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菌氮掺混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546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菌氮掺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营养肥料与微生物菌剂颗粒,所述营养肥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38‑45重量份、氯化钾13‑20重量份、磷酸一铵22‑31重量份、氯化铵7‑12重量份、辅助性原料5‑12重量份,每100份所述营养肥料中设置有8‑16重量份的微生物菌剂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肥料利用率高,能够提高作物抗逆性及抗病能力的优点,其主要用于农作物肥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菌氮掺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掺混肥料
,具体的说是一种加菌氮掺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掺混肥料又称BB肥、干混肥料,是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是以单元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机械混合制成,在混合过程中无显著化学反应。所有的原料都应该是干燥的、颗粒均匀、且强度高,以防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吸水、结块和颗粒分离。推广掺混肥是实施科学施肥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农民用肥习惯,多年来,掺混肥行业发展一直不温不火,但未来掺混肥必将引领中国肥料行业。现在人类生产氮肥使用的化学方法。不仅需要高温、高压等非常苛刻的条件,而且还浪费大量原料,氮分子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固氮菌每年从空气中约固定1.5亿吨氮肥,是全世界生产氮肥总量的几倍。所以我们应提高掺混肥的生产工艺,提高氮元素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肥料利用率高,能够提高作物抗逆性及抗病能力的加菌氮掺混肥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菌氮掺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营养肥料与微生物菌剂颗粒;所述营养肥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38-45重量份、氯化钾13-20重量份、磷酸一铵22-31重量份、氯化铵7-12重量份、辅助性原料5-12重量份;每100份所述营养肥料中设置有8-16重量份的微生物菌剂颗粒。所述营养肥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41重量份、氯化钾15重量份、磷酸一铵26重量份、氯化铵10重量份、辅助性原料8重量份。所述微生物菌剂颗粒的配重为12重量份。所述辅助性原料为粉状腐植酸和凹凸棒粉,所述尿素包括多肽尿素及缓释涂层尿素。所述微生物菌剂颗粒采用固氮菌。一种加菌氮掺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筛分:分别将尿素、氯化钾、磷酸一铵、氯化铵、辅助性原料、微生物菌剂颗粒进行过筛分级,并干燥备用;步骤二计量配料:将尿素、氯化钾、磷酸一铵、氯化铵、辅助性原料、微生物菌剂颗粒按配方比例分别称重计量配料,备用;步骤三搅拌混合:将称重计量好的尿素、氯化钾、磷酸一铵、氯化铵、辅助性原料、微生物菌剂颗粒放置于搅拌桶内进行搅拌混合,得到加菌氮掺混肥。所述步骤一中过筛分级步骤为选取粒径大于1.5mm,小于4.7mm的颗粒;所述步骤三中搅拌桶搅拌前加入0.5重量份的微量元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营养肥料中分配比合理、全面的混肥养料,使用方便,实现一次性施肥、后期不脱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且设置有辅助性原料,更好的促进肥料的被吸收,通过设置有的微生物菌剂颗粒能够增强土壤以及空气中氮元素的吸收利用,吸收率是普通氮肥的2倍以上,减少了肥料的使用量,微生物之间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作物抗逆性及抗病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加菌氮掺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营养肥料与微生物菌剂颗粒;营养肥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41重量份、氯化钾15重量份、磷酸一铵26重量份、氯化铵10重量份、辅助性原料8重量份;每100份营养肥料中设置有12重量份的微生物菌剂颗粒;一种加菌氮掺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筛分:分别将尿素、氯化钾、磷酸一铵、氯化铵、辅助性原料、微生物菌剂颗粒进行过筛分级,并干燥备用;步骤二计量配料:将尿素、氯化钾、磷酸一铵、氯化铵、辅助性原料、微生物菌剂颗粒按配方比例分别称重计量配料,备用;步骤三搅拌混合:将称重计量好的尿素、氯化钾、磷酸一铵、氯化铵、辅助性原料、微生物菌剂颗粒放置于搅拌桶内进行搅拌混合,得到加菌氮掺混肥。本专利技术中,步骤一中过筛分级步骤为选取粒径大于1.5mm,小于4.7mm的颗粒;步骤三中搅拌桶搅拌前加入0.5重量份的微量元素;辅助性原料为粉状腐植酸和凹凸棒粉,尿素包括多肽尿素及缓释涂层尿素;微生物菌剂颗粒采用固氮菌。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加菌氮掺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营养肥料与微生物菌剂颗粒;营养肥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39重量份、氯化钾15重量份、磷酸一铵26重量份、氯化铵11重量份、辅助性原料9重量份;每100份营养肥料中设置有8重量份的微生物菌剂颗粒;一种加菌氮掺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筛分:分别将尿素、氯化钾、磷酸一铵、氯化铵、辅助性原料、微生物菌剂颗粒进行过筛分级,并干燥备用;步骤二计量配料:将尿素、氯化钾、磷酸一铵、氯化铵、辅助性原料、微生物菌剂颗粒按配方比例分别称重计量配料,备用;步骤三搅拌混合:将称重计量好的尿素、氯化钾、磷酸一铵、氯化铵、辅助性原料、微生物菌剂颗粒放置于搅拌桶内进行搅拌混合,得到加菌氮掺混肥。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营养肥料中分配比合理、全面的混肥养料,使用方便,实现一次性施肥、后期不脱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且设置有辅助性原料,更好的促进肥料的被吸收,通过设置有的微生物菌剂颗粒能够增强土壤以及空气中氮元素的吸收利用,吸收率是普通氮肥的2倍以上,减少了肥料的使用量,微生物之间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作物抗逆性及抗病能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菌氮掺混肥,其特征在于:包括营养肥料与微生物菌剂颗粒;所述营养肥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38‑45重量份、氯化钾13‑20重量份、磷酸一铵22‑31重量份、氯化铵7‑12重量份、辅助性原料5‑12重量份;每100份所述营养肥料中设置有8‑16重量份的微生物菌剂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菌氮掺混肥,其特征在于:包括营养肥料与微生物菌剂颗粒;所述营养肥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38-45重量份、氯化钾13-20重量份、磷酸一铵22-31重量份、氯化铵7-12重量份、辅助性原料5-12重量份;每100份所述营养肥料中设置有8-16重量份的微生物菌剂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菌氮掺混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肥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41重量份、氯化钾15重量份、磷酸一铵26重量份、氯化铵10重量份、辅助性原料8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菌氮掺混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颗粒的配重为12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菌氮掺混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性原料为粉状腐植酸和凹凸棒粉,所述尿素包括多肽尿素及缓释涂层尿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二保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唯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