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6436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果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是将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添加到普通保鲜网套配方中,混合均匀,经网套制作机成型后制备而得,所述的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抑菌保鲜剂0.2%‑8%;改性淀粉10%‑35%;淀粉分散剂1%‑10%;润滑剂0.3%‑6%;脱模剂0.03%‑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制备得到的保鲜果套使用方便,正常套上保鲜网套即可延长保鲜期,使用效果好,可以有效延长火龙果保存期,效果显著,有效降低运输和保藏的成本。并且由于抑菌保鲜剂分散于塑料基体中,火龙果在保鲜过程中无农药,化学试剂残留,安全可靠,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果保鲜
,具体涉及一种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火龙果,英文Pitaya,又名青龙果、红龙果、龙珠果等。属仙人掌科三角柱属和西施仙人柱属。其果形呈椭圆,直径10-12cm,外观多为红色。有绿色圆角三角形的叶状体,白色或红色果肉,具有芝麻状黑色种子。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是一种新兴的保健水果。火龙果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减肥、降低胆固醇等功效。火龙果中含有一般蔬果中较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这种白蛋白会与人体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而起到解毒的作用。火龙果的果皮含有非常珍贵的营养物质——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剂,有助于预防多种与自由基有关的疾病。除此之外,火龙果中铁的含量也非常丰富。因此火龙果又称“百果之王”。火龙果原产于中美洲,后传入越南,泰国等地。目前我国南方地区进行了种植,主产地在广西。火龙果花果期持续时间长,每年5月到次年春节前都有摘果期。火龙果是一种经济农作物。火龙果采摘后极易腐烂,鲜果供应期短,在销售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远距离贮运过程中如何保持火龙果的品质,更大程度上延缓火龙果的衰老和腐烂。火龙果是典型的易腐性农产品,难于贮运,通常只有3~5天的货架寿命,即使不腐烂,外皮也极容易发黄,品相难看,卖不出好价钱。水果的贮藏方法很多,但专门对火龙果这样难贮运的农产品保鲜方法报道很少。这些多种方法包括低温贮藏、涂膜保鲜、气调保鲜、干燥剂保鲜等。火龙果在冷藏保鲜过程中对低温比较敏感,贮藏温度4℃以下即可发生冷害,冷害不仅影响果实的外观,使果实品质下降,而且当受冷害的果实从低温移到常温后,由于其抵抗力、抗病性下降,以及自身生理紊乱,导致它比一直常温下放置的果实腐烂更快;涂膜保鲜技术不是很适合火龙果的保鲜,因为火龙果有鳞须,表面不光滑平整,不容易形成一个完整的膜层,达不到理想的保鲜效果。在火龙果的保鲜方面,申请号为201711287537.0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火龙果的非冷藏运输保鲜包装方法,火龙果预先补充营养液后,喷洒保鲜剂和杀菌剂,包装于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氮气,氧气的袋子内,再对火龙果射线辐射处理进行保鲜。但该保鲜方法不仅工艺程序多样,还需用到射线辐射,对于环境要求高,对果品品质也有一定影响。申请号为201710944150.1的中国专利也公开了一种火龙果干燥保鲜球,在常温下与火龙果混合保存,吸收火龙果呼吸产生的水分,抑制火龙果果皮上的霉菌生长,使火龙果的保鲜时间得到延长。但该保鲜球经过煅烧,萃取,喷洒,喷涂四个步骤,工艺复杂,价格昂贵。保鲜球无法均匀分散在火龙果表面,保鲜作用亦不理想。现有的、已公开的火龙果贮藏保鲜方法一般都含有化学保鲜剂,不仅效果不佳,而且化学保鲜剂的毒性较大,易残留,危害着人体健康。伴随绿色食物和有机食物的兴起,人们对无公害、无污染、优质火龙果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采用传统保鲜方法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无残留、无污染、杀菌广谱、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的新型保鲜技术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提高火龙果保鲜效果,延长保鲜期,解决火龙果化学保鲜剂,农药等残留、火龙果保鲜效果差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及制备方法。该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简单实用,无残留,亦未见有报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以传统果套为着手点,付于普通果套吸潮和抑菌保鲜的功能,制备火龙果保鲜专用果套。一种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所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是先制备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然后再将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普通保鲜网套配方中,混合均匀,经网套制作机成型后制备而得,所述的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抑菌保鲜剂0.2%-8%;改性淀粉10%-35%;淀粉分散剂1%-10%;润滑剂0.3%-6%;脱模剂0.03%-3%;聚乙烯40%-80%。上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中,所述的抑菌保鲜剂为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肉桂酸、己二酸、琥珀酸、炭黑、季铵化壳聚糖、羧甲基甲壳素、石墨烯、纳米银、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锌、磷酸二氢铵、碳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中,所述的改性淀粉包括醋酸酯交联淀粉、磷酸酯淀粉、羟丙基淀粉、柠檬酸酯淀粉、阳离子淀粉、氧化淀粉和羟甲基淀粉的一种或者几种。这些改性淀粉是以芭蕉芋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或红薯淀粉为原料,以马来酸酐、醋酸、柠檬酸、己二酸、双氧水、阳离子试剂为改性剂,进行酯化、交联或接枝反应后得到的改性淀粉。上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中,所述的淀粉分散剂为乙二醇,甲酰胺,DMSO,甘油,木糖醇,赤藓醇,聚乙二醇,山梨醇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中,所述的润滑剂为聚乙烯蜡,聚丙烯蜡,单硬脂酸甘油酯,乙撑双硬脂酰胺,硬脂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起到促进添加剂在基体树脂中的分散的作用,降低加工阻力。上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中,所述的脱模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镁,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的制备:按照重量百分含量配比称取一定量抑菌保鲜剂,改性淀粉,淀粉分散剂,润滑剂,脱模剂以及聚乙烯于高速搅拌机高速搅拌混匀,所得混合料于密炼机中110-180度混炼,转速30-100rpm/min,密练均匀,造粒,即可得到;(2)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的制备:取步骤(1)中得到的所述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添加到普通保鲜网套配方中,混合均匀,经网套制作机成型即可得到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所述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在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0%-30%,余下为制作普通网套所需塑料粒。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可使火龙果霉变率降低,腐烂率降低,货架期延长,火龙果保鲜期也得到延长。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的创新点是:本专利技术在普通果套的基础上增加了抑菌保鲜,吸潮防霉变的功能,不需要多余的步骤,只需正常套上保鲜网套即可发挥抑菌保鲜的作用,延长了货架期,且该类保鲜方法亦未见有报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得到的保鲜果套淀粉含量高,降低了普通网套的成本,也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成本低;而且使用方便,正常套上保鲜网套即可延长保鲜期,使用效果好,可以有效延长火龙果保存期,效果显著,有效降低运输和保藏的成本。并且由于抑菌保鲜剂分散于塑料基体中,火龙果在保鲜过程中无农药,化学试剂残留,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该保鲜果套通过对火龙果的抗菌保鲜作用,延长了货架,从而对火龙果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所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是先制备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然后再将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普通保鲜网套配方中,混合均匀,经网套制作机成型后制备而得,所述的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抑菌保鲜剂5.2%(即:尼泊金乙酯0.2%、尼泊金甲酯3%和纳米银2%);改性淀粉13.47%;淀粉分散剂乙二醇1%;润滑剂聚乙烯蜡0.3%;脱模剂硬脂酸锌0.03%;聚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是将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添加到普通保鲜网套配方中,混合均匀,经网套制作机成型后制备而得,所述的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抑菌保鲜剂0.2%‑8%;改性淀粉 10%‑35%;淀粉分散剂 1%‑10%;润滑剂0.3%‑6%;脱模剂0.03%‑3%;聚乙烯40%‑8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是将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添加到普通保鲜网套配方中,混合均匀,经网套制作机成型后制备而得,所述的火龙果保鲜浓缩母粒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抑菌保鲜剂0.2%-8%;改性淀粉10%-35%;淀粉分散剂1%-10%;润滑剂0.3%-6%;脱模剂0.03%-3%;聚乙烯40%-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抑菌保鲜剂为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肉桂酸、己二酸、琥珀酸、炭黑、季铵化壳聚糖、羧甲基甲壳素、石墨烯、纳米银、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锌、磷酸二氢铵、碳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淀粉包括醋酸酯交联淀粉、磷酸酯淀粉、羟丙基淀粉、柠檬酸酯淀粉、阳离子淀粉、氧化淀粉和羟甲基淀粉的一种或者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龙果专用保鲜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淀粉分散剂为乙二醇,甲酰胺,DMSO,甘油,木糖醇,赤藓醇,聚乙二醇,山梨醇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祥松李宝照王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佳年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