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缓冲控制结构的可持续同步控制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网络控制
,适用于高速无线网络网络设备的控制系统中多个节点协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超高清视频,3D和虚拟现实等新型业务,需要极高的网络传输速率才能保证用户的实际体验,而采用4G技术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用户对交互性的需求也更为突出,而交互性业务需要快速响应能力,网络需要极低的时延。高速无线网络将不同于传统的几代移动通信,它不仅是更高速率,更大带宽,更强能力的空口技术,更是面向业务应用和用户体验的智能网络;它将是一个多业务多技术融合的网络,通过技术的演进与创新,满足未来包含广泛数据和连接的各种业务的快速发展需要,提升用户体验。目前,业界提出主要的新型多址技术包括:基于多维调制和稀疏码扩频的稀疏码分多址(SCMA)技术,基于复数多元码及增强叠加编码的多用户共享接入(MUSA)技术,基于非正交特征图样的图样分割多址(PDMA)技术,以及基于功率叠加的非正交多址(NOMA)技术。这些新型多址通过合理的码字设计,可以实现用户的免调度传输,显著降低信令开销,缩短接入的时延,节省终端能耗。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缓冲控制结构的可持续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缓冲控制器、控制单元,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其中,步骤1):检测单元,检测数据包的波动,以判断网络传输状态;步骤2):缓冲控制器,根据所述网络传输状况控制缓冲量;步骤3):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缓冲量以及至少两个终端设备的播放状态进行速度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缓冲控制结构的可持续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缓冲控制器、控制单元,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其中,步骤1):检测单元,检测数据包的波动,以判断网络传输状态;步骤2):缓冲控制器,根据所述网络传输状况控制缓冲量;步骤3):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缓冲量以及至少两个终端设备的播放状态进行速度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缓冲控制结构的可持续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执行以下步骤:步骤11、检测单元根据所接收的标识信号进行网络波动识别;步骤12、检测单元接收数据包后,对数据包进行解码,根据数据数据包的内容确定是否为标识信号。如果为标识信号,则记录标识信号的ID编码以及发送时间,并根据ID编码和发送时间判断是否存在网络波动;如果在最新的更新时间后持续未收到新的标识信号更新,则确定出现网络波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缓冲控制结构的可持续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源数据端每隔一定频率发送标识信号,通知检测单元连接正常;标识信号可以经由RTCP等协议封装;内容格式为标识符、循环ID以及发送时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缓冲控制结构的可持续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标识信号内容时,可根据当前的网络类型以及资源占用比例进行确定,以便降低网络负荷;标识信号的发送间隔可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进行确定。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缓冲控制结构的可持续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当前媒体为直播类要求实时播放,则每隔1/12秒发送一个标识信号;如果当前媒体实时性要求较低,则每隔1秒发送个标识信号。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缓冲控制结构的可持续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执行以下步骤:步骤21:当网络波动时,根据缺失或时延的时间发送给缓冲控制器作为计算缓冲量的缓冲时间。根据所述缓冲量预先存取媒体数据作为缓冲数据;步骤22:源数据端发送缓冲时间对应的缓冲量。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红,张龙,吴宏涛,
申请(专利权)人:鸿视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