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器。
技术介绍
“雾化”长期以来被认为对呼吸道疾病有确切的辅助治疗效果,所以使用也相当普遍,随着近年来雾化现象的普遍推广和家用医疗雾化器的盛行,雾化疗法越来越深入人心。雾化疗法只要是指气溶胶吸入疗法,将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或者抗真菌药物等制成气溶胶,以烟或者雾的形式经口腔、鼻腔或者气管,当然也包括气管切开管吸入到气道和肺脏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者延缓症状的目的,而万变不离其中,雾化最原始的作用是湿化痰液,促进痰液的吸收和排出。医务人员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中药的使用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但是煎煮后雾化的中药颗粒粒度不均,对于患者的呼吸道的刺激较重,使得一些患者接受不了,这样不仅导致不能正常的进行中药的调理服用,而且还会进一步的刺激患者的呼吸道,导致其他一些不良反应的出现,不利于治疗过程的进行。中药的使用在先前大都采用煎服的形式进行使用,雾化器的使用并不是十分的广泛,而且设计中存在着许多的缺陷,难以达到使用要求,治疗效果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而且会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刺激,给医务人员增加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雾化器主体(10),所述的雾化器主体(10)由主筛板(11)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雾化器主体(12)内设置有间隔布置的若干过滤板(20),且在雾化器主体(10)的上端连接有输气管(30),输气管(30)的端部连接有面罩(40),面罩(40)上设有咬嘴(41);下部雾化器主体(13)的内侧筒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与煎煮杯(50)旋拧配合;所述的煎煮杯(50)内设置有隔板(51),所述隔板(51)与煎煮杯(50)的杯底临近间隔布置且在隔板(51)上设有间隔布置的过滤孔(511),所述的隔板(51)与煎煮板(50)的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雾化器主体(10),所述的雾化器主体(10)由主筛板(11)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雾化器主体(12)内设置有间隔布置的若干过滤板(20),且在雾化器主体(10)的上端连接有输气管(30),输气管(30)的端部连接有面罩(40),面罩(40)上设有咬嘴(41);下部雾化器主体(13)的内侧筒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与煎煮杯(50)旋拧配合;所述的煎煮杯(50)内设置有隔板(51),所述隔板(51)与煎煮杯(50)的杯底临近间隔布置且在隔板(51)上设有间隔布置的过滤孔(511),所述的隔板(51)与煎煮板(50)的杯底之间设置有加热丝(60),所述煎煮杯(50)的杯底上还设有向上延伸布置的超声波雾化晶片(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内科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板(20)设置有四个,相邻的过滤板(20)之间的间距为1~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内科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板(20)上均匀间隔布置有通孔(21),且在过滤板(20)上方的通孔(21)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