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身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众多的业务活动均需要通过网络为基础进行。虽然极大的方便了网络用户,并提高了用户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导致了在进行网络活动过程中,不法分子、投机分子往往利用恶意代码、脚本等计算机程序对网络用户客户端进行攻击,并绕过网络用户客户端的身份验证直接进行网络资源操作。从而给用户造成严重损失,严重影响了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网络活动正常进行。尚无一种有效且全面地对网络用户客户端运行状态进行全程监控和运行状态判断的方法,导致网络运行安全存在极大的风险和漏洞。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身份识别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作业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避免因恶意程序、代码攻击而造成的网络数据泄漏、丢失现象,极大的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方法包括:获取预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身份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周期内对终端的应用系统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操作状态数据,并确定所述操作状态数据的变化规律,其中,所述操作状态数据包括所述应用系统的数据录入速度和所述终端的物理状态数据;将所述操作状态数据的变化规律与所述终端的应用系统被手动操作时的手动操作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所述操作行为是否为手动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身份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周期内对终端的应用系统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操作状态数据,并确定所述操作状态数据的变化规律,其中,所述操作状态数据包括所述应用系统的数据录入速度和所述终端的物理状态数据;将所述操作状态数据的变化规律与所述终端的应用系统被手动操作时的手动操作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所述操作行为是否为手动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所述操作行为是否为手动操作,包括:若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操作状态数据的变化规律不符合所述手动操作变化规律,则所述操作行为为非手动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统计所述终端的应用系统被手动操作时的手动操作状态数据,并确定所述手动操作状态数据的手动操作变化规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手动操作状态数据设置所述数据录入速度的速度阈值;若所述数据录入速度小于所述速度阈值,则所述操作行为为非手动操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阈值为任意两个相邻字符间的录入速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应用系统的录入端口处设置多个监控水印点,且任意两个相邻的监控水印点间隔预设数量的字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状态数据包括下列中的一项或多项:运动数据、受到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映,范滢,王永,汪生,王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