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填充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597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墙体浇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填充墙及其施工方法,预制填充墙包括墙体、位于墙体上端的预留插筋、位于墙体两侧的拉环,墙体上端面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墙体的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的下端设置有抵触在墙体下端面上的支撑板,连接绳的上端设置有供吊绳连接且外径大于连接孔内径的吊环,墙体的下端还设置有对支撑板进行限位的限位件;其中利用预制填充墙的施工方法减小预制填充墙在后续施工的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性,最终即可有利于预制填充墙的准确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填充墙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墙体浇筑
,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填充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填充墙是框架结构的墙体,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重量由梁柱承担,填充墙不承重。目前,公告号为CN203487664U,公告日为2014年3月19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填充墙悬挂式柔性连接,包括预制混凝土填充墙、填充墙两侧的框架柱/剪力墙以及填充墙顶底的上层或下层梁/板,预制混凝土填充墙与其两侧框架柱/剪力墙通过扣接柔性拉环进行连接,预制混凝土填充墙与其顶部梁/板通过预留插筋灌浆或混凝土现浇进行连接,预制混凝土填充墙与其底部梁/板间设置座浆层,扣接柔性拉环中后插附加竖向钢筋,预制混凝土填充墙可采用轻型墙体与抗震耗能构造。该种预制混凝土填充墙悬挂式柔性连接当需要将预制混凝土填充墙移动至座浆层上时,由于预制混凝土填充墙本身比较重,故通常需要利用吊机起吊预制混凝土填充墙,其中吊机上的吊绳通常需要捆绑在预留插筋或柔性拉环上,但是预留插筋或柔性拉环当受到的作用力过大时就有可能从预制混凝土填充墙上脱落,最终就会影响到预制混凝土填充墙安装后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填充墙,能够比较稳定的起吊墙体。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制填充墙,包括墙体、位于墙体上端的预留插筋、位于墙体两侧的拉环,所述墙体上端面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墙体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下端设置有抵触在墙体下端面上的支撑板,所述连接绳的上端设置有供吊绳连接且外径大于连接孔内径的吊环,所述墙体的下端还设置有对支撑板进行限位的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通过吊机起吊墙体时,利用墙体上端面的两侧均开设的连接孔,其中连接孔内设置有连接绳,吊机上的吊绳连接在连接绳上端的吊环上,随后即可对连接绳施加拉力;此时利用连接绳下端的支撑板抵触在墙体下端面上,此时连接绳即可带动支撑板上移,从而通过支撑板带动墙体上移,最终完成对墙体的起吊;其中利用限位件对支撑板进行限位,从而减小支撑板发生移动的可能性,使得支撑板可以持续保持抵触在墙体下端面上,避免由于支撑板发生移动导致支撑板与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即可避免由于墙体受到支撑板过大的压强而导致墙体发生破裂,此时支撑板即可稳定的对墙体施加向上移动的作用力,最终即可比较稳定的起吊墙体。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开设在墙体下端面上且供支撑板嵌入的凹槽、开设在凹槽内壁上的收纳槽、一端铰接在收纳槽内且用于抵触在支撑板远离墙体一侧外壁上的限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嵌入在凹槽内后,操作人员即可将限位板从收纳槽内转动出来,随后限位板即可抵触在支撑板远离墙体一侧外壁上,从而将支撑板限位在凹槽内,最终即可减小支撑板在带动墙体上移时与墙体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的下端且位于连接孔的一端处开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容纳腔,所述支撑板上且位于容纳腔内设置有呈V字形且两端连接在支撑板的两侧的加固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固杆呈V字形,且加固杆的两端连接在支撑板的两侧,此时加固杆即可将对支撑板施加的拉力均分到支撑板的两侧,从而减小支撑板发生断裂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杆的折角处开设有供连接绳穿过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固杆的折角处开设的通孔,通孔即可供连接绳穿过,连接绳即可捆绑在加固杆上,最终即可方便连接绳快速稳定的捆绑在加固杆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绳的长度大于墙体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绳的长度大于墙体的高度,当连接绳与吊环连接的端部由于长期使用而破损时,只需要将连接绳的端部剪掉一部分即可重新与吊环连接,减少连接绳由于端部发生损坏而需要整条更换的次数,最终即可有利于延长连接绳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提供一种预制填充墙的施工方法,能够减小预制填充墙在施工的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清理座浆层上的残渣并在座浆层的上端面上弹线;步骤二,利用吊机起吊预制填充墙,从而将预制填充墙移动至座浆层上;步骤三,利用多个限位支架支撑在预制填充墙的两侧,从而对预制填充墙进行支撑;步骤四,将预制填充墙上的拉环与剪力墙上的拉环进行对接,同时拉环中心后插附加竖向钢筋;步骤五,在预制填充墙两侧与剪力墙的空隙内浇筑混凝土;步骤六,在预制填充墙的上端架设上层梁模具,从而现浇上层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预制填充墙时,首先清理座浆层上的残渣,从而避免预制填充墙放置在不平整的座浆层上后发生倾倒;同时在座浆层上弹线,弹线后即可在座浆层上形成供预制填充墙放置的轮廓线,根据轮廓线的位置将预制填充墙放置在轮廓线内,此时即可将预制填充墙准确的放置在所需放置的位置处,有利于后续对预制填充墙的施工;利用吊机将预制填充墙移动至轮廓线内后,利用限位支架对预制填充墙的两侧进行支撑,从而减小预制填充墙在后续施工的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性,最终即可有利于预制填充墙的准确安装;随后即可将预制填充墙上的拉环与剪力墙上的拉环进行对接,同时在拉环中心后插附加竖向钢筋,即可完成对拉环的安装,从而将预制填充墙连接在剪力墙上;随后再在预制填充墙两侧与剪力墙的空隙内浇筑混凝土,完成对预制填充墙侧边的固定;最后即可在预制填充墙的上端架设上层梁模具,从而现浇上层梁,此时即可完成整个预制填充墙的施工安装。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支架包括抵触在地面上的底板、下端连接在底板的一端上且沿竖直向上方向延伸的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支撑杆上且另一端连接在底板上的稳定杆、开设在底板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上的第一轴孔、设置在底板上且穿过轴孔的转动轴、设置在转动轴上且呈“凵”字形的转动杆、开设在转动杆的两端且分别供转动轴的两端穿过的第二轴孔、套设在转动轴的一端上且一端连接在转动杆上而另一端连接在底板上的扭簧、设置在转动杆的中部且用于抵紧在地面上的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利用限位支架对预制填充墙两侧进行支撑时,利用底板支撑在地面上且将支撑杆抵触在预制填充墙的侧壁上,同时利用稳定杆对支撑杆进行加固,此时支撑杆即可对预制填充墙的侧壁进行支撑;其中利用扭簧带动转动杆朝向地面一侧转动,使得转动杆上的限位块抵触在地面上,此时限位块即可与地面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当预制填充墙移动且对支架产生推力时,限位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即可减小支架发生移动的可能性,同时底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也可以减小支架发生移动的可能性,最终即可减小预制填充墙发生偏移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预制填充墙进行准确的安装。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抵紧在地面上的橡胶防滑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块上设置的橡胶防护垫,由于橡胶防护垫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故本身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当橡胶防护垫抵紧在地面上时,橡胶防护垫与地面之间即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最终即可进一步减小支架发生移动的可能性,从而即可减小预制填充墙发生偏移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包括一端连接在底板上且截面呈“凵”字形的支撑筒、一端嵌入在支撑筒远离底板的一端内的调节杆,所述支撑筒远离底板的一端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调节杆上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填充墙,包括墙体(1)、位于墙体(1)上端的预留插筋(11)、位于墙体(1)两侧的拉环(1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上端面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墙体(1)的连接孔(13),所述连接孔(13)内设置有连接绳(2),所述连接绳(2)的下端设置有抵触在墙体(1)下端面上的支撑板(3),所述连接绳(2)的上端设置有供吊绳连接且外径大于连接孔(13)内径的吊环(21),所述墙体(1)的下端还设置有对支撑板(3)进行限位的限位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填充墙,包括墙体(1)、位于墙体(1)上端的预留插筋(11)、位于墙体(1)两侧的拉环(1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上端面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墙体(1)的连接孔(13),所述连接孔(13)内设置有连接绳(2),所述连接绳(2)的下端设置有抵触在墙体(1)下端面上的支撑板(3),所述连接绳(2)的上端设置有供吊绳连接且外径大于连接孔(13)内径的吊环(21),所述墙体(1)的下端还设置有对支撑板(3)进行限位的限位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包括开设在墙体(1)下端面上且供支撑板(3)嵌入的凹槽(41)、开设在凹槽(41)内壁上的收纳槽(42)、一端铰接在收纳槽(42)内且用于抵触在支撑板(3)远离墙体(1)一侧外壁上的限位板(4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下端且位于连接孔(13)的一端处开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容纳腔(14),所述支撑板(3)上且位于容纳腔(14)内设置有呈V字形且两端连接在支撑板(3)的两侧的加固杆(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31)的折角处开设有供连接绳(2)穿过的通孔(3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2)的长度大于墙体(1)的高度。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填充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清理座浆层上的残渣并在座浆层的上端面上弹线;步骤二,利用吊机起吊预制填充墙,从而将预制填充墙移动至座浆层上;步骤三,利用多个限位支架(5)支撑在预制填充墙的两侧,从而对预制填充墙进行支撑;步骤四,将预制填充墙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太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源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