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42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包具备:电池组,其具备多个二次电池单元,所述二次电池单元具有一对宽幅面、一对窄幅面、底面以及与所述底面相对地形成的外部端子;壳体,其具有一侧面、与所述一侧面邻接的另一侧面以及与所述另一侧面相对的对置侧面,所述壳体收纳所述电池组;以及电池包外部端子,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对置侧面侧,与所述电池组的所述外部端子连接,所述电池组的所述二次电池单元构成为所述宽幅面相对地相互层叠,所述电池组以最下层的所述二次电池单元的所述宽幅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侧面能够导热地结合在一起、且所述二次电池单元的所述底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另一侧面能够导热地结合在一起的状态收纳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所述对置侧面的高度低于所述另一侧面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具备由多个锂离子二次电池等构成的电池组的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者电气设备的电源而得到利用。二次电池单元会产生由充电时流通的电流和内部电阻所引起的发热,因此电池包大多具备冷却功能。作为这种以往的电池包的一例,已知有具有如下冷却装置的结构:在收纳在壳体内的电池组的底面隔着传热片配置有具有制冷剂的流通通道的热扩散管,在热扩散管上紧贴配置有具有散热片的散热构件(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0189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池包由于具有结构复杂的冷却结构,因此装配的作业性较差。【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电池包具备:电池组,其具备多个二次电池单元,所述二次电池单元具有一对宽幅面、一对窄幅面、底面以及与所述底面相对地形成的外部端子;壳体,其具有一侧面、与所述一侧面邻接的另一侧面以及与所述另一侧面相对的对置侧面,所述壳体收纳所述电池组;以及电池包外部端子,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对置侧面侧,与所述电池组的所述外部端子连接,所述电池组的所述二次电池单元是使所述宽幅面相互相对地层叠而构成的,所述电池组以最下层的所述二次电池单元的所述宽幅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侧面能够导热地结合在一起、且所述二次电池单元的所述底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另一侧面能够导热地结合在一起的状态收纳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所述对置侧面的高度低于所述另一侧面的高度。【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结构变得简单,从而能够提高装配的作业性。附图说明图1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的将上盖打开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图2中图示的电池模块的立体图。图4为图3中图示的电池模块的去掉汇流条包壳之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图4中图示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图2中图示的接触器模块的立体图。图7为从后方侧观察图6中图示的接触器模块的立体图。图8为图2所示的电池模块的IIX-IIX线截面图。图9为用以说明电池组与壳体的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10为表示电池组与壳体的热结合结构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的将上盖打开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电池包1具有由盒主体2和上盖3构成的壳体。盒主体2及上盖3由树脂或金属形成。盒主体2具有底面2a、前侧面2b、后侧面2c、左侧面2d及右侧面2e,形成为内部为空间的盒状。再者,在以下的说明中,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上下方向设为图示那个样子。盒主体2的前侧面2b形成得比后侧面2c低。盒主体2的左侧面2d、右侧面2e的上端面具有与前侧面2b相同高度的平坦部和从该平坦部延伸至后侧面2c的上端面的倾斜部。上盖3具有上表面3a、前侧面3b、后侧面3c、左侧面3d及右侧面3e。上盖3的前侧面3b形成得比后侧面3c高。上盖3的左侧面3d、右侧面3e的下端面具有与前侧面3b相同高度的平坦部和从该平坦部延伸至后侧面3c的下端面的倾斜部。盒主体2和上盖3是以各自的平坦部的长度和倾斜部的长度及倾斜角度大致相同的方式形成,以壳体呈长方体形状的方式加以组合。在上盖3的前表面侧的左右端部侧分别形成有凹部13a、13b。在凹部13a、13b各自的底部形成有开口,电池包负极端子61从凹部13a的开口突出至外部,电池包正极端子62从凹部13b的开口突出至外部。此外,在凹部13b的底面上安装有信号连接器4。电池包负极端子61及电池包正极端子62配置在比盒主体2的前侧面2b高的位置。但电池包负极端子61及电池包正极端子62各自的上端配置在比后文叙述的电池模块10的上表面低的位置。插通设置在凹部13b的侧面的开口的布线构件与盒主体2的信号连接器4连接。在盒主体2的内部收纳有电池模块10及接触器模块40。电池模块10配置在与盒主体2的左侧面2d、右侧面2e的倾斜部相对应的位置即盒主体2的后方侧。接触器模块40配置在与盒主体2的左侧面2d、右侧面2e的平坦部相对应的位置即盒主体2的前方侧。再者,在本一实施方式中,电池模块10是以具有锂离子方形二次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进行说明。图3为图2中图示的电池模块的立体图,图4为图3中图示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图4中图示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电池模块10具有2个电池组20a、20b、配置在电池组20a、20b的前方的汇流条包壳27、上下一对端板33、34、左右一对侧板36以及中心板35。端板33、34、一对侧板36以及中心板35由铝等金属形成。如图5所示,各电池组20a、20b具有多个(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是6个)二次电池单元21,左右并列设置。电池组20a和电池组20b具有同一结构。二次电池单元21具有薄长方体形状,具有由电池罐和电池盖构成的电池容器,所述电池罐具有底面21a、一对宽幅面21b及一对窄幅面21c,所述电池盖设置成覆盖与该电池罐的底面21a相对形成的开口部(未图示),将电池罐密封。各二次电池单元21使宽幅面21b相对而沿上下方向层叠在一起。在上下相邻的二次电池单元21之间和最上层的二次电池单元21的上方以及最下层的二次电池单元21的下方配置有绝缘板24。绝缘板24例如由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形成。在二次电池单元21的电池盖上,以与该电池盖23绝缘的状态安装有正极端子38和负极端子39。虽未图示,但在正极端子38、负极端子39上分别连接有收纳在电池容器内的发电元件的正、负极连接部。各二次电池单元21与上下相邻的其他二次电池单元21以一个二次电池单元21的正极端子38与另一个二次电池单元21的负极端子39相对的方式交替地将一对宽幅面21b的表面及背面反转而层叠在一起。上下相邻的一个二次电池单元21的正极端子38与另一个二次电池单元21的负极端子39通过单元间汇流条31(参考图3)连接在一起。正极端子38及负极端子39与单元间汇流条31例如通过焊接加以接合。由此,构成各电池组20a、20b的多个二次电池单元21得以电性串联在一起。电池组20a的最上层的正极端子38a配置在左侧的电池组20b附近,成为电池组20a的最高电位部。电池组20a的最下层的负极端子39a配置在左侧的电池组20b附近,成为电池组20a的最低电位部。电池组20b的最下层的正极端子38b配置在右侧的电池组20a附近,成为电池组20b的最高电位部。电池组20a的最低电位的负极端子39a与电池组20b的最高电位的正极端子38b通过组间汇流条(未图示)连接在一起。左侧的电池组20b的最上层的负极端子39b配置在电池组20a附近,成为电池组20b的最低电位部。如此,电池组20a与电池组20b电性串联在一起,电池组20a的最上层的正极端子38a成为电池组20a和电池组20b的最高电位部,电池组20b的最上层的负极端子39b成为电池组20a和电池组20b的最低电位部。电池组20a和电池组20b分别配置在中心板35的左右。各侧板36分别配置在电池组20a的右侧面和电池组20b的左侧面。在各侧板36的上下表面设置有销杆37(参考图4)。端板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具备:电池组,其具备多个二次电池单元,所述二次电池单元具有一对宽幅面、一对窄幅面、底面以及与所述底面相对地形成的外部端子;壳体,其具有一侧面、与所述一侧面邻接的另一侧面以及与所述另一侧面相对的对置侧面,所述壳体收纳所述电池组;以及电池包外部端子,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对置侧面侧,与所述电池组的所述外部端子连接,所述电池组的所述二次电池单元构成为所述宽幅面相对地相互层叠,所述电池组以最下层的所述二次电池单元的所述宽幅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侧面能够导热地结合在一起、且所述二次电池单元的所述底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另一侧面能够导热地结合在一起的状态收纳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所述对置侧面的高度低于所述另一侧面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06 JP 2017-019868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具备:电池组,其具备多个二次电池单元,所述二次电池单元具有一对宽幅面、一对窄幅面、底面以及与所述底面相对地形成的外部端子;壳体,其具有一侧面、与所述一侧面邻接的另一侧面以及与所述另一侧面相对的对置侧面,所述壳体收纳所述电池组;以及电池包外部端子,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对置侧面侧,与所述电池组的所述外部端子连接,所述电池组的所述二次电池单元构成为所述宽幅面相对地相互层叠,所述电池组以最下层的所述二次电池单元的所述宽幅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侧面能够导热地结合在一起、且所述二次电池单元的所述底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幸典中野洋一中岛孝行末松久幸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