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景云专利>正文

一种传统风筝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688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统风筝及其制造方法,其包括了传统风筝,传统风筝包括脊柱杆,脊柱杆的上部设置有插销A,所述插销A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脊柱杆的中下部还设置有插销B,脊柱杆的下端设置有插销C,所述插销B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插销C连接有尾部横杆,所述脊柱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尾部横杆组成传统风筝骨架,所述传统风筝骨架表面覆盖有翼面,所述传统风筝骨架上还设置有提线、放飞线,所述脊柱杆的顶端、第一横杆之间设置有顶端拌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风筝具有拆卸组装方便,方便携带、操作简单的优点,并且放飞角度好,放飞高度高,且在放飞和收线时,受场地及风力等外界影响力小的特点,极易放飞的优势,具有很高的娱乐性及观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统风筝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筝,具体为一种传统风筝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风筝,又叫老鸨风筝,所述老鸨,就是一种大鸟,翼长有尾,擅长飞行,传统风筝为中国人专利技术,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於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可以说,风筝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国内还经常有放风筝比赛,但是现在的风筝,放飞的角度不是很好,高度不很高,且针对于专利号CN201320596766--一种传统风筝,还存在一些缺点,放飞角度和高度对于喜爱放飞大风筝的爱好者来讲,不是特别好,易产生“栽头”、偏飞、骨架易折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传统风筝及其制造方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放飞角度好,高度高,放飞距离远,放飞较平稳,不易产生偏飞等情况,且骨架采用双层铆接方式制成,强度高,强度分布均匀,弹力好,不易变形,竹制骨架优势于碳素骨架、金属骨架等,且拆卸组装方便,携带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手段达到的:一种传统风筝及其制造方法,其包括了传统风筝,所述传统风筝包括脊柱杆,脊柱杆的中上部设置有插销A,所述插销A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脊柱杆的中下部还设置有插销B,脊柱杆的下端设置有插销C,所述插销B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插销C连接有尾部横杆,所述脊柱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尾部横杆组成传统风筝的骨架,且传统风筝的骨架表面覆盖有翼面,传统风筝的骨架上还设置有调整线、放飞线,所述脊柱杆的顶端、第一横杆之间设置有顶端拌线,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之间设置有拌线,所述第二横杆、尾部横杆之间设置有尾部拌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拌线包括中部拌线、外部拌线,所述中部拌线与顶端拌线、尾部拌线为互相连接的关系,所述外部拌线有两根,且分别连接于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的两端。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脊柱杆与第一横杆为垂直,所述脊柱杆与第二横杆的中部为垂直。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横杆为曲型结构,且为向下弯曲。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杆的重量轻于第二横杆,且第一横杆的机械强度小于第二横杆。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均为中间粗、两端细的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的结构均为对接型结构,且此对接型结构为两根竹篾相对,即竹青在外,竹黄相对放置,并且通过铆钉及胶水固定成整体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飞线的一端设置有套环,能够方便的与放风筝的线盘连接,且连接牢固,实用性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传统风筝及其制造方法,放飞角度好,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放飞高度高,且第一横杆、第二横杆采用两根竹篾相对的结构,能够使风筝在飞上天空时,风斗更合理,风筝能够飞的更稳、更高,且风筝的坚韧度更好,第二横杆向下弯曲,使得风筝的风斗形状更佳,放飞更容易,更稳,做风筝的选择性也更好,适合各种人群放飞。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风筝骨架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风筝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风筝的第一横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脊柱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风筝骨架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风筝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风筝实物图。图中所示:1、脊柱杆;2、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尾部横杆;5、插销A;6、插销B;7、插销C;8、调整线;9、放飞线;10、顶端拌线;11、拌线;1101、中部拌线;1102、外部拌线;12、尾部拌线;13、翼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传统风筝及其制造方法,其包括了传统风筝,所述传统风筝包括脊柱杆1,脊柱杆1的中上部设置有插销A5,所述插销A5连接有第一横杆2,所述脊柱杆1的中下部还设置有插销B6,脊柱杆1的下端设置有插销C7,所述插销B6连接有第二横杆3,所述插销C7连接有尾部横杆4,所述脊柱杆1、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尾部横杆4组成传统风筝骨架,所述传统风筝骨架表面覆盖有翼面13,所述传统风筝骨架上还设置有调整线8、放飞线9,所述脊柱杆1的顶端、第一横杆2之间设置有顶端拌线10,所述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之间设置有拌线11,所述第二横杆3、尾部横杆4之间设置有尾部拌线12。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拌线11包括中部拌线1101、外部拌线1102,所述中部拌线1101与顶端拌线10、尾部拌线12为互相连接的关系,所述外部拌线1102有两根,且分别连接于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的两端。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脊柱杆1与第一横杆2为垂直,所述脊柱杆1与第二横杆3的中部为垂直。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横杆3为曲型结构,且为向下弯曲。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杆2的重量轻于第二横杆3,且第一横杆2的机械强度小于第二横杆3。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均为中间粗、两端细的结构。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的结构均为对接型结构,且此对接型结构为两根竹篾相对,即竹青在外,竹黄相对放置,并且通过铆钉及胶水固定成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飞线9的一端设置有套环,能够方便的与放风筝的线盘连接,且连接牢固,实用性高。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的长度为1800mm,尾部横杆4的长度为370mm,脊柱杆1的长度为850mm,其中,插销A5距离脊柱杆1的顶端的距离为200mm,插销A5距离插销B6的距离为393mm,插销B6与插销C7之间的距离为257mm,顶端拌线10的长度两边都为240mm,且顶端拌线10的一端固定在脊柱杆1的顶端,顶端拌线10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横杆2上,且顶端拌线10固定点距离第一横杆2的中部长度为150mm,所述中部拌线1101的一端与顶端拌线10固定连接于第一横杆2,中部拌线11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横杆3,中部拌线1101的长度为390mm,且中部拌线1101固定点距离第二横杆3的中部长度为100mm,所述外部拌线110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横杆2的一端端末尾处,外部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统风筝及其制造方法,其包括了传统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统风筝包括脊柱杆(1),脊柱杆(1)的中上部设置有插销A(5),所述插销A(5)连接有第一横杆(2),所述脊柱杆(1)的中下部还设置有插销B(6),脊柱杆(1)的下端设置有插销C(7),所述插销B(6)连接有第二横杆(3),所述插销C(7)连接有尾部横杆(4),所述脊柱杆(1)、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尾部横杆(4)组成传统风筝骨架,且传统风筝的骨架表面覆盖有翼面(13),传统风筝的骨架上还设置有调整线(8)、放飞线(9),所述脊柱杆(1)的顶端、第一横杆(2)之间设置有顶端拌线(10),所述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之间设置有拌线(11),所述第二横杆(3)、尾部横杆(4)之间设置有尾部拌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统风筝及其制造方法,其包括了传统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统风筝包括脊柱杆(1),脊柱杆(1)的中上部设置有插销A(5),所述插销A(5)连接有第一横杆(2),所述脊柱杆(1)的中下部还设置有插销B(6),脊柱杆(1)的下端设置有插销C(7),所述插销B(6)连接有第二横杆(3),所述插销C(7)连接有尾部横杆(4),所述脊柱杆(1)、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尾部横杆(4)组成传统风筝骨架,且传统风筝的骨架表面覆盖有翼面(13),传统风筝的骨架上还设置有调整线(8)、放飞线(9),所述脊柱杆(1)的顶端、第一横杆(2)之间设置有顶端拌线(10),所述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之间设置有拌线(11),所述第二横杆(3)、尾部横杆(4)之间设置有尾部拌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统风筝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拌线(11)包括中部拌线(1101)、外部拌线(1102),所述中部拌线(1101)与顶端拌线(10)、尾部拌线(12)为互相连接的关系,所述外部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景云吕梦飞吕金晨王晓梅俞玺吕虎吕彪
申请(专利权)人:吕景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