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装置、粉碎装置以及饮料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773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1:52
从提取对象中分离杂质的分离装置具备:形成单元,其形成供所述提取对象通过的分离室;以及吸引单元,其在与所述提取对象的通过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分离室连通,并吸引该分离室内的空气。所述形成单元具有:所述提取对象的投入口,其与所述分离室连通;以及所述提取对象的排出口,其与所述分离室连通,通过所述吸引单元的吸引,从所述排出口朝向所述分离室吸引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分离装置、粉碎装置以及饮料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料(例如咖啡饮料)的制造技术,尤其是涉及分离装置、粉碎装置以及饮料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在提取对象(例如研磨后的烘焙咖啡豆)中混入有杂质(例如壳体(shaff))。这样的杂质成为使通过提取而获得的饮料(例如咖啡饮料)的味道下降的主要原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66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提取对象中分离杂质的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离装置,其是从提取对象(例如烘焙咖啡豆的研磨豆)中分离杂质(例如壳体)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具备:形成单元,其形成供所述提取对象通过的分离室;以及吸引单元,其在与所述提取对象的通过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分离室连通,并吸引该分离室内的空气,所述形成单元具有:所述提取对象的投入口,其与所述分离室连通;以及所述提取对象的排出口,其与所述分离室连通,通过所述吸引单元的吸引,从所述排出口朝向所述分离室吸引空气。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具备:第一研磨机,其对提取对象(例如烘焙咖啡豆)进行研磨(例如粗研磨);所述分离装置,其从自所述第一研磨机排出的提取对象中分离杂质(例如壳体);以及第二研磨机,其对从所述分离装置排出的提取对象(例如研磨豆)进行研磨(例如细研磨)。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饮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制造装置具备:所述粉碎装置;以及提取装置,其从自所述粉碎装置排出的提取对象(例如研磨豆)中提取饮料液(例如咖啡液)。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从提取对象中分离杂质的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饮料制造装置的概要图。图2是图1的饮料制造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框图。图3是豆处理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粉碎装置的纵剖视图。图5是分离装置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6是形成单元的纵剖视图。图7是图6的形成单元的立体图以及局部放大图。图8是截面积的比较说明图。图9是其他例的说明图。图10是驱动单元以及提取容器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图10的提取容器的关闭状态以及打开状态的图。图12是图10的提取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表示上部单元以及下部单元的一部分的结构的主视图。图14是沿着图13的I-I线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单元的打开状态的图。图16是表示上下的栓构件的开闭方式的图。图17是中部单元的示意图。图18是表示中部单元的动作例的图。图19是表示中部单元的动作例的图。图20是表示图2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例的流程图。图21是表示图2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例的流程图。图22是表示图2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例的流程图。图23是表示由提取容器的姿态变化引起的热水以及研磨豆的变化的图。图24是表示中部单元的其他例的示意图。图25是表示图2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例的流程图。图26是表示图2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例的流程图。图27是表示豆处理装置2以及提取装置3的其他构成例的立体图。图28是吸引单元的剖视图。图29是水平移动机构的局部立体图。图30是臂构件的局部立体图。图31是罐子的分解立体图。图32是罐子的筒部的剖视图。图33是罐子的构成元件的动作说明图。图34是装配状态下的罐子周边的垂直剖视图。图35是装配状态下的其他例的罐子周边的立体图。图36是从上方观察装配状态下的其他例的罐子周边的图。图37是从下方观察装配状态下的其他例的罐子周边的图。图38是装配状态下的其他例的罐子周边的垂直剖视图。图39是其他例的罐子的构成元件的动作说明图。图40是其他例的罐子的构成元件的动作说明图。图41是其他例的罐子的构成元件的动作说明图。图42是其他例的罐子的构成元件的动作说明图。图43是其他例的罐子的构成元件的动作说明图。图44是其他例的罐子的构成元件的动作说明图。图45是其他例的罐子的构成元件的动作说明图。图46是其他例的罐子的构成元件的动作说明图。图47是其他例的罐子的构成元件的动作说明图。图48是表示集合搬运路等的其他例的图。图49是表示集合搬运路等的其他例的图。图50是表示集合搬运路等的其他例的图。图51是表示集合搬运路等的其他例的图。图52是表示集合搬运路等的其他例的图。图53是表示集合搬运路等的其他例的图。图54是表示集合搬运路等的其他例的图。图55是表示外壳的构成例的图。图56是图55的外壳的动作说明图。图57是表示外壳的其他构成例的图。图58是图57的外壳的动作说明图。图59是表示提取容器的其他例的剖视图。图60是图59的例子的提取容器的引导功能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1.饮料制造装置的概要>图1是饮料制造装置1的概要图,图2是饮料制造装置1的控制装置11的框图。饮料制造装置1是利用烘焙咖啡豆与液体(在此为水)自动制造咖啡饮料的装置,每进行一次制造动作,能够制造一杯量的咖啡饮料。饮料制造装置1包括豆处理装置2、提取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11。控制装置11控制饮料制造装置1整体。控制装置11包括处理部11a、存储部11b以及I/F(接口)部11c。处理部11a例如是CPU等处理器。存储部11b例如是RAM、ROM。I/F部11c进行外部设备与处理部11a之间的信号的输入输出。处理部11a执行存储部11b所存储的程序,基于来自操作单元12的指示或者传感器组13的检测结果,控制致动器组14。操作单元12是接收用户的指示输入的单元,例如是触摸面板、机械式开关。用户能够经由操作单元12指示咖啡饮料的制造。传感器组13是设于饮料制造装置1的各种传感器(例如热水的温度传感器、机构的动作位置检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致动器组14是设于饮料制造装置1的各种致动器(例如马达、电磁阀、加热器等)。豆处理装置2利用烘焙咖啡豆生成研磨豆。提取装置3从自豆处理装置2供给的研磨豆中提取咖啡液。提取装置3包括流体供给单元7、后述的驱动单元8、提取容器9以及切换单元10。从豆处理装置2供给的研磨豆被投入提取容器9。流体供给单元7向提取容器9投入热水。在提取容器9内从研磨豆提取咖啡液。将包含提取出的咖啡液的热水经由切换单元10作为咖啡饮料向杯子C送出。<2.流体供给单元以及切换单元>参照图1对流体供给单元7以及切换单元10的结构进行说明。首先,对流体供给单元7进行说明。流体供给单元7进行热水朝向提取容器9的供给、提取容器9内的气压的控制等。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由数字例示气压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是指绝对压力,表压是指将大气压设为0气压的气压。大气压是指提取容器9的周围的气压、或者饮料制造装置的气压,例如在将饮料制造装置设置在海拔0m的地点的情况下,形成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nternationalCivilAviationOrganization”〔[简称]ICAO〕)在1976年制定的国际标准大气(=“InternationalStandardAtmosphere”〔[简称]ISA〕)的海拔0m处的基准气压(1013.25hPa)。流体供给单元7包括配管L1~L3。配管L1是供空气流通的配管,配管L2是供水流通的配管。配管L3是能够供空气与水这两者流通的配管。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装置,其是从提取对象中分离杂质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具备:形成单元,其形成供所述提取对象通过的分离室;以及吸引单元,其在与所述提取对象的通过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分离室连通,并吸引该分离室内的空气,所述形成单元具有:所述提取对象的投入口,其与所述分离室连通;以及所述提取对象的排出口,其与所述分离室连通,通过所述吸引单元的吸引,从所述排出口朝向所述分离室吸引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分离装置,其是从提取对象中分离杂质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具备:形成单元,其形成供所述提取对象通过的分离室;以及吸引单元,其在与所述提取对象的通过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分离室连通,并吸引该分离室内的空气,所述形成单元具有:所述提取对象的投入口,其与所述分离室连通;以及所述提取对象的排出口,其与所述分离室连通,通过所述吸引单元的吸引,从所述排出口朝向所述分离室吸引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投入口的开口面积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单元具备筒状部,所述筒状部的一端开口部形成所述投入口,所述筒状部的另一端开口部面对所述分离室,所述排出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另一端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部的内部空间具有其截面积从所述一端开口部侧朝向所述另一端开口部侧变小的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部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筒状部的所述吸引单元侧的下端的至少一部分比相反侧的下端的至少一部分向下方突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吸引单元的吸引,从所述投入口朝向所述分离室吸引空气。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部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另一端开口部收纳在将所述排出口沿上下方向延长而成的区域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原海俊斋藤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穗菲尔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