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自动化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83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自动化烘箱,包括烘箱主体、箱门、密封圈、支撑腿、机箱、电源线、控制面板、顶盒、风机、电热管、蓄电池、中央处理器、转动机构、装夹机构、制冷装置和卡位装置,烘箱主体前端右侧设置有箱门且通过铰链与箱门进行转动连接,箱门内侧四周表面粘接有密封圈,烘箱主体底部四周安装有支撑腿,机箱通过螺丝安装在烘箱主体左端上侧,通过设置了转动机构,由电机开启后带动主齿轮转动,通过链条传动,使从动齿轮进行转动,带动三根转动杆进行转动,使三个装夹机构上装夹固定的汽车配件进行转动,从而可使翻转后的汽车配件进行均匀的烘干,提高了烘干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自动化烘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加工相关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自动化烘箱。
技术介绍
汽车在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汽车配件,而汽车配件在加工时需要通过烘箱进行烘烤,才能进行后续的生产工作,而烘箱应用很广泛,可以应用于电子元件的干燥和耐热实验等干燥,汽车零部件的干燥等,所以烘箱的质量决定着加工零件的好坏。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510938170.9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烘箱,包括箱体、加热器、报警装置、支架、风循环装置和控制面板,所述箱体通过合页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另一端设置有门把,且通过扣锁与与箱体连接,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箱体的内部,所述加热器包括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并分别位于箱体内部的顶端和底部,所述箱体内壁上设置有温度检测器,所述风循环装置包括风扇和出风口,所述风循环装置设置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箱体外壁的顶部,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所述控制面板内包括中央处理器、计时模块、复位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报警提示模块和加热模块,所述计时模块、复位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报警提示模块和加热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器、温度检测器和报警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加热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报警提示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下方设置有透明观察窗。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310432235.3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烘箱,包括箱体、箱门、箱门把手、钢化玻璃观察窗、滑轮支脚、加热器和风循环装置,还包括参数调节装置、温度显示面板、报警灯、时间显示面板、温度控制装置和报警装置,温度控制装置与设置在箱体内部的传感器以及报警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箱体内部的温度,当箱体内的温度偏离预设值时,报警装置报警,报警灯闪烁,参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预设温度以及设定时间。然而,现有的自动化烘箱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自动化烘箱,汽车配件在烘干时,其上下表面的烘干程度相对不均匀,烘干效率差。2、现有的自动化烘箱,烘箱内部装夹机构为半包裹式,其装夹较为麻烦,并且在汽车配件装夹后,其底部表面无法进行烘干,影响烘干效率。3、现有的自动化烘箱,在烘干结束后,需要等汽车配件进行冷却后,方可取出,冷却时间较慢,花费的时间较长。4、现有的自动化烘箱,密封效果较差,易使热气泄露,影响烘干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自动化烘箱。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自动化烘箱,该装置包括烘箱主体、箱门、密封圈、支撑腿、机箱、电源线、控制面板、顶盒、风机、电热管、蓄电池、中央处理器、转动机构、装夹机构、制冷装置和卡位装置,所述烘箱主体前端右侧设置有箱门且通过铰链与箱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箱门内侧四周表面粘接有密封圈,所述烘箱主体底部四周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机箱通过螺丝安装在烘箱主体左端上侧,所述电源线插接在机箱后端,所述控制面板粘接在机箱前端表面,所述顶盒粘接在烘箱主体顶端中部且底部与烘箱主体顶部表面相互贯通,所述风机通过螺丝固定在顶盒顶部,所述电热管左右两端通过螺钉安装在顶盒内部,所述机箱内部底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中央处理器设置在机箱内部,并且底部通过螺丝安装在蓄电池上端,所述转动机构通过螺钉安装在烘箱主体右端,所述装夹机构通过铆钉安装在转动机构左端上侧,所述制冷装置通过螺钉安装在烘箱主体底端中部,所述卡位装置粘接在烘箱主体前端左侧凹槽内侧,所述转动机构由第一外箱、电机、链条、主齿轮、从动齿轮和转动杆组成,所述第一外箱通过螺钉安装在烘箱主体右端中部,所述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外箱内侧右端表面,所述链条设置在烘箱主体右端中部表面,所述主齿轮设置在链条内侧中部且外侧与链条相互齿合,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链条内侧上下两端且与与链条相互齿合,所述转动杆设置在烘箱主体内侧且右端贯穿烘箱主体右端与主齿轮和从动齿轮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电源线与蓄电池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风机、电热管、中央处理器和电机均与蓄电池进行电连接,所述风机、电热管和电机均通过中央处理器与控制面板进行电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自动化烘箱,通过设置了转动机构,由电机开启后带动主齿轮转动,通过链条传动,使从动齿轮进行转动,带动三根转动杆进行转动,使三个装夹机构上装夹固定的汽车配件进行转动,从而可使翻转后的汽车配件进行均匀的烘干,提高了烘干的效率;在对汽车配件进行装夹固定时,可转动手轮使其带动推块进行移动,使上卡杆和下卡杆左端向内侧闭合,使卡板对汽车配件表面进行装夹,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原来对汽车配合装夹固定的不足之处,使装夹固定的步骤更为简单,同时其装卡板汽车配件的面积小,使汽车配件烘干的面积更大,提高烘干效率;在结束烘干工作后,同时开启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轴流风扇进行工作,由压缩机将制冷剂进行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输送至冷凝器内部,其通过散热后将其转换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再输送至蒸发器内部,其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部空间增大后,压力减少,液态制冷剂转换为气态低温制冷剂,使其内部空气变冷,最后输送至轴流风扇处,由其将冷空气输送至烘箱主体内部,对烘干后的汽车配件进行冷却,从而保证烘干后的汽车配件可快速进行冷却,便于工作人员快速的取出;通过设置了卡位装置,箱门在闭合后,密封圈经过转筒后,嵌入在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内侧,然后由转筒对密封圈左右两侧进行卡位,使其不易脱离烘箱主体前端凹槽,从而使烘箱主体内部的密封效果更好,使烘干效率提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自动化烘箱,所述装夹机构由安装板、上卡杆、转轴、下卡杆、卡板、手轮、螺杆、推块和第一弹簧组成,所述安装板底部通过铆钉安装在转动杆左端上侧,所述上卡杆右端通过转轴与安装板左端内侧上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下卡杆右端通过转轴与安装板左端内侧下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上卡杆和下卡杆左端内侧均焊接有卡板,所述手轮设置在安装板右端中部,并且左端与螺杆右端进行焊接,所述推块设置在安装板内部中侧,所述螺杆左端穿过安装板与推块右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上卡杆内侧中部通过第一弹簧与下卡杆内侧中部进行弹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自动化烘箱,所述制冷装置由第二外箱、压缩机、制冷剂盒、冷凝器、蒸发器和轴流风扇组成,所述第二外箱嵌接在烘箱主体底端中部且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所述压缩机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外箱内侧左端,所述制冷剂盒安装在压缩机右端且通过连接管与压缩机右端底侧接口进行插接,所述冷凝器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外箱内侧中部,并且左端通过连接管与制冷剂盒上端接口进行插接,所述蒸发器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外箱内侧右端,且左端下侧通过连接管与冷凝器中部接口进行插接,所述蒸发器左端上侧通过连接管与压缩机顶部接口进行插接,所述轴流风扇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二外箱内侧上端中部,并且底部右侧通过输风管与蒸发器右端接口进行插接,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轴流风扇均通过微处理器与中央处理器进行电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自动化烘箱,所述卡位装置由固定块、第一活动杆、连接轴、第二活动杆、转筒和第二弹簧组成,所述固定块粘接在烘箱主体前端左侧凹槽内侧,所述第一活动杆通过连接轴与固定块前端内侧上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自动化烘箱,包括烘箱主体(1)、箱门(2)、密封圈(3)、支撑腿(4)、机箱(5)、电源线(6)、控制面板(7)、顶盒(8)、风机(9)、电热管(10)、蓄电池(11)和中央处理器(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机构(13)、装夹机构(14)、制冷装置(15)和卡位装置(16),所述烘箱主体(1)前端右侧设置有箱门(2)且通过铰链与箱门(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箱门(2)内侧四周表面粘接有密封圈(3),所述烘箱主体(1)底部四周安装有支撑腿(4),所述机箱(5)通过螺丝安装在烘箱主体(1)左端上侧,所述电源线(6)插接在机箱(5)后端,所述控制面板(7)粘接在机箱(5)前端表面,所述顶盒(8)粘接在烘箱主体(1)顶端中部且底部与烘箱主体(1)顶部表面相互贯通,所述风机(9)通过螺丝固定在顶盒(8)顶部,所述电热管(10)左右两端通过螺钉安装在顶盒(8)内部,所述机箱(5)内部底侧设置有蓄电池(11),所述中央处理器(12)设置在机箱(5)内部,并且底部通过螺丝安装在蓄电池(11)上端,所述转动机构(13)通过螺钉安装在烘箱主体(1)右端,所述装夹机构(14)通过铆钉安装在转动机构(13)左端上侧,所述制冷装置(15)通过螺钉安装在烘箱主体(1)底端中部,所述卡位装置(16)粘接在烘箱主体(1)前端左侧凹槽内侧,所述转动机构(13)由第一外箱(131)、电机(132)、链条(133)、主齿轮(134)、从动齿轮(135)和转动杆(136)组成,所述第一外箱(131)通过螺钉安装在烘箱主体(1)右端中部,所述电机(132)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外箱(131)内侧右端表面,所述链条(133)设置在烘箱主体(1)右端中部表面,所述主齿轮(134)设置在链条(133)内侧中部且外侧与链条(133)相互齿合,所述从动齿轮(135)设置在链条(133)内侧上下两端且与与链条(133)相互齿合,所述转动杆(136)设置在烘箱主体(1)内侧且右端贯穿烘箱主体(1)右端与主齿轮(134)和从动齿轮(135)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电源线(6)与蓄电池(11)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7)、风机(9)、电热管(10)、中央处理器(12)和电机(132)均与蓄电池(11)进行电连接,所述风机(9)、电热管(10)和电机(132)均通过中央处理器(12)与控制面板(7)进行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自动化烘箱,包括烘箱主体(1)、箱门(2)、密封圈(3)、支撑腿(4)、机箱(5)、电源线(6)、控制面板(7)、顶盒(8)、风机(9)、电热管(10)、蓄电池(11)和中央处理器(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机构(13)、装夹机构(14)、制冷装置(15)和卡位装置(16),所述烘箱主体(1)前端右侧设置有箱门(2)且通过铰链与箱门(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箱门(2)内侧四周表面粘接有密封圈(3),所述烘箱主体(1)底部四周安装有支撑腿(4),所述机箱(5)通过螺丝安装在烘箱主体(1)左端上侧,所述电源线(6)插接在机箱(5)后端,所述控制面板(7)粘接在机箱(5)前端表面,所述顶盒(8)粘接在烘箱主体(1)顶端中部且底部与烘箱主体(1)顶部表面相互贯通,所述风机(9)通过螺丝固定在顶盒(8)顶部,所述电热管(10)左右两端通过螺钉安装在顶盒(8)内部,所述机箱(5)内部底侧设置有蓄电池(11),所述中央处理器(12)设置在机箱(5)内部,并且底部通过螺丝安装在蓄电池(11)上端,所述转动机构(13)通过螺钉安装在烘箱主体(1)右端,所述装夹机构(14)通过铆钉安装在转动机构(13)左端上侧,所述制冷装置(15)通过螺钉安装在烘箱主体(1)底端中部,所述卡位装置(16)粘接在烘箱主体(1)前端左侧凹槽内侧,所述转动机构(13)由第一外箱(131)、电机(132)、链条(133)、主齿轮(134)、从动齿轮(135)和转动杆(136)组成,所述第一外箱(131)通过螺钉安装在烘箱主体(1)右端中部,所述电机(132)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外箱(131)内侧右端表面,所述链条(133)设置在烘箱主体(1)右端中部表面,所述主齿轮(134)设置在链条(133)内侧中部且外侧与链条(133)相互齿合,所述从动齿轮(135)设置在链条(133)内侧上下两端且与与链条(133)相互齿合,所述转动杆(136)设置在烘箱主体(1)内侧且右端贯穿烘箱主体(1)右端与主齿轮(134)和从动齿轮(135)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电源线(6)与蓄电池(11)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7)、风机(9)、电热管(10)、中央处理器(12)和电机(132)均与蓄电池(11)进行电连接,所述风机(9)、电热管(10)和电机(132)均通过中央处理器(12)与控制面板(7)进行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自动化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14)由安装板(141)、上卡杆(142)、转轴(143)、下卡杆(144)、卡板(145)、手轮(146)、螺杆(147)、推块(148)和第一弹簧(149)组成,所述安装板(141)底部通过铆钉安装在转动杆(136)左端上侧,所述上卡杆(142)右端通过转轴(143)与安装板(141)左端内侧上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下卡杆(144)右端通过转轴(143)与安装板(141)左端内侧下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上卡杆(142)和下卡杆(144)左端内侧均焊接有卡板(145),所述手轮(146)设置在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佳创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