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套圈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9623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的夹持装置,涉及轴承套圈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一表面固定有一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内部固定有一电机;电机输出轴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一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一端面固定有第一夹持架;第一夹持架一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一表面固定有第一限位环;第一夹持架一表面固定有一对限位块;操作台一表面固定有第二夹持架;第二夹持架一表面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一表面固定有第二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轴承套圈的夹持装置进行一体的设计,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能够更好地对轴承进行夹持操作,且对轴承内圈和外圈不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套圈的夹持装置
本技术属于轴承套圈
,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应用广泛的零部件。现有的轴承套圈制造生产逐渐由手工向全自动化转变,机器人、机械手在轴承全自动化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轴承套圈用的机械手夹爪常常采用左、右爪块闭合的机械夹爪,这种机械夹爪虽然通用性好,但对圆环形的轴承套圈夹持不便,夹爪与内圈或外圈的接触点只有两点,夹持力度小时,摩擦力不足以提起轴承套圈,夹持力度大时,容易影响轴承套圈的内壁或外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套圈的夹持装置,通过对轴承套圈的夹持装置进行一体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轴承套圈用的机械手夹爪常常采用左、右爪块闭合的机械夹爪,容易影响轴承套圈的内壁或外壁的质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轴承套圈的夹持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一表面固定有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内部固定有一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一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一端面固定有第一夹持架;所述第一夹持架一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套圈的夹持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一表面固定有一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内部固定有一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一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一端面固定有第一夹持架(5);所述第一夹持架(5)一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口(6);所述第一开口(6)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架(7);所述第一支撑架(7)一表面固定有第一限位环(8);所述第一夹持架(5)一表面固定有一对限位块(12);所述操作台(1)一表面固定有第二夹持架(13);所述第二夹持架(13)一表面开设有第二开口(14);所述第二开口(14)一表面固定有第二支撑架(15);所述第二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套圈的夹持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一表面固定有一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内部固定有一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一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一端面固定有第一夹持架(5);所述第一夹持架(5)一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口(6);所述第一开口(6)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架(7);所述第一支撑架(7)一表面固定有第一限位环(8);所述第一夹持架(5)一表面固定有一对限位块(12);所述操作台(1)一表面固定有第二夹持架(13);所述第二夹持架(13)一表面开设有第二开口(14);所述第二开口(14)一表面固定有第二支撑架(15);所述第二支撑架(15)一表面固定有第二限位环(16);所述第二夹持架(13)一表面开设有一对限位孔(18);一对所述限位孔(18)内表面均固定有弹簧(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为矩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舍有水
申请(专利权)人:常山县康乐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