮行进方向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板,且位于每个触地滚轮两侧的连接板均和摆动滚筒固定连接;位于所有触地滚轮行进方向左侧的所有连接板均和一个爬山履带组件固定连接,位于所有触地滚轮行进方向右侧的所有连接板均和另一个爬山履带组件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半球皮和第二半球皮均设置为半球形壳体,有效的为摆动底盘舵机等驱动执行机构提供了固定安装位置,减少了装置整体的尺寸;通过将第一半球皮的下端依次铰接,实现了汽车本体在其中的部分第一半球皮的上端固定的时候,其他的第一半球皮依然能够随汽车一起运动;通过将摆动底盘舵机固定在第一半球皮的敞口端上,并在摆动底盘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摆动滚筒,并在摆动滚筒的另一端固定第二半球皮,实现了第二半球皮相对与第一半球皮的摆动,通过在第二半球皮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触地滚轮,实现了摆动式底盘相对底面在前进方向上的左右摆动;通过在触地滚轮两侧的连接板上固定有爬山履带组件,实现了在摆动式底盘的带动下,爬山履带组件的左右偏移,从而实现了抗车祸爬山汽车在山地弯曲道路上的行驶。进一步,爬山履带组件包括:多个钻地式履带板组件、转动油丝绳和多个履带驱动组件;转动油丝绳为封闭圆环形,转动油丝绳上设置有油丝伸缩弹簧;履带驱动组件为球形且在球形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有履带驱动组件依次顺序排布,所有履带驱动组件的环形凹槽的对称中心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转动油丝绳套设在所有环形凹槽中;钻地式履带板组件的呈T形截面,所有钻地式履带板组件T形截面的小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油丝绳上,所有钻地式履带板组件T形截面的大端首尾依次相连;所有履带驱动组件和触地滚轮行进方向左侧或右侧的所有连接板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钻地式履带板组件和履带驱动组件卡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转动油丝绳设置为封闭的圆环形,实现了将多个钻地式履带板组件在履带驱动组件组合体上的循环转动,从而可以带动整个汽车本体向前行驶;通过在转动油丝绳上设置有油丝伸缩弹簧,实现了在转弯或弯道行驶过程中转动油丝绳能够产生足够的形变,以免在转弯过程中因外侧弯曲导致的爬山履带无法正常转动的情况发生;履带驱动组件设置为球形,提高了相邻履带驱动组件之间的转动自由度,同时有效的减小了驱动装置的尺寸;通过在履带驱动组件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为转动油丝绳的转动提供了轨道,减少了转动油丝绳的偏离和运转过程中的脱轨现象的发生;通过将钻地式履带板组件和履带驱动组件的卡接,实现了在履带驱动组件的工作过程中产生对钻地式履带板组件的驱动力。进一步,履带驱动组件包括:第三半球皮、第四半球皮、爬山履带舵机、旋转滚筒、第一圆环板、第二圆环板和弹簧刺;第三半球皮和第四半球皮均为半球形壳体,第三半球皮的敞口端所在平面垂直于地面,第四半球皮的敞口端正对第三半球皮的敞口端设置;第三半球皮的球面端和连接板固定连接,爬山履带舵机固定在第三半球皮的敞口端且其输出轴垂直于第三半球皮敞口端所在平面;旋转滚筒的一端和爬山履带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第四半球皮的敞口端固定连接;第一圆环板和第二圆环板均套设在旋转滚筒外周侧且均与旋转滚筒的外周侧固定连接,第一圆环板和第二圆环板的外周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刺,弹簧刺的自由端卡接在钻地式履带板组件上;第一圆环板贴近第三半球皮的敞口端,第二圆环板贴近第四半球皮的敞口端,第一圆环板和第二圆环板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圆环板、第二圆环板以及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本体(1)、摆动式底盘(5)、两个爬山履带组件(4)、防撞安全盾(2)、多根缓冲尼龙带(3)、外层防撞门(25)、内层缓冲门(29)、防爆油箱(35)、触地刹车装置(36)和沙发式气囊(44);两个所述爬山履带组件(4)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摆动式底盘(5)的左右两侧;所述汽车本体(1)的下表面和所述摆动式底盘(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安全盾(2)套设在所述汽车本体(1)的外侧并与所述汽车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安全盾(2)位于所述汽车本体(1)行驶方向的前后两侧面开设有门体安装孔,所述外层防撞门(25)和所述内层缓冲门(29)均铰接在所述门体安装孔的一个竖直边缘上,所述外层防撞门(25)设置在所述内层缓冲门(29)的外侧;所述外层防撞门(2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撞击转移组件(8);所有所述缓冲尼龙带(3)的一端均和所述汽车本体外壁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均和所述防撞安全盾(2)的内壁固定连接,多根所述缓冲尼龙带(3)均匀的分布在汽车本体(1)的外表面上;所述防爆油箱(35)设置在所述汽车本体(1)的内部;所述触地刹车装置(36)固定连接在所述汽车本体(1)的下表面上;所述沙发式气囊(44)固定连接在所述汽车本体(1)位于其前进方向的前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本体(1)、摆动式底盘(5)、两个爬山履带组件(4)、防撞安全盾(2)、多根缓冲尼龙带(3)、外层防撞门(25)、内层缓冲门(29)、防爆油箱(35)、触地刹车装置(36)和沙发式气囊(44);两个所述爬山履带组件(4)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摆动式底盘(5)的左右两侧;所述汽车本体(1)的下表面和所述摆动式底盘(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安全盾(2)套设在所述汽车本体(1)的外侧并与所述汽车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安全盾(2)位于所述汽车本体(1)行驶方向的前后两侧面开设有门体安装孔,所述外层防撞门(25)和所述内层缓冲门(29)均铰接在所述门体安装孔的一个竖直边缘上,所述外层防撞门(25)设置在所述内层缓冲门(29)的外侧;所述外层防撞门(2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撞击转移组件(8);所有所述缓冲尼龙带(3)的一端均和所述汽车本体外壁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均和所述防撞安全盾(2)的内壁固定连接,多根所述缓冲尼龙带(3)均匀的分布在汽车本体(1)的外表面上;所述防爆油箱(35)设置在所述汽车本体(1)的内部;所述触地刹车装置(36)固定连接在所述汽车本体(1)的下表面上;所述沙发式气囊(44)固定连接在所述汽车本体(1)位于其前进方向的前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式底盘(5)包括:多个第一半球皮(11)、多个第二半球皮(7)、多个触地滚轮(9)、多个摆动底盘舵机、多个摆动滚筒(10)、多个连接板(6);所述第一半球皮(11)和所述第二半球皮(7)均为半球形壳体,所述第一半球皮(11)的敞口端朝向地面设置且所在平面与地面平行,所述第二半球皮(7)的敞口端正对所述第一半球皮(11)的敞口端设置;所有所述第一半球皮(11)的上端和所述汽车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有所述第一半球皮(11)的下端依次首尾铰接形成一个条形底盘;所述第一半球皮(11)的敞口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摆动底盘舵机,所述摆动底盘舵机的输出轴垂直于地面;所述摆动滚筒(10)的一端和所述摆动底盘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滚筒(10)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半球皮(7)的敞口端固定连接;所述触地滚轮(9)的和所述第二半球皮(7)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触地滚轮(9)行进方向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板(6),且位于每个所述触地滚轮(9)两侧的连接板(6)均和所述摆动滚筒(10)通过弹簧刺连接;位于所有所述触地滚轮(9)行进方向左侧的所有连接板(6)均和一个所述爬山履带组件(4)固定连接,位于所有所述触地滚轮(9)行进方向右侧的所有连接板(6)均和另一个所述爬山履带组件(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山履带组件(4)包括:多个钻地式履带板组件、转动油丝绳(12)和多个履带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油丝绳(12)为封闭圆环形,所述转动油丝绳(12)上设置有油丝伸缩弹簧(52);所述履带驱动组件为球形且在球形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有所述履带驱动组件依次顺序排布,所有所述履带驱动组件的环形凹槽的对称中心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转动油丝绳(12)套设在所有所述环形凹槽中;所述钻地式履带板组件的呈T形截面,所有所述钻地式履带板组件T形截面的小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油丝绳(12)上,所有所述钻地式履带板组件T形截面的大端首尾依次相连;所有所述履带驱动组件和所述触地滚轮(9)行进方向左侧或右侧的所有所述连接板(6)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所述钻地式履带板组件和所述履带驱动组件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驱动组件包括:第三半球皮(13)、第四半球皮(17)、爬山履带舵机(14)、旋转滚筒(16)、第一圆环板(15)、第二圆环板(19)和弹簧刺(18);所述第三半球皮(13)和所述第四半球皮(17)均为半球形壳体,所述第三半球皮(13)的敞口端所在平面垂直于地面,所述第四半球皮(17)的敞口端正对所述第三半球皮(13)的敞口端设置;所述第三半球皮(13)的球面端和所述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爬山履带舵机(14)固定在所述第三半球皮(13)的敞口端且其输出轴垂直于所述第三半球皮(13)敞口端所在平面;所述旋转滚筒(16)的一端和所述爬山履带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半球皮(17)的敞口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环板(15)和所述第二圆环板(19)均套设在所述旋转滚筒(16)外周侧且均与所述旋转滚筒(16)的外周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环板(15)和所述第二圆环板(19)的外周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弹簧刺(18),所述弹簧刺(18)的自由端卡接在所述钻地式履带板组件上;所述第一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