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867657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53~96.5%;精碘:1.2~20%;海藻酸盐:2.2~22%;催化剂:0.1~5%;所述的催化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十水合碳酸钠、十水合硫酸钠晶体、十二水合磷酸二氢钠、一水合草酸铵、一水合柠檬酸和水杨酸中的至少一种;原料混合均匀后,在搅拌条件下,在80~120℃温度条件下,密闭反应4~24h。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在作用部位的游离碘释放量可控,并且始终维持在抗菌活性阈值和胞毒阈值之间,能够发挥良好的杀菌作用且远低于正常的组织细胞允许的胞毒水平,无刺激性且不会延滞伤口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毒
,涉及一种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碘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可非常有效地对抗广泛微生物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分支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的抗菌剂。碘在宽的pH范围内仍有效并且不像大多数其它抗菌剂,它不易被伤口液体/血清中的蛋白质灭活。碘易于穿透微生物细胞壁并且认为它是通过包括下列的许多相互作用而发挥其杀生物活性的:1)酶和蛋白质中巯基的氧化;2)通过氨基酸和蛋白质中酚基的碘化作用灭活;3)氨基酸和核苷酸中碱性-NH-基(作为重要的氢结合位点)的碘化作用;4)使膜固定的不饱和类脂/脂肪酸的碘化作用。“有效碘”是指具有氧化作用的任何形式的碘。这些形式可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包括元素碘、三碘离子、次碘酸离子和碘酸离子。“游离碘”是指不与其它化学物质如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剂结合的单质碘,游离碘浓度在0.5至2ppm即可显示出抗菌活性。在典型的碘水溶液中,例如含有2%w/v碘(I2)和2.4%w/v碘化钠(NaI)的溶液中,有效碘以几种类型存在于彼此平衡中,这些类型包括元素碘(I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53~96.5%;精碘:1.2~20%;海藻酸盐:2.2~22%;催化剂:0.1~5%;所述的催化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十水合碳酸钠、十水合硫酸钠、十二水合磷酸二氢钠、一水合草酸铵、一水合柠檬酸和水杨酸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原料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80~120℃温度条件下,密闭反应4~24h。

【技术特征摘要】
1.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53~96.5%;精碘:1.2~20%;海藻酸盐:2.2~22%;催化剂:0.1~5%;所述的催化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十水合碳酸钠、十水合硫酸钠、十二水合磷酸二氢钠、一水合草酸铵、一水合柠檬酸和水杨酸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原料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80~120℃温度条件下,密闭反应4~24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交联度在0.5~2%之间,粒径不超过3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盐选自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钙和海藻酸镁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均匀的步骤中,控制搅拌转速为50~200r/min,搅拌15~60min;所述搅拌条件为:控制搅拌转速为200~500r/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其特征在于,反应结束后,经过停止加热、降温、放料,得到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步骤降温至40℃以下。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熊俊超陈占魏亚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昂水性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