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塑胶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73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色塑胶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且下模座的内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滚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动推杆推动上模座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推杆向上移动,且配合第一滑齿挤压第一滑槽而使转盘带动凹模转动,反之,电动推杆带动上模座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推杆向下移动,且配合第二滑齿挤压第二滑槽而使转盘率微转动并滑至定位槽的内部进行定位,从而简化双色塑胶模具的内部结构,提高模具安装和搬运的便捷度。

A Double-color Plastic Moul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color plastic di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die base,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n electric push rod on both sides and an upper die base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lower die base. The inner side of the lower die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groov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lower die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turntable. The outer side of the turntable is equipped with a second groove and the inner installation of the second groove and the first groove. There are many rolls. The utility model pushes the upper die base upward while driving the push rod upward, and cooperates with the first sliding tooth to extrude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to make the turntable drive the concave die to rotate. On the contrary, the electric push rod drives the upper die base downward while driving the push rod downward, and cooperates with the second sliding tooth to extrude the second sliding groove to make the turntable rate slightly rotate and slide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positioning groove. Positioning, so as to simplify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wo-color plastic mold,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the installation and handling of the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塑胶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
,具体为一种双色塑胶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双色模具即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这种模塑工艺也叫双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双色模具目前市场上日益盛行,由于这种工艺可以使产品的外观更加漂亮,易于换颜色而可以不用喷涂,但造价昂贵,技术要求高。现有的双色塑胶模具结构在生产加工时需要下模内部的旋转电机和齿轮等配合驱动上模座旋转而实现对凸模的更换,该结构复杂且使模具的整体重量剧增而不便于模具的安装和搬运,且现有的双色塑胶模具结构在更换凸模时需要将上模移出定位柱后旋转再安装,这一过程易使模具定位误差增大,而影响生产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色塑胶模具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双色塑胶模具结构在生产加工时需要下模内部的旋转电机和齿轮等配合驱动上模座旋转而实现对凸模的更换,该结构复杂且使模具的整体重量剧增而不便于模具的安装和搬运,且现有的双色塑胶模具结构在更换凸模时需要将上模移出定位柱后旋转再安装,这一过程易使模具定位误差增大,而影响生产成品的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色塑胶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且下模座的内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滚球,所述转盘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推杆,且转盘上方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滑套,所述推杆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转盘外侧的第一滑齿,且推杆外侧的远离第一滑齿一端设置有贯穿转盘并延伸至滑套内部的第二滑齿,所述推杆的顶端贯穿上模座并延伸至上模座的外侧,所述转盘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凹模、第二凹模、第三凹模和第四凹模,且第一凹模、第二凹模、第三凹模和第四凹模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上模座内部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上模座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凸模、第二凸模、第三凸模和第四凸模,且第一凸模、第二凸模、第三凸模和第四凸模呈环形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转盘与推杆活动链接,且转盘内部靠近推杆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呈环形分布,且第一滑槽与第一滑齿相匹配。优选地,所述滑套与推杆活动链接,且滑套外侧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连接有定位槽,且第二滑槽和定位槽均与第二滑齿相匹配,所述第二滑槽最高端与第一滑槽最低端对应。优选地,所述第一凸模、第二凸模、第三凸模和第四凸模分别延伸至第一凹模、第二凹模、第三凹模和第四凹模内部,且第一凸模、第二凸模、第三凸模和第四凸模均与第一凹模、第二凹模、第三凹模和第四凹模相匹配。优选地,所述转盘上方的四角均设置有贯穿定位孔并延伸至定位孔外侧的定位柱,且定位柱与上模座活动链接。优选地,所述推杆外侧靠近上模座的一端安装有螺母,且推杆与上模座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双色塑胶模具结构通过电动推杆推动上模座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推杆向上移动,且配合第一滑齿挤压第一滑槽而使转盘带动凹模转动,反之,电动推杆带动上模座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推杆向下移动,且配合第二滑齿挤压第二滑槽而使转盘率微转动并滑至定位槽的内部进行定位,从而简化双色塑胶模具的内部结构,提高模具安装和搬运的便捷度,且该种双色塑胶模具结构通过滑齿挤压滑槽实现转盘的旋转,且在凸模在移动时上模座在定位柱的外侧上下移动,且在更换凹模后配合第二滑齿滑至定位槽的内部进行定位,从而避免反复安装所造成的定位误差,而提高生产成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模座;101、第一凹槽;2、电动推杆;3、上模座;301、定位孔;4、转盘;401、第二凹槽;402、第一滑槽;5、滚球;6、推杆;601、第一滑齿;602、第二滑齿;7、滑套;701、第二滑槽;702、定位槽;8、第一凹模;9、第二凹模;10、第三凹模;11、第四凹模;12、定位柱;13、第一凸模;14、第二凸模;15、第三凸模;16、第四凸模;17、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双色塑胶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座1,下模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动推杆2,且电动推杆2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座3,下模座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01,且下模座1的内部安装有转盘4,转盘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401,且第二凹槽401和第一凹槽101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滚球5,转盘4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推杆6,且转盘4上方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滑套7,推杆6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转盘4外侧的第一滑齿601,且推杆6外侧的远离第一滑齿601一端设置有贯穿转盘4并延伸至滑套7内部的第二滑齿602,推杆6的顶端贯穿上模座3并延伸至上模座3的外侧,转盘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凹模8、第二凹模9、第三凹模10和第四凹模11,且第一凹模8、第二凹模9、第三凹模10和第四凹模11呈环形均匀分布,上模座3内部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孔301,上模座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凸模13、第二凸模14、第三凸模15和第四凸模16,且第一凸模13、第二凸模14、第三凸模15和第四凸模16呈环形均匀分布。本技术通过电动推杆2推动上模座3向上移动而使推杆6配合第一滑齿601挤压第一滑槽402而使转盘4转动,反之上模座3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推杆6配合第二滑齿602挤压第二滑槽701而使转盘4转动,从而简化双色塑胶模具的内部结构,提高模具安装和搬运的便捷度,且通过转盘4带动凹模转动,且配合第二滑齿602滑至定位槽702的内部进行定位,从而避免反复安装所造成的定位误差,而提高生产成品的质量。请参阅图1-3,转盘4与推杆6活动链接,且转盘4内部靠近推杆6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第一滑槽402,第一滑槽402呈环形分布,且第一滑槽402与第一滑齿601相匹配,滑套7与推杆6活动链接,且滑套7外侧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滑槽701,第二滑槽701的一侧连接有定位槽702,且第二滑槽701和定位槽702均与第二滑齿602相匹配,第二滑槽701最高端与第一滑槽402最低端对应,通过第一滑齿601挤压第一滑槽402而使转盘4转动,且配合第二滑齿602挤压第二滑槽701而使转盘4转动并通过定位槽702对第二滑齿602进行定位,从而便于使转盘4转动和进行定位。请参阅图1、2,第一凸模13、第二凸模14、第三凸模15和第四凸模16分别延伸至第一凹模8、第二凹模9、第三凹模10和第四凹模11内部,且第一凸模13、第二凸模14、第三凸模15和第四凸模16均与第一凹模8、第二凹模9、第三凹模10和第四凹模11相匹配,通过转盘带动凹模转动,而使凹模依次安装在凸模的外侧,从而便于进行双色塑胶的注塑加工。请参阅图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色塑胶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动推杆(2),且电动推杆(2)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座(3),所述下模座(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01),且下模座(1)的内部安装有转盘(4),所述转盘(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401),且第二凹槽(401)和第一凹槽(101)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滚球(5),所述转盘(4)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推杆(6),且转盘(4)上方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滑套(7),所述推杆(6)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转盘(4)外侧的第一滑齿(601),且推杆(6)外侧的远离第一滑齿(601)一端设置有贯穿转盘(4)并延伸至滑套(7)内部的第二滑齿(602),所述推杆(6)的顶端贯穿上模座(3)并延伸至上模座(3)的外侧,所述转盘(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凹模(8)、第二凹模(9)、第三凹模(10)和第四凹模(11),且第一凹模(8)、第二凹模(9)、第三凹模(10)和第四凹模(11)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上模座(3)内部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孔(301),所述上模座(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凸模(13)、第二凸模(14)、第三凸模(15)和第四凸模(16),且第一凸模(13)、第二凸模(14)、第三凸模(15)和第四凸模(16)呈环形均匀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塑胶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动推杆(2),且电动推杆(2)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座(3),所述下模座(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01),且下模座(1)的内部安装有转盘(4),所述转盘(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401),且第二凹槽(401)和第一凹槽(101)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滚球(5),所述转盘(4)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推杆(6),且转盘(4)上方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滑套(7),所述推杆(6)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转盘(4)外侧的第一滑齿(601),且推杆(6)外侧的远离第一滑齿(601)一端设置有贯穿转盘(4)并延伸至滑套(7)内部的第二滑齿(602),所述推杆(6)的顶端贯穿上模座(3)并延伸至上模座(3)的外侧,所述转盘(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凹模(8)、第二凹模(9)、第三凹模(10)和第四凹模(11),且第一凹模(8)、第二凹模(9)、第三凹模(10)和第四凹模(11)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上模座(3)内部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孔(301),所述上模座(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凸模(13)、第二凸模(14)、第三凸模(15)和第四凸模(16),且第一凸模(13)、第二凸模(14)、第三凸模(15)和第四凸模(16)呈环形均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塑胶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与推杆(6)活动链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春
申请(专利权)人:聪缙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