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远场无线充电接收目标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远场无线充电接收端目标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电子设备的供电需求不断增长,而电池的续航能力已到达瓶颈,无线充电由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传统的无线充电方案,如:磁共振、磁感应和微波充电等,面临着距离、功率、安全性和移动性等方面的挑战。有别与传统充电方案,RBC(ResonantBeamCharging)远场无线充电技术使用激光作为传输媒介,能实现米级距离,瓦级功率的安全、可移动能量传输。在能量传输链路建立前,RBC的发送端必须知道接收端的位置信息,即明确往哪个方向传输能量。现有的接收端定位方案是一个遍历扫描的过程:发射端通过激光扫描整个场景,当接收端收到激光信号后发送反馈信号给发送端,完成配对。遍历扫描过程的效率很低,一种更高效的方案是先对接收端做预定位从而提高配对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将计算机视觉中的目标检测方法应用于远场无线充电接收端的定位,提高发发射端与接收端配对的效率:通过摄像头获取接收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远场无线充电接收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手机数据集,并将手机数据集输入经过设计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用于检测手机目标的训练完成的深度卷积网络;步骤2:将训练完成的深度卷积网络嵌入于远场无线充电RBC控制系统中;步骤3:将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输入训练完成的深度卷积网络,获取多个手机目标可能存在的位置;步骤4:对获取到的位置进行激光扫描,判定定位结果是否准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远场无线充电接收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手机数据集,并将手机数据集输入经过设计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用于检测手机目标的训练完成的深度卷积网络;步骤2:将训练完成的深度卷积网络嵌入于远场无线充电RBC控制系统中;步骤3:将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输入训练完成的深度卷积网络,获取多个手机目标可能存在的位置;步骤4:对获取到的位置进行激光扫描,判定定位结果是否准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远场无线充电接收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框架内包括RPN层、RoIAlign层、Lossfunction层和ResNet101+FPN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远场无线充电接收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PN层的输入为特征图FeatureMaps,输出为类别数k个Anchorboxes的变换矩形参数以及目标得分,所述变换矩形参数包括矩形中心坐标(x,y)以及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敖洲,刘庆文,方稳,张清清,邓浩,刘明清,姜赛,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