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装置、空气净化器和家用电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780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2:05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包括:容器,该容器被构造成容纳液体;第一吸湿构件,该第一吸湿构件部分地或完全地浸渍在容器中的液体中;第二吸湿构件,该第二吸湿构件具有透气性且与该第一吸湿构件接触或隔离;以及驱动构件,该驱动构件被构造成控制第二吸湿构件的移动,以便允许第二吸湿构件与第一吸湿构件接触或隔离。根据本公开的加湿装置可应用于家用电器诸如空气净化器和空调中。控制加湿功能的操作和关闭,以便在加湿功能关闭时避免形成多余的空气阻力。本公开还提供了包括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加湿装置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和家用电器。空气净化器和家用电器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而且在操作时也很安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加湿装置、空气净化器和家用电器
本公开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加湿装置和包括加湿装置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在家用电器领域,加湿功能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家用电器。最典型的例子是将纯化功能和加湿功能结合起来的空气净化器,以便同时实现空气的纯化和加湿,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用户还对加湿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要求。以空气净化器为例。在干燥环境中,启动加湿功能以净化空气,并且同时加湿空气;并且在潮湿的环境中,加湿功能被关闭以仅净化空气。因此,需要一种控制加湿功能的操作和关闭的方法,以便允许空气净化器不仅以纯化和加湿的双重模式运行,而且仅以纯化模式运行。控制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加湿功能的操作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原理:原理1:控制加湿模块的供水。水通过液压元件诸如阀门和泵以机械控制或电子控制的组合供应或不供应至加湿模块,从而控制加湿功能的操作。中国技术(CN203249333U)的特征在于空气处理装置。供水开关布置在水箱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当供水开关位于第一位置时,从水箱的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供水基本上被切断。当供水开关位于第二位置时,从水箱的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供水被接通。原理2:控制气流。加湿功能是否在操作中是通过使空气通过或不使空气通过加湿模块来控制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1500618A)的特征在于空气净化器。气流通道分成两个部分,并且吸湿介质放置在其一部分中。通过控制气流通道的变化控制气流是否将通过吸湿介质,从而控制加湿模块是否运行。原理3:控制吸湿介质。加湿功能是否在操作中是通过加湿模块中吸湿介质的存在或不存在或相对位置来控制的。在相当多的现有技术构造中,加湿轮结构与原理1和原理3结合使用,并且加湿轮的运动状态通过机械驱动或电子驱动来控制。无论加湿功能是否在操作中,加湿介质都位于气流通道的横截面上方,如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JP2008-64433A)、美国专利申请(US2010/0201007A1)和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4428598A)中引用的技术方案中。如何控制加湿功能的操作和关闭,并且当加湿功能关闭时避免形成不必要的空气阻力是本专利技术人努力在本公开中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原理和方法不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制加湿功能的操作和关闭的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包括:容器,该容器被构造成容纳液体;第一吸湿构件,该第一吸湿构件部分地或完全地浸渍在容器中的液体中;与第一吸湿构件接触或隔离的具有透气性的第二吸湿构件,其中当加湿功能在操作中时,第二吸湿构件与第一吸湿构件接触,并且当加湿功能关闭时,第二吸湿构件与第一吸湿构件隔离;以及驱动构件,该驱动构件被构造成控制第二吸湿构件的移动,以允许第二吸湿构件与第一吸湿构件接触或隔离。允许第一吸湿构件静置在容器中并且从容器中抽吸液体。当加湿功能在操作中时,驱动构件控制第二吸湿构件的移动,以允许其接触第一吸湿构件并且通过第一吸湿构件抽吸液体,并且空气主要通过第二吸湿构件来实现加湿功能的操作。当关闭加湿功能时,驱动构件控制第二吸湿构件的移动,以允许其与第一吸湿构件隔离,这时,第二吸湿构件停止从第一吸湿构件抽吸液体,并且第二吸湿构件移动离开气流通道,以便实现加湿功能的关闭。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当第二吸湿构件与第一吸湿构件接触时,第二吸湿构件具有最大阻挡区域,并且当第二吸湿构件与第一吸湿构件隔离时,第二吸湿构件具有最小阻挡区域。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驱动构件包括彼此连接的驱动马达和驱动连杆,并且驱动连杆连接到第二吸湿构件并且驱动第二吸湿构件的移动。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第一吸湿构件垂直于液体的静止水表面,并且驱动连杆驱动第二吸湿构件围绕驱动连杆的固定端部的旋转,从而当第二吸湿构件与第一吸湿构件接触时允许接触表面平行于静止水表面。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第一吸湿构件和第二吸湿构件呈现为立方体或圆柱体。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第一吸湿构件和第二吸湿构件包括具有吸湿性质的吸湿主体,并且吸湿主体是选自由吸芯和阻尼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第一吸湿构件和第二吸湿构件还包括覆盖吸湿主体的表面的支撑件。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容器包括:注入箱;封闭腔室,该封闭腔室包括位于其顶部的通孔,其中第一吸湿构件放置在封闭腔室内并且经由通孔连通地连接到外部;以及排水孔,该排水孔连通地连接到注水箱和封闭腔室。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液体是水。本公开的加湿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个:首先,根据本公开的加湿装置可应用于家用电器诸如空气净化器和空调中,以控制加湿功能的操作和关闭。其次,在现有技术的一些技术解决方案中,如果加湿功能在操作中,则空气始终通过加湿介质,这将形成不必要的风阻并且影响家用电器诸如空气净化器和空调的常规服务。然而,在本公开的加湿装置中,当加湿功能关闭时,空气直接通过气流通道,以避免形成不必要的空气阻力。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进气面板和出气面板;空气过滤器,该空气过滤器设置在进气面板下游;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设置在进气面板下游;风扇,该风扇设置在进气面板下游;以及出气面板,该出气面板设置在空气过滤器、加湿装置和风扇下游。本公开还提供了包括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加湿装置的一种家用电器。本公开的空气净化器和家用电器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而且在操作时也很安静。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第二吸湿构件的阻挡区域”是指垂直于通过第二吸湿构件的空气气流的方向上的区域。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上游”和“下游”由空气通过元件的顺序限定,并且空气首先通过的元件位于空气后通过的元件的上游,空气后通过的元件位于空气首先通过的元件的下游。附图说明为了使上文和其他目的、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更明显且可理解,下文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解释本公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解释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案,其中附图中的各种构件未按比例绘制。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的加湿装置的结构表示,其中加湿功能被关闭;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的加湿装置的结构表示,其中加湿功能在操作中;图3A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的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结构表示,其中加湿功能被关闭;图3B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的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其中加湿功能被关闭;图4A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的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结构表示,其中加湿功能在操作中;图4B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的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其中加湿功能在操作中;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的加湿装置的容器的结构表示。参考标号列表10加湿装置11第一吸湿构件12第二吸湿构件120吸湿主体121支撑件13容器130液体131排水孔132封闭腔室133注水箱14驱动构件141驱动马达142驱动连杆1空气净化器20空气过滤器30风扇40外壳41进气面板42出气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说明中的教导内容设想其他各种实施方案,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或实质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被构造成容纳液体;第一吸湿构件,所述第一吸湿构件至少部分地浸渍在所述容器中的所述液体中;第二吸湿构件,所述第二吸湿构件具有透气性并与所述第一吸湿构件接触或隔离;和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被构造成控制所述第二吸湿构件的移动,以允许所述第二吸湿构件与所述第一吸湿构件接触或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02 CN 20161062562601.一种加湿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被构造成容纳液体;第一吸湿构件,所述第一吸湿构件至少部分地浸渍在所述容器中的所述液体中;第二吸湿构件,所述第二吸湿构件具有透气性并与所述第一吸湿构件接触或隔离;和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被构造成控制所述第二吸湿构件的移动,以允许所述第二吸湿构件与所述第一吸湿构件接触或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吸湿构件与所述第一吸湿构件接触时,所述第二吸湿构件具有最大阻挡区域,并且当所述第二吸湿构件与所述第一吸湿构件隔离时,所述第二吸湿构件具有最小阻挡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彼此连接的驱动马达和驱动连杆,并且所述驱动连杆连接到所述第二吸湿构件并驱动所述第二吸湿构件的所述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吸湿构件垂直于所述液体的静止水表面,并且所述驱动连杆驱动所述第二吸湿构件围绕所述驱动连杆的固定端部的旋转,以便当所述第二吸湿构件与所述第一吸湿构件接触时允许所述接触表面平行于所述静止水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吸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酹滔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