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河治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92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河治理工艺,步骤如下:S1、围堰施工:围堰围合出待施工河道区域,并于围堰上端外沿进行冠梁施工;S2、桁车安装;桁车为门字型,桁车下部两端滑动架设于两侧的冠梁上,桁车沿着冠梁长度方向移动;S3、将围堰内的水抽干;S4、在围堰内开挖基坑;先通过吸污泵吸淤泥至罐车运卸,再通过桁车将渣土和垃圾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S5、在基坑内设立支护管撑;S6、在基坑两侧的近河道处土方开挖建设一级驳岸;S7、在基坑内的一级驳岸和围堰壁面之间安装截污管道;并在一级驳岸和围堰壁面之间回填土;S8、支护管撑拆除;在两侧基坑内的近河道处一级驳岸上方建设二级驳岸;S9、在二级驳岸和围堰壁面之间回填土;S10、拆除桁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河治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河治理工艺,属于河道治理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越发注重中小河道的治理工作,因此,在河道环保治理中,环保清淤工作及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环保清淤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就是经常处理河道淤泥,从而使水质一直保持在最佳状态。现如今,一般城区内河治理过程中,沿岸施工场地不足严重制约着项目实施的进度和效率,需协调沿线道路、小区等做为施工场地。合理的治理工艺是保证项目实施的进度和效率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河治理工艺,该内河治理工艺通过设置占用地方小的桁车来实现运输的便利,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且通过设置的一级驳岸和二级驳岸保证水体岸坡不受冲刷,延长使用寿命,造型美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河治理工艺,步骤如下:S1、围堰施工:围堰围合出待施工河道区域,并于围堰上端外沿进行冠梁施工;S2、桁车安装;桁车为门字型,桁车下部两端滑动架设于两侧的冠梁上,桁车沿着冠梁长度方向移动;S3、将围堰内的水抽干;S4、在围堰内开挖基坑;先通过吸污泵吸淤泥至罐车运卸,再通过桁车将渣土和垃圾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S5、在基坑内设立支护管撑;S6、在基坑两侧的近河道处土方开挖建设一级驳岸;S7、在基坑内的一级驳岸和围堰壁面之间安装供污水流经的截污管道;并在一级驳岸和围堰壁面之间回填土;S8、支护管撑拆除并通过桁车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在两侧基坑内的近河道处一级驳岸上方建设二级驳岸;S9、在二级驳岸和围堰壁面之间回填土;S10、拆除桁车。其中,所述桁车包括承接机构、水平设置的横向桁架以及两竖直设于横向桁架两端的立柱桁架;两立柱桁架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伸缩桁架连接横向桁架的两端;承接机构上端与横向桁架下端滑动连接,两立柱桁架的下端分别位于河道两侧的岸上;伸缩桁架包括四根呈水平的四棱柱设置的液压杆以及若干支撑杆;液压杆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和长度可调的伸缩部;若干支撑杆分别固定于相邻液压杆的两固定部之间;伸缩桁架的下方的两液压杆的固定部与立柱桁架上端固定连接;伸缩桁架的四根液压杆的伸缩部朝向横向桁架,且四根液压杆的伸缩部与横向桁架端部固定连接;一设于横向桁架上的横向驱动机构驱动承接机构分别朝向两立柱桁架方向移动;承接机构用于装载渣土并将其输送到岸上;所述立柱桁架的底端面上固定设有移动轮;两立柱桁架相对侧的下部固定设有紧贴两侧冠梁外壁的滑动轮。其中,所述承接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板、竖直的调节杆和承运台;调节杆下端与承运台上部固定连接,调节杆上端固定于顶板上;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横向桁架下端沿水平横向的导轨和水平设置的第三液压缸;顶板上端面固定设有套设于导轨内的滑块;第三液压缸一端固定于横向桁架靠近端部的一侧上,第三液压缸另一端固定于顶板上。其中,所述伸缩桁架还包括若干设于相邻液压杆之间的倾斜的气弹簧;气弹簧一端固定于一液压杆的固定部上,气弹簧另一端固定于相邻液压杆的伸缩部上。其中,步骤S6中的一级驳岸包括水平设置的承台板、若干岩石块挡箱以及若干基桩;承台板沿着河道走向平铺于河底,基桩上端与承台板底部固定连接,基桩下部埋设于河底的土壤中;若干岩石块挡箱沿着河道走向固定设于承台板上;岩石块挡箱朝向河的侧面为由上至下逐渐向河靠近倾斜的斜面;岩石块挡箱内部中空且内部填充有种植土;岩石块挡箱上端面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种植开口。其中,步骤S8中的二级驳岸包括固定于岩石块挡箱远离河一侧上端的竖直的基石板以及固定于基石板上端面的平台板;基石板朝向河的侧面为由上至下逐渐向河靠近倾斜的斜面。其中,上述步骤S10后还包括在二级驳岸上端面沿着河道走向固定设置河道护栏。其中,上述步骤S1前还包括:场地平整:即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平整场地,畅通道路,对实地进行勘查,复核标高及与周围建筑的相互位臵关系,对施工生活用水、施工用电、场内临设用房等进行统筹合理安排。其中,所述围堰采用若干支护桩组合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桁车,在不占用过多地方的情况下,方便移动物料。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一级驳岸和二级驳岸,一级驳岸上可种植植物,保证水体岸坡不受冲刷,延长使用寿命,造型美观。3、本专利技术横向桁架两端的伸缩桁架具备自主伸缩功能,能适应同一河道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河道宽度,适用范围更广,使用效果更优;设有移动轮可直接沿岸堤滚动,使其工作范围覆盖全河道长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桁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桁车的伸缩桁架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流程施工状态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围堰;2、冠梁;3、桁车;31、承接机构;311、顶板;312、调节杆;313、承运台;32、横向桁架;33、立柱桁架;34、伸缩桁架;35、液压杆;351、固定部;352、伸缩部;36、支撑杆;37、横向驱动机构;371、导轨;372、第三液压缸;373、滑块;38、移动轮;39、滑动轮;300、气弹簧;4、基坑;40、支护管撑;5、一级驳岸;51、承台板;52、岩石块挡箱;53、基桩;54、种植开口;6、截污管道;7、二级驳岸;71、基石板;72、平台板;8、河道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4,一种内河治理工艺,包括步骤如下:S1、围堰1施工:围堰1围合出待施工河道区域,并于围堰1上端外沿进行冠梁2施工;S2、桁车3安装;桁车3为门字型,桁车3下部两端滑动架设于两侧的冠梁2上,桁车3沿着冠梁2长度方向移动;S3、将围堰1内的水抽干;S4、在围堰1内开挖基坑4;先通过吸污泵吸淤泥至罐车运卸,再通过桁车3将渣土和垃圾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S5、在基坑4内设立支护管撑40;S6、在基坑4两侧的近河道处土方开挖建设一级驳岸5;S7、在基坑4内的一级驳岸5和围堰1壁面之间安装供污水流经的截污管道6;并在一级驳岸5和围堰1壁面之间回填土;S8、支护管撑40拆除并通过桁车3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在两侧基坑4内的近河道处一级驳岸5上方建设二级驳岸7;S9、在二级驳岸7和围堰1壁面之间回填土;S10、拆除桁车3。参见图1-4,所述桁车3包括承接机构31、水平设置的横向桁架32以及两竖直设于横向桁架32两端的立柱桁架33;两立柱桁架33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伸缩桁架34连接横向桁架32的两端;承接机构31上端与横向桁架32下端滑动连接,两立柱桁架33的下端分别位于河道两侧的岸上;伸缩桁架34包括四根呈水平的四棱柱设置的液压杆35以及若干支撑杆36;液压杆35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351和长度可调的伸缩部352;若干支撑杆36分别固定于相邻液压杆35的两固定部351之间;伸缩桁架34的下方的两液压杆35的固定部351与立柱桁架33上端固定连接;伸缩桁架34的四根液压杆35的伸缩部352朝向横向桁架32,且四根液压杆35的伸缩部352与横向桁架32端部固定连接;一设于横向桁架32上的横向驱动机构37驱动承接机构31分别朝向两立柱桁架33方向移动;承接机构31用于装载渣土并将其输送到岸上;所述立柱桁架33的底端面上固定设有移动轮38;两立柱桁架33相对侧的下部固定设有紧贴两侧冠梁2外壁的滑动轮39。开挖之后,大量的钢筋、钢模、截污管材,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河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S1、围堰(1)施工:围堰(1)围合出待施工河道区域,并于围堰(1)上端外沿进行冠梁(2)施工;S2、桁车(3)安装;桁车(3)为门字型,桁车(3)下部两端滑动架设于两侧的冠梁(2)上,桁车(3)沿着冠梁(2)长度方向移动;S3、将围堰(1)内的水抽干;S4、在围堰(1)内开挖基坑(4);先通过吸污泵吸淤泥至罐车运卸,再通过桁车(3)将渣土和垃圾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S5、在基坑(4)内设立支护管撑(40);S6、在基坑(4)两侧的近河道处土方开挖建设一级驳岸(5);S7、在基坑(4)内的一级驳岸(5)和围堰(1)壁面之间安装供污水流经的截污管道(6);并在一级驳岸(5)和围堰(1)壁面之间回填土;S8、支护管撑(40)拆除并通过桁车(3)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在两侧基坑(4)内的近河道处一级驳岸(5)上方建设二级驳岸(7);S9、在二级驳岸(7)和围堰(1)壁面之间回填土;S10、拆除桁车(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河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S1、围堰(1)施工:围堰(1)围合出待施工河道区域,并于围堰(1)上端外沿进行冠梁(2)施工;S2、桁车(3)安装;桁车(3)为门字型,桁车(3)下部两端滑动架设于两侧的冠梁(2)上,桁车(3)沿着冠梁(2)长度方向移动;S3、将围堰(1)内的水抽干;S4、在围堰(1)内开挖基坑(4);先通过吸污泵吸淤泥至罐车运卸,再通过桁车(3)将渣土和垃圾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S5、在基坑(4)内设立支护管撑(40);S6、在基坑(4)两侧的近河道处土方开挖建设一级驳岸(5);S7、在基坑(4)内的一级驳岸(5)和围堰(1)壁面之间安装供污水流经的截污管道(6);并在一级驳岸(5)和围堰(1)壁面之间回填土;S8、支护管撑(40)拆除并通过桁车(3)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在两侧基坑(4)内的近河道处一级驳岸(5)上方建设二级驳岸(7);S9、在二级驳岸(7)和围堰(1)壁面之间回填土;S10、拆除桁车(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桁车(3)包括承接机构(31)、水平设置的横向桁架(32)以及两竖直设于横向桁架(32)两端的立柱桁架(33);两立柱桁架(33)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伸缩桁架(34)连接横向桁架(32)的两端;承接机构(31)上端与横向桁架(32)下端滑动连接,两立柱桁架(33)的下端分别位于河道两侧的岸上;伸缩桁架(34)包括四根呈水平的四棱柱设置的液压杆(35)以及若干支撑杆(36);液压杆(35)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351)和长度可调的伸缩部(352);若干支撑杆(36)分别固定于相邻液压杆(35)的两固定部(351)之间;伸缩桁架(34)的下方的两液压杆(35)的固定部(351)与立柱桁架(33)上端固定连接;伸缩桁架(34)的四根液压杆(35)的伸缩部(352)朝向横向桁架(32),且四根液压杆(35)的伸缩部(352)与横向桁架(32)端部固定连接;一设于横向桁架(32)上的横向驱动机构(37)驱动承接机构(31)分别朝向两立柱桁架(33)方向移动;承接机构(31)用于装载渣土并将其输送到岸上;所述立柱桁架(33)的底端面上固定设有移动轮(38);两立柱桁架(33)相对侧的下部固定设有紧贴两侧冠梁(2)外壁的滑动轮(3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河治理工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孔铭荀名红何文林鲍国胜陈如陈泰仁黄学军林忠全张世充黄育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建中建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