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力量训练系统及其反馈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686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力量训练系统及其反馈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以及传动机构,所述控制系统与云端存储系统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将力量传递给使用者,在力的传送途径中设置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驱动装置连接,进而调节驱动装置的输出数据,所述反馈控制方法包括阻力反馈控制法、加速度或角加速度反馈控制方法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PID反馈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力量训练系统及其反馈控制方法不仅适用于多种健身器材,实现精确控制,适应环境变化,而且有较强的稳定性,通用性强,进而保证整个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力量训练系统及其反馈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运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力量训练系统及其反馈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力量训练模式有三种:等速、等长、等张。其中,等长模式即保持电机不发生转动,这样力臂虽然人的拉力可以变化,但力臂是固定的。理想情况下(即系统零阻力),等张模式即控制电机的输出扭矩保持不变,人在拉动器械时所用的力矩也是固定的。等速模式即控制电机的转速保持不变,这样人在拉动器械时,运动速度也是固定的。传统的训练器械大多支持等张或等长力量训练模式。少数支持等速训练模式的等速设备主要应用在损伤恢复以及科研领域,用于平常的等速训练器械鲜见有人使用。经研究表明,等速模式的训练对力量训练很有成效,所以支持等速模式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现有的传统训练器械,阻力设定为固定的数值(通过手动加减配重片)。经体育界国内外实验证明,变阻力训练比等阻力训练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等速模式就是一种变阻力。但按照一定的规则,比如按照身体处于不同的位移实现对应的阻力,或者不同的速度对应不同的阻力。已有器械很难实现按照设置随意变化阻力。为检测训练完整动作,需要在训练前设定一个或多个位置阈值,根据位置判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力量训练系统,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以及传动机构,所述控制系统与云端存储系统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将力量传递给使用者,其特征在于,在力的传送途径中设置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驱动装置连接,进而调节驱动装置的输出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09 CN 20172129251591.一种力量训练系统,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以及传动机构,所述控制系统与云端存储系统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将力量传递给使用者,其特征在于,在力的传送途径中设置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驱动装置连接,进而调节驱动装置的输出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量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为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设置在健身设备的下部,所述健身设备上还设置有人体辅助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量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轴承(18)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轴承(18)的端侧设置用于支撑轴承(18)的轴承座(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量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同步轮(19)、第二同步轮(20)以及同步带(21),所述第一同步轮(19)套设在轴承(18)上,所述第一同步轮(19)通过同步带(21)与第二同步轮(2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力量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步轮(20)套设在传动轴(8)上,所述传动轴(8)上连接摇臂(7),所述摇臂(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调节盘(22),所述第二调节盘(22)调节伸腿杆(3)的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量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为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设置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同步带(21)、摇臂(7)或者伸腿杆(3)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上。7.一种力量训练系统的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逸柴双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力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