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面连续生产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6427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筋面连续生产加工系统,包括牛筋面下料单元、切段单元、醒面消毒单元、浸泡单元、抹油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实现牛筋面连续生产加工的工业自动化,解决了现有牛筋面生产加工效率低、各工序分开操作存在食品污染问题。同时生产的牛筋面味道好、口感软滑、筋道、后味醇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牛筋面连续生产加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食连续生产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牛筋面连续生产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牛筋面以其味道好、口感软滑、筋道、后味醇香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牛筋面的熟化过程是通过牛筋面机内螺旋叶片与面料之间的摩擦产生高温来实现。牛筋面的生产比较特殊,这是因为牛筋面不适合用大型机器生产。市场上各生产厂家均尝试使用大螺旋叶片筒生产牛筋面,但是情况都非常不理想,所以目前市场上生产牛筋面的螺旋叶片筒内径都不超过100毫米。由于生产效率低下,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关于牛筋面连续生产加工的设备;现有牛筋面的生产加工还是各工序分开操作,这不仅造成牛筋面的生产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同时各工序之间需要人工进行衔接,由于人的随意性较大,使得生产加工过程中导致食品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筋面连续生产加工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牛筋面连续生产加工系统,包括牛筋面下料单元、切段单元、醒面消毒单元、浸泡单元、抹油单元;所述下料单元包括出料口向下设置的牛筋面挤出机,间隔设置在所述牛筋面挤出机出料口下放的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与牛筋面挤出机出料口一侧设置有第一冷却风扇;所述切段单由与第一输送带出料端相衔接的第二输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的旋转式横切刀组成;所述醒面消毒单元包括设置有进、出料口的醒面室,设置在所述醒面室内的紫外线消毒灯和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进料端位于醒面室进料口下方,第三输送带出料端位于醒面室出料口上方,第二输送带出料端延伸至醒面室进料口内;所述浸泡单元由上开口结构的水浴锅、环形压覆输送网带和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组成;所述环形压覆输送网带和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带面上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拨齿;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进料端位于醒面室出料口下方,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上环带位于所述水浴锅内下部,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出料端位于水浴锅之外,位于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冷却风扇;环形压覆输送网带位于水浴锅上方,环形压覆输送网带的下环带位于水浴锅内上部;所述抹油单元包括倾斜向下设置的滚筒,设置在所述滚筒进料口处的喷油嘴,滚筒内壁上沿轴向间隔交错设置有多个内拨齿;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出料端延伸至滚筒进料口内。所述牛筋面挤出机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方650-750毫米位置处。所述第一输送带的线速度≤牛筋面的下落速度。所述切段单的旋转式横切刀的牛筋面切段长度为25-35厘米。所述第三输送带为间歇式移动输送,间歇时间8-10分钟。所述水浴锅内的浸泡水的温度为25-35℃,牛筋面的浸泡时间为4-6分钟。所述环形压覆输送网带的转速>环形承载输送网带转速7-9%。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实现牛筋面连续生产加工的工业自动化,解决了现有牛筋面生产加工效率低、各工序分开操作存在食品污染问题。同时生产的牛筋面味道好、口感软滑、筋道、后味醇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下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切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醒面消毒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浸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抹油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牛筋面连续生产加工系统,包括牛筋面下料单元1、切段单元2、醒面消毒单元3、浸泡单元4、抹油单元5。如图2所示,所述下料单元1包括出料口向下设置的牛筋面挤出机1.1,在牛筋面挤出机1.1出料口下方700毫米处设置有第一输送带1.2,位于第一输送带1.2与牛筋面挤出机1.1出料口之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冷却风扇1.3;700毫米距离的设定是为了使牛筋面1.4有一个充分的冷却和表面固化时间,避免在下落过程中出现粘连;第一输送带1.2的线速度≤牛筋面1.4的下落速度,否则牛筋面1.4不是垂直下落而是斜着被第一输送带1.2拉扯,造成粘连和拉伸。如图3所示,所述切段单2由与第一输送带1.2出料端相衔接的第二输送带2.1、设置在第二输送带2.1上方的旋转式横切刀2.2组成;旋转式横切刀2.2的转速根据第二输送带2.1的转速进行调整,以保证牛筋面1.4的切段长度在25-35厘米之间,这是因为较短的牛筋面1.4在抹油时不打结,抹油更均匀。如图1、4所示,所述醒面消毒单元3包括设置有进、出料口3.1、3.2的醒面室3.3,设置在醒面室3.3内的紫外线消毒灯3.4和第三输送带3.5;第三输送带3.5进料端位于醒面室3.3进料口3.1下方,第三输送带3.5出料端位于醒面室3.3出料口3.2上方,第二输送带2.1出料端延伸至醒面室3.3进料口3.1内;为了让牛筋面1.4有足够的醒发时间,第三输送带3.5设置为间歇式移动输送模式,因为只有醒发时间足够,牛筋面1.4在下道工序浸泡完成之后才会劲道、不碎,间歇时间设定在8-10分钟之间。如图1、5所示,所述浸泡单元4由上开口结构的水浴锅4.1、环形压覆输送网带4.2和环形承载输送网带4.3组成;环形压覆输送网带4.2的转速>环形承载输送网带4.3转速8%,其目的是使得环形承载输送网带4.3的上环带与环形压覆输送网带4.2的下环带之间形成相互撕扯牛筋面1.4,使抱团的牛筋面1.4散开,更容易吸水,更利于抹油。环形压覆输送网带4.2和环形承载输送网带4.3的带面上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拨齿;环形承载输送网带4.3的进料端位于醒面室3.3出料口3.2下方,环形承载输送网带4.3的上环带位于水浴锅4.1内下部,环形承载输送网带4.3的出料端位于水浴锅4.1之外;位于环形承载输送网带4.3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冷却风扇4.4,牛筋面1.4自水浴锅4.1出来到进入下一道工序这段时间是一个控水(沥干水分)过程,通过第二冷却风扇4.4吹掉牛筋面1.4上多余的水分;环形压覆输送网带4.2位于水浴锅4.1上方,环形压覆输送网带4.2的下环带位于水浴锅4.1内上部;水浴锅4.1内浸泡水的温度为25-35℃之间,牛筋面1.4在水浴锅4.1内的浸泡时间为5分钟;稳定的浸泡温度和时间可以促使泡出的牛筋面1.4含水量一致,浸泡5分钟可以使牛筋面1.4的含水量达到70%,保证牛筋面1.4柔韧而劲道。如图1、6所示,所述抹油单元5包括倾斜向下设置的滚筒5.1,设置在滚筒5.1进料口5.2处的喷油嘴5.3,滚筒5.1内壁上沿轴向间隔交错设置有多个内拨齿;环形承载输送网带4.3的出料端延伸至滚筒5.1进料口5.2内。喷油嘴5.3的喷油量要求一百斤湿牛筋面三两油,所用的油为澄清的一级大豆油,澄清的一级大豆油可以使牛筋面1.4不改变本身颜色,这种油的粘度不大,在抹油时更省油,且在食用时无油腻感。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简述如下:牛筋面1.4从牛筋面挤出机1.1出料口挤出后经第一冷却风扇1.3吹干表皮后落入第一输送带1.2。在经过第二输送带2.1上方的旋转式横切刀2.2后被截断。截断后的牛筋面1.4自醒面室3.3进料口3.1掉落到第三输送带3.5上,由于第三输送带3.5是间歇运动的,所以牛筋面1.4会在第三输送带3.5上堆积,当堆积到设定的时间后,第三输送带3.5往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筋面连续生产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牛筋面下料单元、切段单元、醒面消毒单元、浸泡单元、抹油单元;所述下料单元包括出料口向下设置的牛筋面挤出机,间隔设置在所述牛筋面挤出机出料口下放的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与牛筋面挤出机出料口一侧设置有第一冷却风扇;所述切段单由与第一输送带出料端相衔接的第二输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的旋转式横切刀组成;所述醒面消毒单元包括设置有进、出料口的醒面室,设置在所述醒面室内的紫外线消毒灯和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进料端位于醒面室进料口下方,第三输送带出料端位于醒面室出料口上方,第二输送带出料端延伸至醒面室进料口内;所述浸泡单元由上开口结构的水浴锅、环形压覆输送网带和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组成;所述环形压覆输送网带和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带面上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拨齿;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进料端位于醒面室出料口下方,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上环带位于所述水浴锅内下部,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出料端位于水浴锅之外,位于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冷却风扇;环形压覆输送网带位于水浴锅上方,环形压覆输送网带的下环带位于水浴锅内上部;所述抹油单元包括倾斜向下设置的滚筒,设置在所述滚筒进料口处的喷油嘴,滚筒内壁上沿轴向间隔交错设置有多个内拨齿;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出料端延伸至滚筒进料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筋面连续生产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牛筋面下料单元、切段单元、醒面消毒单元、浸泡单元、抹油单元;所述下料单元包括出料口向下设置的牛筋面挤出机,间隔设置在所述牛筋面挤出机出料口下放的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与牛筋面挤出机出料口一侧设置有第一冷却风扇;所述切段单由与第一输送带出料端相衔接的第二输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的旋转式横切刀组成;所述醒面消毒单元包括设置有进、出料口的醒面室,设置在所述醒面室内的紫外线消毒灯和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进料端位于醒面室进料口下方,第三输送带出料端位于醒面室出料口上方,第二输送带出料端延伸至醒面室进料口内;所述浸泡单元由上开口结构的水浴锅、环形压覆输送网带和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组成;所述环形压覆输送网带和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带面上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拨齿;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进料端位于醒面室出料口下方,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上环带位于所述水浴锅内下部,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出料端位于水浴锅之外,位于环形承载输送网带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冷却风扇;环形压覆输送网带位于水浴锅上方,环形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伟亮马宏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洪河天地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