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立峰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模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6297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外螺纹杆,可旋转支撑座结构,固定锥形杆结构,内螺纹管,工具箱,底座,刹车片,倒U型座,万向轮,连接座,轮轴和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推板,活动杆和锥形头的设置,有利于将锥形头插入地面,增加装置底部和地面连接的牢固性;固定板,紧定螺栓,支撑头,U型座和固定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改变固定板的角度,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固定螺钉和螺纹孔的设置,有利于将固定螺钉钉进需要支撑的建筑材料内,使固定板和建筑材料连接更加牢固。

A Formwork Support Device for Archite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emplate support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which comprises an external screw rod, a rotating support seat structure, a fixed conical rod structure, an internal screw tube, a tool box, a base, a brake pad, an inverted U-shaped seat, a universal wheel, a connecting seat, a wheel axle and a hook. The setting of push plate, movable rod and conical head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beneficial to inserting conical head into the ground, increasing the firmnes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device and the ground; the setting of fixing plate, fastening bolt, support head, U-seat and fixing bolt is beneficial to changing the angle of fixing plate and apply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building materials; the setting of fixing screw and thread hole is beneficial to fixing screw. Nailing into the supporting building materials mak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xing plate and the building materials more fi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模板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模板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支撑,一种用于房屋建筑中现浇混凝土的支架,这种支架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一般用于现浇楼顶板、墙板、柱子、大梁等等,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内墙铝合金模板进行支撑,保证其位置不变。而且,内墙铝合金模板安装后,难以保证墙面的垂直度,需要对内墙铝合金模板进行后续的垂直度调校。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5756345A,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建筑用墙面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副杆、主杆、第二副杆、套环以及销钉,所述第一副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主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主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副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副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但是现有的建筑用模板支撑装置还存在着底部与地面连接不够牢固,上端连接处不能改变角度和支撑装置上端与支撑物连接不够牢固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用模板支撑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模板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建筑用模板支撑装置还存在着底部与地面连接不够牢固,上端连接处不能改变角度和支撑装置上端与支撑物连接不够牢固的问题。一种建筑用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外螺纹杆,可旋转支撑座结构,固定锥形杆结构,内螺纹管,工具箱,底座,刹车片,倒U型座,万向轮,连接座,轮轴和挂钩,所述的外螺纹杆下部螺纹连接在内螺纹管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可旋转支撑座结构底部中间位置连接在外螺纹杆的上部;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下部分别连接在底座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的内侧上部分别连接在内螺纹管的左右两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下部分别贯穿底座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内螺纹管下部螺栓连接在连接座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工具箱下部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部左侧位置;所述的刹车片上部螺栓连接在倒U型座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倒U型座上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万向轮通过轮轴连接在倒U型座的内侧下部位置;所述的轮轴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在倒U型座的内侧下部前后两端位置;所述的连接座底部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挂钩左端螺栓连接在底座的右端上侧位置;所述的可旋转支撑座结构包括固定螺钉,固定板,紧定螺栓,螺纹孔,支撑头,U型座和固定螺栓,所述的固定螺钉上部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部;所述的固定板后部中间位置通过紧定螺栓连接在支撑头前部上端位置;所述的支撑头下部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U型座的内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孔分别开设在固定板的内部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万向轮和轮轴间隙配合设置。优选的,所述的万向轮具体采用万向静音橡胶轮。优选的,所述的U型座和外螺纹杆螺栓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板具体采用不锈钢板。优选的,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包括推板,活动杆,稳定板,通过孔,固定支架,锥形头和六角头螺栓,所述的推板下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活动杆的上部;所述的活动杆下部贯穿通过孔内部下侧;所述的稳定板下部左端螺栓连接在固定支架的上部;所述的锥形头上部螺纹连接在活动杆的下部;所述的通过孔开设在稳定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六角头螺栓贯穿稳定板前部中间位置并螺纹连接在活动杆的前部上侧位置。优选的,所述的稳定板和内螺纹管螺栓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相对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支架和底座螺栓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活动杆贯穿底座下部左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推板,活动杆和锥形头的设置,有利于将锥形头插入地面,增加装置底部和地面连接的牢固性。2.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板,紧定螺栓,支撑头,U型座和固定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改变固定板的角度,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3.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螺钉和螺纹孔的设置,有利于将固定螺钉钉进需要支撑的建筑材料内,使固定板和建筑材料连接更加牢固。4.本技术中,所述的万向轮的设置,有利于方便装置的移动。5.本技术中,所述的外螺纹杆和内螺纹管的设置,有利于调节装置的高度。6.本技术中,所述的工具箱的设置,有利于存放维修工具等物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旋转支撑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固定锥形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螺纹杆;2、可旋转支撑座结构;21、固定螺钉;22、固定板;23、紧定螺栓;24、螺纹孔;25、支撑头;26、U型座;27、固定螺栓;3、固定锥形杆结构;31、推板;32、活动杆;33、稳定板;34、通过孔;35、固定支架;36、锥形头;37、六角头螺栓;4、内螺纹管;5、工具箱;6、底座;7、刹车片;8、倒U型座;9、万向轮;10、连接座;11、轮轴;12、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外螺纹杆1,可旋转支撑座结构2,固定锥形杆结构3,内螺纹管4,工具箱5,底座6,刹车片7,倒U型座8,万向轮9,连接座10,轮轴11和挂钩12,所述的外螺纹杆1下部螺纹连接在内螺纹管4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可旋转支撑座结构2底部中间位置连接在外螺纹杆1的上部;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3下部分别连接在底座6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3的内侧上部分别连接在内螺纹管4的左右两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3下部分别贯穿底座6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内螺纹管4下部螺栓连接在连接座10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工具箱5下部螺栓连接在底座6的上部左侧位置;所述的刹车片7上部螺栓连接在倒U型座8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倒U型座8上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6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万向轮9通过轮轴11连接在倒U型座8的内侧下部位置;所述的轮轴11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在倒U型座8的内侧下部前后两端位置;所述的连接座10底部螺栓连接在底座6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挂钩12左端螺栓连接在底座6的右端上侧位置;所述的可旋转支撑座结构2包括固定螺钉21,固定板22,紧定螺栓23,螺纹孔24,支撑头25,U型座26和固定螺栓27,所述的固定螺钉21上部螺纹连接在螺纹孔24内部;所述的固定板22后部中间位置通过紧定螺栓23连接在支撑头25前部上端位置;所述的支撑头25下部通过固定螺栓27连接在U型座26的内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孔24分别开设在固定板22的内部左右两侧。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万向轮9和轮轴11间隙配合设置。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万向轮9具体采用万向静音橡胶轮。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U型座26和外螺纹杆1螺栓连接设置。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板22具体采用不锈钢板。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3包括推板31,活动杆32,稳定板33,通过孔34,固定支架35,锥形头36和六角头螺栓37,所述的推板31下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活动杆32的上部;所述的活动杆32下部贯穿通过孔34内部下侧;所述的稳定板33下部左端螺栓连接在固定支架35的上部;所述的锥形头36上部螺纹连接在活动杆32的下部;所述的通过孔34开设在稳定板3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六角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建筑用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外螺纹杆(1),可旋转支撑座结构(2),固定锥形杆结构(3),内螺纹管(4),工具箱(5),底座(6),刹车片(7),倒U型座(8),万向轮(9),连接座(10),轮轴(11)和挂钩(12),所述的外螺纹杆(1)下部螺纹连接在内螺纹管(4)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可旋转支撑座结构(2)底部中间位置连接在外螺纹杆(1)的上部;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3)下部分别连接在底座(6)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3)的内侧上部分别连接在内螺纹管(4)的左右两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3)下部分别贯穿底座(6)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内螺纹管(4)下部螺栓连接在连接座(10)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工具箱(5)下部螺栓连接在底座(6)的上部左侧位置;所述的刹车片(7)上部螺栓连接在倒U型座(8)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倒U型座(8)上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6)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万向轮(9)通过轮轴(11)连接在倒U型座(8)的内侧下部位置;所述的轮轴(11)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在倒U型座(8)的内侧下部前后两端位置;所述的连接座(10)底部螺栓连接在底座(6)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挂钩(12)左端螺栓连接在底座(6)的右端上侧位置;所述的可旋转支撑座结构(2)包括固定螺钉(21),固定板(22),紧定螺栓(23),螺纹孔(24),支撑头(25),U型座(26)和固定螺栓(27),所述的固定螺钉(21)上部螺纹连接在螺纹孔(24)内部;所述的固定板(22)后部中间位置通过紧定螺栓(23)连接在支撑头(25)前部上端位置;所述的支撑头(25)下部通过固定螺栓(27)连接在U型座(26)的内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孔(24)分别开设在固定板(22)的内部左右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建筑用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外螺纹杆(1),可旋转支撑座结构(2),固定锥形杆结构(3),内螺纹管(4),工具箱(5),底座(6),刹车片(7),倒U型座(8),万向轮(9),连接座(10),轮轴(11)和挂钩(12),所述的外螺纹杆(1)下部螺纹连接在内螺纹管(4)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可旋转支撑座结构(2)底部中间位置连接在外螺纹杆(1)的上部;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3)下部分别连接在底座(6)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3)的内侧上部分别连接在内螺纹管(4)的左右两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固定锥形杆结构(3)下部分别贯穿底座(6)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内螺纹管(4)下部螺栓连接在连接座(10)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工具箱(5)下部螺栓连接在底座(6)的上部左侧位置;所述的刹车片(7)上部螺栓连接在倒U型座(8)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倒U型座(8)上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6)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万向轮(9)通过轮轴(11)连接在倒U型座(8)的内侧下部位置;所述的轮轴(11)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在倒U型座(8)的内侧下部前后两端位置;所述的连接座(10)底部螺栓连接在底座(6)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挂钩(12)左端螺栓连接在底座(6)的右端上侧位置;所述的可旋转支撑座结构(2)包括固定螺钉(21),固定板(22),紧定螺栓(23),螺纹孔(24),支撑头(25),U型座(26)和固定螺栓(27),所述的固定螺钉(21)上部螺纹连接在螺纹孔(24)内部;所述的固定板(22)后部中间位置通过紧定螺栓(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沈立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