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制动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758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制动力控制装置(10),具有:包括第一上游以及下游制动促动器(24A、26A)的第一系统(14A);和包括第二上游以及下游制动促动器(24B、26B)的第二系统(14B),在下游制动促动器处于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对制动力产生装置供给上游压,但在无法正常地控制某个车轮的制动压时,使左右前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增压侧的模式成为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使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减压侧的模式成为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分别通过第一以及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来控制第一以及第二系统的上游压(Pu1、Pu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制动力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等车辆的制动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公知有如下制动力控制装置,其具有:控制左右前轮的制动力的第一系统、控制左右后轮的制动力的第二系统、以及控制第一系统以及第二系统的控制装置。第一系统包括主缸装置,并具有产生左右前轮所共用的第一上游压的第一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对使用第一上游压向左右前轮的制动力产生装置供给的制动压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的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同样,第二系统包括主缸装置,并具有产生左右后轮所共用的第二上游压的第二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对使用第二上游压向左右后轮的制动力产生装置供给的制动压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的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在搭载了第一系统以及第二系统具有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下游制动促动器的制动力控制装置的车辆中,以不使车轮的制动滑移过大的方式进行防抱死控制。在防抱死控制中,向制动滑移大的车轮的制动力产生装置供给的制动压由对应的下游制动促动器的增压保持阀以及减压阀来分别独立地控制。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6300号公报若任一个车轮的增压保持阀或者减压阀产生异常,则无法正常地控制该车轮的制动压。在现有的制动力控制装置中,例如,任一个车轮的减压阀产生异常而使该车轮的制动压无法减压,则防抱死控制中止。因此,在驾驶员的制动操作量过大的状况下,无法防止车轮的制动滑移过大。在即便下游制动促动器产生异常,而该异常是能够从上游制动促动器向各车轮的制动力产生装置供给上游压但无法使任一个车轮的制动压减压的异常(根据需要称为“特定的异常”)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上游压的控制来减少车轮的制动滑移过大的担忧。针对在下游制动促动器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通过上游压的控制来减少车轮的制动滑移过大的担忧,这是在以往没有被研究过的,上述公开公报对该代替控制既没有记载也没有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的课题在于:在能够将上游压向制动力产生装置供给但无法使制动压减压的特定的异常产生于下游制动促动器的情况下,利用上游压的控制来降低车轮的制动滑移过大的担忧。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车辆用制动力控制装置(10),其具有:控制左右前轮(18FL、18FR)的制动力的第一系统(12、14A)、控制左右后轮(18RL、18RR)的制动力的第二系统(12、14B)、以及控制第一系统以及第二系统的控制装置(16),第一系统包括主缸装置(12),并具有:产生左右前轮(18FL、18FR)共用的第一上游压(Pu1)的第一上游制动促动器(24A);以及使用第一上游压对向左右前轮的制动力产生装置(20FL、20FR)供给的制动压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的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26A),第二系统包括主缸装置,并具有:产生左右后轮(18RL,18RR)共用的第二上游压(Pu2)的第二上游制动促动器(24B);以及使用第二上游压对向左右后轮的制动力产生装置(20RL、20RR)供给的制动压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的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26B),控制装置构成为:当针对任一个车轮而防抱死控制的开始条件成立时,在直至防抱死控制结束条件成立为止,针对该车轮以增压模式、保持模式以及减压模式的控制模式来对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或者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进行控制,以使该车轮的制动滑移的程度处于规定的范围内,并且以非控制模式来对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以及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进行控制,以使该车轮以外的车轮的制动压为与驾驶员的制动操作量对应的值。第一以及第二上游制动促动器(24A、24B)构成为:以增压模式、保持模式、减压模式以及非控制模式的控制模式来分别控制第一上游压以及第二上游压,在非控制模式中使主缸装置内的压力成为第一上游压以及第二上游压。控制装置(16)构成为:在能够从第一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第二上游制动促动器向第一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第二上游制动促动器所对应的制动力产生装置分别供给第一上游压以及第二上游压,但无法使向某个车轮的制动力产生装置供给的制动压减压的特定的异常产生于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或者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时,在增压侧的模式的选择中,按照选择的优先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增压模式、保持模式、减压模式以及非控制模式,在减压侧的模式的选择中,按照选择的优先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减压模式、保持模式、增压模式以及非控制模式,选择左右前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增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选择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减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以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第一上游压,以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来控制第二上游压。根据上述结构,在特定的异常发生于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或者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时,选择左右前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增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选择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减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以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第一上游压,以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第二上游压。因此,与在特定的异常发生于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或者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时,不控制第一上游压或者第二上游压,与将主缸装置与各车轮的制动力产生装置连接起来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在驾驶员的制动操作量大的情况下制动压过大而使车轮的制动滑移过大的担忧。另外,与将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以及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分别决定为左右前轮以及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减压侧的模式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车辆整体的制动力。相反,与将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以及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分别决定为左右前轮以及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增压侧的模式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后轮以及车辆整体的制动力。因此,能够尽可能满足驾驶员的制动要求,并且能够降低以后轮以及车辆整体的制动力过度为起因而导致车辆的稳定性降低的担忧。此外,在增压侧的模式的选择以及减压侧的模式的选择的任一个中,在作为选择的对象的两个控制模式相同时,选择该相同的控制模式。〔专利技术的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控制装置(16)构成为:在车辆的行驶状态不稳定时,选择左右前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减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选择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减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以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第一上游压,以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第二上游压。根据上述方式,在车辆的行驶状态不稳定时,左右前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减压侧的模式以及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减压侧的模式分别成为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以及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因此,与左右前轮以及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增压侧的模式分别为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以及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前轮以及后轮的制动力,降低车辆转弯时的行驶稳定性进一步降低的担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控制装置(16)构成为:在车辆的行驶状态稳定且车辆未转弯时,选择左右前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增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选择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增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以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第一上游压,以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第二上游压。根据上述方式,将第一系统的规定的控制模式决定为左右前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增压侧的模式,将第二系统的规定的控制模式决定为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增压侧的模式。因此,与将第二系统的规定的控制模式决定为例如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减压侧的模式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车辆整体的制动力,并且高效地满足驾驶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制动力控制装置,具有:控制左右前轮的制动力的第一系统;控制左右后轮的制动力的第二系统;以及控制所述第一系统以及所述第二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系统包括主缸装置,并具有:产生左右前轮共用的第一上游压的第一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使用所述第一上游压对向左右前轮的制动力产生装置供给的制动压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的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所述第二系统包括所述主缸装置,并具有:产生左右后轮共用的第二上游压的第二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使用所述第二上游压对向左右后轮的制动力产生装置供给的制动压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的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若针对任一个车轮而防抱死控制的开始条件成立,则直至防抱死控制的结束条件成立为止,针对该车轮以增压模式、保持模式以及减压模式的控制模式来对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或者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进行控制,以使该车轮的制动滑移的程度处于规定的范围内,并且以非控制模式来对所述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所述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进行控制,以使该车轮以外的车轮的制动压为与驾驶员的制动操作量对应的值,其中,所述第一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所述第二上游制动促动器构成为:以增压模式、保持模式、减压模式以及非控制模式的控制模式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上游压以及所述第二上游压,在所述非控制模式中,使所述主缸装置内的压力为所述第一上游压以及所述第二上游压,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在能够从所述第一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所述第二上游制动促动器向所述第一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所述第二上游制动促动器所对应的制动力产生装置分别供给所述第一上游压以及所述第二上游压,但无法使向某个车轮的制动力产生装置供给的制动压减压的特定的异常产生于所述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或者所述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时,在增压侧的模式的选择中,按照选择的优先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增压模式、保持模式、减压模式以及非控制模式,在减压侧的模式的选择中,按照选择的优先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减压模式、保持模式、增压模式以及非控制模式,选择左右前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增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选择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减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以所述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第一上游压,以所述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第二上游压。...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06 JP 2017-1963031.一种车辆用制动力控制装置,具有:控制左右前轮的制动力的第一系统;控制左右后轮的制动力的第二系统;以及控制所述第一系统以及所述第二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系统包括主缸装置,并具有:产生左右前轮共用的第一上游压的第一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使用所述第一上游压对向左右前轮的制动力产生装置供给的制动压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的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所述第二系统包括所述主缸装置,并具有:产生左右后轮共用的第二上游压的第二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使用所述第二上游压对向左右后轮的制动力产生装置供给的制动压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的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若针对任一个车轮而防抱死控制的开始条件成立,则直至防抱死控制的结束条件成立为止,针对该车轮以增压模式、保持模式以及减压模式的控制模式来对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或者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进行控制,以使该车轮的制动滑移的程度处于规定的范围内,并且以非控制模式来对所述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所述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进行控制,以使该车轮以外的车轮的制动压为与驾驶员的制动操作量对应的值,其中,所述第一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所述第二上游制动促动器构成为:以增压模式、保持模式、减压模式以及非控制模式的控制模式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上游压以及所述第二上游压,在所述非控制模式中,使所述主缸装置内的压力为所述第一上游压以及所述第二上游压,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在能够从所述第一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所述第二上游制动促动器向所述第一上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所述第二上游制动促动器所对应的制动力产生装置分别供给所述第一上游压以及所述第二上游压,但无法使向某个车轮的制动力产生装置供给的制动压减压的特定的异常产生于所述第一下游制动促动器以及/或者所述第二下游制动促动器时,在增压侧的模式的选择中,按照选择的优先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增压模式、保持模式、减压模式以及非控制模式,在减压侧的模式的选择中,按照选择的优先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减压模式、保持模式、增压模式以及非控制模式,选择左右前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增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选择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减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以所述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第一上游压,以所述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第二上游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制动力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在车辆的行驶状态不稳定时,选择左右前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减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选择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减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以所述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第一上游压,以所述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第二上游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制动力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在车辆的行驶状态稳定且车辆未转弯时,选择左右前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增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选择左右后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增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以所述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第一上游压,以所述第二规定的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第二上游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制动力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在车辆的行驶状态稳定且车辆正转弯时,选择左右前轮的控制模式中的增压侧的模式作为第一规定的控制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英久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