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有长春碱的抗肿瘤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6789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有长春碱的抗肿瘤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春碱分子的周围通过氢键连接和正负电荷作用及π‑π相互作用包裹有两种双功能单体,两种双功能单体之间由交联剂N,N'‑双(丙烯酰)胱胺交联在一起形成纳米聚合物,该纳米粒的表面通过酰胺键连接有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表面再通过酰胺键连接有叶酸;其中所述的双功能单体由一个N‑丙烯酰基‑赖氨酸通过碳键连接两个N‑丙烯酰基‑L‑苯丙氨酸构成,或者,由一个N‑丙烯酰基‑L‑组氨酸通过碳键连接两个N‑丙烯酰基‑L‑亮氨酸构成。本抗肿瘤复合物具有控释和靶向作用,可显著降低长春碱对正常脏器的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有长春碱的抗肿瘤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所用的非有效成分为特征的医用配制品,具体涉及载有药物长春碱的复合物。
技术介绍
长春碱是从长春花中分离得到的吲哚生物碱,自1958年发现以来,在临床上一直被用于治疗何杰金氏病、睾丸癌、卵巢癌、乳腺癌、头颈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多种肿瘤疾病,至今仍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目录。然而,大多数人使用长春碱后表现出严重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和贫血)、呼吸急促、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等。为了提高化疗药物的临床疗效和降低其不良反应,智能递药系统受到广泛的关注及发展,聚合物纳米粒在新型递药系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报道的用于长春碱递药系统的聚合物材料有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β-酪蛋白纳米粒、聚己内酯、脂质体、碳纳米管、环糊精和壳聚糖等,主要用于缓慢释药、提高长春碱生物利用度或肿瘤靶向性。公开号为CN102688193B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长春碱类药物的热敏脂质体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脂质体具有热敏性,当在肿瘤组织局部加热时,可使脂质体被动靶向至肿瘤部位并释放药物。但是该方法对发生在组织深处的肿瘤,因加热、传热都较为困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有长春碱的抗肿瘤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春碱分子的周围通过氢键连接和正负电荷作用及π‑π相互作用包裹有两种双功能单体,两种双功能单体之间由交联剂N,N'‑双(丙烯酰)胱胺交联在一起形成纳米聚合物,该纳米粒的表面通过酰胺键连接有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表面再通过酰胺键连接有叶酸;其中所述的双功能单体由一个N‑丙烯酰基‑赖氨酸通过碳键连接两个N‑丙烯酰基‑L‑苯丙氨酸构成,或者,由一个N‑丙烯酰基‑L‑组氨酸通过碳键连接两个N‑丙烯酰基‑L‑亮氨酸构成;当所述的双功能单体由一个N‑丙烯酰基‑赖氨酸通过碳键连接两个N‑丙烯酰基‑L‑苯丙氨酸构成时,所述的抗肿瘤复合物的化学结构如下式(Ⅰ)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有长春碱的抗肿瘤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春碱分子的周围通过氢键连接和正负电荷作用及π-π相互作用包裹有两种双功能单体,两种双功能单体之间由交联剂N,N'-双(丙烯酰)胱胺交联在一起形成纳米聚合物,该纳米粒的表面通过酰胺键连接有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表面再通过酰胺键连接有叶酸;其中所述的双功能单体由一个N-丙烯酰基-赖氨酸通过碳键连接两个N-丙烯酰基-L-苯丙氨酸构成,或者,由一个N-丙烯酰基-L-组氨酸通过碳键连接两个N-丙烯酰基-L-亮氨酸构成;当所述的双功能单体由一个N-丙烯酰基-赖氨酸通过碳键连接两个N-丙烯酰基-L-苯丙氨酸构成时,所述的抗肿瘤复合物的化学结构如下式(Ⅰ)所示:当所述的双功能单体由一个N-丙烯酰基-L-组氨酸通过碳键连接两个N-丙烯酰基-L-亮氨酸构成时,所述的抗肿瘤复合物的化学结构如下式(Ⅱ)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有长春碱的抗肿瘤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式(Ⅰ)所示抗肿瘤复合物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按N-丙烯酰基-L-苯丙氨酸︰N-丙烯酰基-赖氨酸=2︰1的摩尔比取N-丙烯酰基-L-苯丙氨酸和N-丙烯酰基-赖氨酸,然后按N-丙烯酰基-L-苯丙氨酸与N-丙烯酰基-赖氨酸用量之和先加入0.1摩尔倍的长春碱,搅拌下预聚合1~3h,再加入交联剂N,N'-双(丙烯酰)胱胺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并用去离子水定容至50mL,通入氮气30min,65℃油浴搅拌反应6h后移至透析袋中透析3天,收集透析袋内的透析物冷冻干燥,得到载有长春碱的纳米粒;其中,所述交联剂的加入量为N-丙烯酰基-L-苯丙氨酸与N-丙烯酰基-赖氨酸用量之和的0.2摩尔倍,所述的引发剂在用去离子水定容的50mL溶液中的浓度为2%wt;(2)按N-丙烯酰基-L-苯丙氨酸与N-丙烯酰基-赖氨酸用量之和取1.2摩尔倍的叶酸、1.44摩尔倍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1.44摩尔倍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溶于无水二甲基亚砜中,混匀,通氮气15min,密封,避光搅拌反应6h,再按N-丙烯酰基-L-苯丙氨酸与N-丙烯酰基-赖氨酸用量之和加入1摩尔倍的聚乙二醇二胺和6摩尔倍的三乙胺,避光搅拌反应24h后移至截留分子量为2000的透析袋中,依次用pH8的碳酸钠缓冲液和去离子水透析2天,收集透析袋内的透析物冷冻干燥,得NH2-聚乙二醇-叶酸;(3)取步骤(1)所得到的纳米粒溶于无水二甲基亚砜,按N-丙烯酰基-L-苯丙氨酸与N-丙烯酰基-赖氨酸用量之和加入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全红朱泳妍刘睿轩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