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叠芯贴胶机构、设备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7284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电池叠芯贴胶机构、设备和方法。包括依次相连的上胶带吸板、连接板和下胶带吸板,连接板的两端设有弹性轴套,弹性轴套内设有伸缩轴,上胶带吸板和下胶带吸板通过伸缩轴与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上胶带吸板、连接板和下胶带吸板的一侧板面相接形成贴胶面,该贴胶面为平面;上胶带吸板和下胶带吸板的背对所述贴胶面的板面上均设有若干传动轴,该传动轴与驱动机构连接;在驱动机构的动力作用下,传动轴能够带动上胶带吸板和下胶带吸板相互靠近,且连接板的两端能够弯折;上胶带吸板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端头处还设有胶带切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贴胶过程定位少,易操作,粘胶牢固,有效的避免胶带回带撕扯,防止叠芯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叠芯贴胶机构、设备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封装
,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叠片贴胶机构、设备和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锂电池技术逐渐趋于成熟,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重要候选,其电化学性能表现将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是推广和应用电动汽车的主要限制条件之一。而作为锂电池的核心部件,电芯的制作将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相关电化学性能。对于叠片式电芯而言,模切后的正负极片与隔膜一同经过叠片工艺形成叠芯,随后经过组装、化成和分容等工序,叠芯被制备成带电电芯。贴胶是叠片完成之后到下一个工序开始之前的最后一步操作,贴胶不佳会造成电芯表面隔膜破损,进而严重影响电芯的使用安全、性能和生产效率,增大产品不良率。叠片处理后叠芯质量的优劣和效率将直接影响电芯生产质量的优劣与效率。虽然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叠片后贴胶设备都已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生产能力,但是对于研发初期蓝本电芯试制阶段的试制线而言,开发成本不宜过高,且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现有的电芯试制过程中,叠片之后在进行贴胶时,隔膜表面所贴胶带与隔膜粘贴不牢固,胶带回带过程中易扯破叠芯表面隔膜,造成锂电池电芯的电学性能差,无法获取真实有效的试制电芯的性能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叠芯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上胶带吸板(10)、连接板(30)和下胶带吸板(20),所述连接板(30)的两端设有弹性轴套(31),所述弹性轴套(31)内设有伸缩轴,所述上胶带吸板(10)和下胶带吸板(20)通过所述伸缩轴与所述连接板(30)可拆卸连接,所述上胶带吸板(10)、连接板(30)和下胶带吸板(20)的一侧板面相接形成贴胶面,所述贴胶面为平面;所述上胶带吸板(10)和下胶带吸板(20)的背对所述贴胶面的板面上均设有若干传动轴(40),所述传动轴(40)与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作用下,所述传动轴(40)能够带动所述上胶带吸板(10)和下胶带吸板(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叠芯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上胶带吸板(10)、连接板(30)和下胶带吸板(20),所述连接板(30)的两端设有弹性轴套(31),所述弹性轴套(31)内设有伸缩轴,所述上胶带吸板(10)和下胶带吸板(20)通过所述伸缩轴与所述连接板(30)可拆卸连接,所述上胶带吸板(10)、连接板(30)和下胶带吸板(20)的一侧板面相接形成贴胶面,所述贴胶面为平面;所述上胶带吸板(10)和下胶带吸板(20)的背对所述贴胶面的板面上均设有若干传动轴(40),所述传动轴(40)与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作用下,所述传动轴(40)能够带动所述上胶带吸板(10)和下胶带吸板(20)相互靠近,且所述连接板(30)的两端能够弯折;所述上胶带吸板(10)的远离所述连接板(30)的端头处还设有胶带切刀(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叠芯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为弹性连接板,在所述传动轴(40)的带动下,所述上胶带吸板(10)、弹性连接板和下胶带吸板(20)能够形成侧向U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叠芯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的两端分别设有弹性链接带(32),所述弹性轴套(31)设置在所述弹性链接带(32)的靠近所述上胶带吸板(10)或下胶带吸板(20)的端侧,在所述传动轴(40)的带动下,所述上胶带吸板(10)、连接板(30)和下胶带吸板(20)能够形成“匚”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锂电池叠芯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顶块(80),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0)的背对所述贴胶面的一侧,所述伸缩顶块(80)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锂电池叠芯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或弹性链接带(32)上还设有拉力感应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叠芯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带吸板(10)和所述下胶带吸板(20)的贴胶面一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恒志贲晴刘雷张芳芳陈彬秦怀鹏陈怀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