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05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07
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膜片组、遮光胶带和胶框,所述背板边缘折边并在中部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膜片组和遮光胶带、胶框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边缘内侧固定设有所述胶框,且该胶框的侧面通过胶框固定胶带与所述背板粘接;所述遮光胶带一端与所述背板内壁粘接,另一端与所述膜片组的边缘上侧粘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传统的背光模组包括LED组成的背光源,背光源的光线经过背光模组将光源转化成面光源射出,经过扩散片的匀光作用,从背光模组出射,经过液晶面板后即可显示出我们所需要的图像。现有的背光模组中,胶框固定胶带是将胶框底面与背板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容易造成胶框四个角落内陷,投入MDL时出现Panel面板无法放置在Panel面板挡墙内的现象,导致设备频繁报警,影响模组正常投入,对此,提出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胶框固定胶带侧贴于背板壁上防止胶框四角内陷滑动的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二、具体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膜片组、遮光胶带(4)和胶框(3),所述背板(2)边缘折边并在中部形成容置空间(2-1),所述膜片组和遮光胶带(4)、胶框(3)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2-1)内,其关键在于:所述背板(2)的边缘内侧固定设有所述胶框(3),且该胶框(3)的侧面通过胶框固定胶带(1)与所述背板(2)粘接;所述遮光胶带(4)一端与所述背板(2)内壁粘接,另一端与所述膜片组的边缘上侧粘接。实现原理:将胶框(3)的侧面通过胶框固定胶带(1)与背板(2)粘接后,使胶框(3)和背板(2)的X方向固定,防止在胶框(3)的四个角落内陷或边侧内陷时,不会使胶框(3)向外滑动移位。作为优选:所述膜片组包括反射片(5)、导光板(6)、扩散片(7)和棱镜片(8),所述反射片(5)与所述背板(2)固定,所述导光板(6)设于所述反射片(5)上,所述扩散片(7)设于所述导光板(6)上,所述棱镜片(8)设于所述扩散片(7)上;反射片(5)将光源进行反射,导光板(6)用于引导反射的光源的散射方向,与扩散片(7)配合确保面板亮度的均匀性,与棱镜片(8)配合以便提高面板的亮度。作为优选:所述胶框(3)顶面与所述扩散片(7)底面接触;使得导光板(6)更好的引导光的散射方向以通过上侧的扩散片(7)和棱镜片(8),防止光源从扩散片(7)与胶框(3)之间的缺口漏出。作为优选:所述胶框固定胶带(1)包括一层粘胶层(1-1)和一层绝缘层(1-2),所述绝缘层(1-2)粘接在所述粘胶层(1-1)外侧面上部,所述粘胶层(1-1)内侧面粘接在所述背板(2)上;使用粘胶层(1-1)使胶框(3)更加稳固的粘合在背板(2)上,防止了胶框(3)滑落,防止了胶框(3)左右滑动。作为优选:所述胶框固定胶带(1)包括两层粘胶层(1-1)和一层绝缘层(1-2),且相邻两层所述粘胶层(1-1)之间通过所述绝缘层(1-2)粘接,且最外层所述粘胶层(1-1)的长度小于所述绝缘层(1-2)的长度,露出位于上部的绝缘层(1-2);绝缘层(1-2)与粘胶层(1-1)交替粘接,使得胶框固定胶带(1)整体粘性更大,对胶框(3)的固定作用更强,便于防止胶框(3)滑落移位,最外层粘胶层(1-1)与胶框(3)粘接,露出绝缘层(1-2)与遮光胶带(4)粘接,便于遮光胶带(4)对膜片组与胶框(3)之间产生的缝隙更好的密封,防止光源泄漏。作为优选:所述粘胶层(1-1)为双面胶层,使用双面胶便于同时与胶框(3)与背板(2)粘接。作为优选:所述遮光胶带(4)的边缘向内延伸;遮光胶带(4)边缘向内延伸,避免了膜片组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移位,与胶框(3)分离后产生缺口,造成光源泄漏的情况,延伸部分将膜片组与胶框(3)粘接,完成密封,防止光泄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胶框的侧面通过胶框固定胶带与背板粘接,避免了长时间使用后,胶框四个角落内陷,向内滑落的现象;通过粘胶层与绝缘层的交替粘接,使得胶框固定胶带整体粘性加强,对胶框的粘接固定作用效果更好,更防止了胶框滑落移位,遮光胶带及其延伸部分有效的防止了膜片组发生移位或胶框发生移位后,膜片组与胶框之间分离产生缺口,造成光源泄漏的情况,将粘胶层设置为双面胶层能够更好的达到双面粘接的目的,有效的避免了Panel面板无法放置在Panel面板挡墙内的现象,提升了MDL的品质,模组投入时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升了产线效率,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胶框固定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之一;图4为图3中胶框固定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2中实施例一所示: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由背板2、膜片组、遮光胶带4和胶框3组成,所述背板2边缘折边并在中部形成容置空间2-1,所述膜片组和遮光胶带4、胶框3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2-1内,其关键在于,所述背板2的边缘内侧固定设有所述胶框3,且该胶框3的侧面通过胶框固定胶带1与所述背板2粘接;所述遮光胶带4一端与所述背板2内壁粘接,另一端与所述膜片组的边缘上侧粘接;所述膜片组由反射片5、导光板6、扩散片7和棱镜片8组成,所述反射片5与所述背板2固定,所述导光板6设于所述反射片5上,所述扩散片7设于所述导光板6上,所述棱镜片8设于所述扩散片7上;所述胶框3顶面与所述扩散片7底面接触;所述胶框固定胶带1包括粘胶层1-1和绝缘层1-2,所述绝缘层1-2粘接在所述粘胶层1-1外侧面,所述粘胶层1-1内侧面粘接在所述背板2上;所述粘胶层1-1为双面胶层;所述遮光胶带4的边缘向内延伸;在背板2的边缘内侧固定设置胶框3,而胶框3的侧面通过胶框固定胶带1的粘胶层1-1与背板2进行粘接固定,使得胶框3与背板2的X方向固定,为了便于粘胶层1-1能够同时满足粘接,优选的选取粘胶层1-1为双面胶层;通过胶框3的侧面与背板2粘接后,本固定方式避免了胶框3四个角落内陷向内外滑动移位,为了对膜片组与胶框3之间产生的缝隙更好的密封,作为优选,使遮光胶带4的边缘向内延伸,更大面积的粘接在膜片组上,防止膜片组和胶框分离后产生缺口泄漏光源;为了更好的密封,防止光源泄漏,膜片组更好的反射光源,作为优化,使胶框3顶面与扩散片7底面接触,使导光板6更好的引导光源散射的方向以通过上侧的扩散片7和棱镜片8,防止光源泄漏。如图3至4中实施例二所示:为了使得粘胶层1-1粘接能力更强,所述胶框固定胶带1由两层粘胶层1-1和一层绝缘层1-2组成,且相邻两层所述粘胶层1-1之间通过所述绝缘层1-2粘接,且最外层所述粘胶层1-1的长度小于所述绝缘层1-2的长度,露出位于上部的绝缘层1-2;绝缘层1-2与粘胶层1-1交替粘接,使得胶框固定胶带1整体粘性更大,对胶框3的固定作用更强,便于防止胶框3滑落移位,最外层粘胶层1-1与胶框3粘接,露出绝缘层1-2与遮光胶带4粘接,便于遮光胶带4对膜片组与胶框3之间产生的缝隙更好的密封,防止光源泄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膜片组、遮光胶带(4)和胶框(3),所述背板(2)边缘折边并在中部形成容置空间(2‑1),所述膜片组和遮光胶带(4)、胶框(3)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2‑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的边缘内侧固定设有所述胶框(3),且该胶框(3)的侧面通过胶框固定胶带(1)与所述背板(2)粘接;所述遮光胶带(4)一端与所述背板(2)内壁粘接,另一端与所述膜片组的边缘上侧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膜片组、遮光胶带(4)和胶框(3),所述背板(2)边缘折边并在中部形成容置空间(2-1),所述膜片组和遮光胶带(4)、胶框(3)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2-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的边缘内侧固定设有所述胶框(3),且该胶框(3)的侧面通过胶框固定胶带(1)与所述背板(2)粘接;所述遮光胶带(4)一端与所述背板(2)内壁粘接,另一端与所述膜片组的边缘上侧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包括反射片(5)、导光板(6)、扩散片(7)和棱镜片(8),所述反射片(5)与所述背板(2)固定,所述导光板(6)设于所述反射片(5)上,所述扩散片(7)设于所述导光板(6)上,所述棱镜片(8)设于所述扩散片(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成斯雷辉潘宗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翰博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