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鮰鱼内脏油的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57146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鮰鱼内脏油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处理:将斑点叉尾鱼内脏去除胆囊、鱼鳔及肠内杂质后,用水冲洗干净,然后采用组织粉碎机将内脏打碎,匀浆后,4℃恒温储藏备用;(2)将上述冻藏原料进行解冻,进行加水处理,期间不断搅拌,向上述水相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酸碱调节PH值;(3)在上述弱碱性体系中,加入木瓜蛋白酶2500‑3500U/g酶解40min;(4)酶解液送入高速离心机,分离出上层鱼油,即制得粗鱼油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提取方法提取的斑点叉尾鮰鱼内脏油提取率高达90%;且方法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便于工业化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鮰鱼内脏油的提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味酱
,具体涉及一种鮰鱼内脏油的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淡水鱼产量和加工规模的不断提高,加工下脚料也越来越多,主要包括鱼头、鱼骨、鱼皮、鱼内脏及其残余碎肉等。这些下脚料除大部分被用作饲料鱼粉外,剩余部分只能被随意丢弃和掩埋。鱼类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鱼内脏,若将其废弃,不仅会造成大量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对鱼内脏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鱼油中含有丰富的ω3系列脂肪酸和人体必须的多种脂肪酸,已广泛用于药品及保健品。正因为如此,现已开发出利用鱼内脏制造鱼油、鱼粉及其水解物的方法,其中有隔水蒸煮法。上海水产大学俞鲁礼以草鱼、鳊鱼和鲢鱼的内脏提取鱼油的工艺是采取隔水蒸煮法。该方法是将鱼内脏剪成小段,放入已预热的温控水溶槽内,加热温度为80℃,时间为70min进行隔水蒸煮。在加热期间,隔5-10分钟轻微搅拌一次,在加热时间的一半时加入定量的(1.0%鱼内脏重量)的碱液,待蒸煮完毕后,将混合物料放入离心机中离心沉降15min,离心机转速3000-4000rpm,分离油相于容器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鮰鱼内脏油的提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便于工业化实施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鮰鱼内脏油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处理:将斑点叉尾鱼内脏去除胆囊、鱼鳔及肠内杂质后,用水冲洗干净,然后采用组织粉碎机将内脏打碎,匀浆后,4℃恒温储藏备用;(2)将上述冻藏原料进行解冻,进行加水处理,期间不断搅拌,向上述水相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酸碱调节PH值;(3)在上述弱碱性体系中,加入木瓜蛋白酶2500-3500U/g酶解40min;(4)酶解液送入高速离心机,分离出上层鱼油,即制得粗鱼油制品。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加水后的液料比为1mL:0.5-1.5g。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加碱后的pH值为7.0-7.6。进一步地,所述碱为KOH。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酶解的反应条件为:整个酶解过程控制反应温度为40-60℃,混合反应物体系PH不变。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离心的转速为4500-5500r/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离心时间为5-15min。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采用本工艺提取的斑点叉尾鮰鱼内脏油提取率高达90%;2、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便于工业化实施等特点;3、原料为水产品加工副产物斑点叉尾鮰鱼内脏,提高了副产物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2中不同时间下的提油率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料均能够从市场上购买或按照现有技术合成。实施例1一种鮰鱼内脏油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处理:将斑点叉尾鱼内脏去除胆囊、鱼鳔及肠内杂质后,用水冲洗干净,然后采用组织粉碎机将内脏打碎,匀浆后,4℃恒温储藏备用;(2)将上述冻藏原料进行解冻,进行加水处理,水后的液料比为1mL:0.5g,期间不断搅拌,向上述水相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酸碱调节PH值为7.0;(3)在上述弱碱性体系中,加入木瓜蛋白酶2500U/g酶解40min;整个酶解过程控制反应温度为40℃,混合反应物体系PH不变;(4)酶解液送入高速离心机,离心的转速为4500r/min,离心时间为5min,分离出上层鱼油,即制得粗鱼油制品。实施例2:一种鮰鱼内脏油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处理:将斑点叉尾鱼内脏去除胆囊、鱼鳔及肠内杂质后,用水冲洗干净,然后采用组织粉碎机将内脏打碎,匀浆后,4℃恒温储藏备用;(2)将上述冻藏原料进行解冻,进行加水处理,水后的液料比为1mL:1g,期间不断搅拌,向上述水相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酸碱调节PH值为7.3;(3)在上述弱碱性体系中,加入木瓜蛋白酶3000U/g酶解40min;整个酶解过程控制反应温度为50℃,混合反应物体系PH不变;(4)酶解液送入高速离心机,离心的转速为5000r/min,离心时间为5-15min,分离出上层鱼油,即制得粗鱼油制品。实施例3一种鮰鱼内脏油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处理:将斑点叉尾鱼内脏去除胆囊、鱼鳔及肠内杂质后,用水冲洗干净,然后采用组织粉碎机将内脏打碎,匀浆后,4℃恒温储藏备用;(2)将上述冻藏原料进行解冻,进行加水处理,水后的液料比为1mL:1.5g,期间不断搅拌,向上述水相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酸碱调节PH值为7.6;(3)在上述弱碱性体系中,加入木瓜蛋白酶3500U/g酶解40min;整个酶解过程控制反应温度为60℃,混合反应物体系PH不变;(4)酶解液送入高速离心机,离心的转速为55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分离出上层鱼油,即制得粗鱼油制品。以具体实施例2为例,进行提油率测试,得到的数据如下表1,表1为20-140min内每隔20min测试提油率的数值,并计算出的均值和标准偏差数值,根据表1可绘制出图1;表2为不同温度、不同加酶量、不同时间以及不同pH值条件下的提油率数值。表1表2利用Design-Expert建立的提油率Y与影响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为:Y=-1184.19917+10.92250*温度+0.029100*加酶量-1.17675*时间+259.57667*PH+1.48000*10-4*温度*加酶量+8.83333*10-3*温度*时间+0.14300*温度*pH+5.41667*10-5*加酶量*时间-3.75000*10-3*加酶量*pH+0.19183*时间*pH-0.10608*温度2-2.36333*10-6*加酶量2-6.15648*10-3*时间2-18.79833*pH2。将上述数值进行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方差分析,得到下述表3:表3通过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方差分析可看出:模型显著性检验极显著(p<0.01),表明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自变量一次项A(温度)显著(P<0.05)、PH、时间及显著(P<0.01);交叉项时间*PH极显著(P<0.01)温度、时间、pH平方项极显著(p<0.01)。失拟项P值为0.6484>0.05,表明无失拟因素存在,因此可用该回归方程代替试验真实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回归系数R2(0.9613)、校正决定系数R2(0.9162)均大于0.80和变异系数1.69%,进一步表明模型拟合优度较好。上述结果显示采用本工艺提取的斑点叉尾鮰鱼内脏油提取率高达9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鮰鱼内脏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处理:将斑点叉尾鱼内脏去除胆囊、鱼鳔及肠内杂质后,用水冲洗干净,然后采用组织粉碎机将内脏打碎,匀浆后,4℃恒温储藏备用;(2)将上述冻藏原料进行解冻,进行加水处理,期间不断搅拌,向上述水相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酸碱调节PH值;(3)在上述弱碱性体系中,加入木瓜蛋白酶2500‑3500U/g酶解40min;(4)酶解液送入高速离心机,分离出上层鱼油,即制得粗鱼油制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鮰鱼内脏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处理:将斑点叉尾鱼内脏去除胆囊、鱼鳔及肠内杂质后,用水冲洗干净,然后采用组织粉碎机将内脏打碎,匀浆后,4℃恒温储藏备用;(2)将上述冻藏原料进行解冻,进行加水处理,期间不断搅拌,向上述水相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酸碱调节PH值;(3)在上述弱碱性体系中,加入木瓜蛋白酶2500-3500U/g酶解40min;(4)酶解液送入高速离心机,分离出上层鱼油,即制得粗鱼油制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水后的液料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朝清许瑞红杨立张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煌三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