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制机模具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422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成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制机模具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模具旁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模具包括左动模、右动模和底模,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将第一缸体分隔为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活塞将第二缸体分隔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二腔室与第四腔室连通;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上分别固接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端部均固接有弹簧,弹簧分别与左动模、右动模固接;还包括气缸,气缸的伸缩端固接有推杆,推杆与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替代人工压制玻璃瓶的雏形体,提高玻璃瓶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制机模具固定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成型
,具体公开了一种压制机模具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玻璃瓶,例如玻璃酒瓶、玻璃饮料瓶等,通常是利用雏形模压机(压制机)将熔融的玻璃物料预先压制出雏形体,再将雏形体放置至成型模吹压机中吹制成型。压制机通常包括两个能够移动的动模,动模外壁固定连接有压制杆,工作人员通过对压制杆施加压力使得两个动模合在一起形成模腔,从而使得模腔内的熔融的玻璃物料被压制成雏形体。然而,采用这样的压制方式,不仅存在工作人员的劳动程度大的问题,还存在玻璃瓶的生产数量有限、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并且,两个动模合在一起的作用力来自于工作人员,当工作人员疲累的时候,对动模施加的作用力不足,导致压制出来的雏形体不合格,需要二次返工,进一步降低玻璃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压制机模具固定机构,以解决现有的压制机模具采用人工合模固定时,存在效率低、压制的雏形体不合格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压制机模具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模具旁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模具包括左动模、右动模和底模,左动模、右动模和底模合模时形成模腔,所述第一缸体设置在左动模旁,第二缸体设置在右动模旁,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将第一缸体分隔为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活塞将第二缸体分隔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二腔室连通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远离第二腔室的一端与第四腔室连通;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分别与左动模、右动模固定连接;还包括气缸,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与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1、利用推杆带动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滑动,使得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的体积发生改变,且第二腔室与第四腔室连通,当第四腔室的体积增大时,第二腔室的体积减小,即第二活塞杆向右动模方向移动时,第一活塞杆向左动模方向移动,实现左动模、右动模和底模的合模,从而实现玻璃瓶雏形体的压制;当第四腔室的体积减小时,第二腔室的体积增大,即第二活塞杆向远离右动模方向移动时,第一活塞杆向远离左动模方向移动,实现左动模、右动模的分离,从而实现玻璃瓶雏形体的脱模。相较于人工使用压制机压制玻璃瓶雏形体而言,本基础方案能够利用气缸、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和弹簧实现玻璃瓶雏形体的压制和脱模,提高玻璃瓶的生产效率,且大幅度降低二次返工的概率,同时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2、利用弹簧作为缓冲件,当第一活塞杆向左动模方向移动、第二活塞杆向右动模方向移动时,当弹簧受到压缩时,将对左动模、右动模施加压力,左动模、右动模和底模能够合模一段时间;同样地,当第一活塞杆向远离左动模方向移动、第二活塞杆向远离右动模方向移动时,弹簧在恢复原长过程中,仍对左动模、右动模施加压力,使得左动模、右动模和底模能够继续合模一段时间,从而使得左动模、右动模和底模的合模时间能够满足玻璃瓶雏形体的压制时间要求,具有充分的时间压制玻璃瓶雏形体。并且,正是由于弹簧的缓冲作用,气缸能够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不断通过推杆带动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往复滑动,实现连续性压制玻璃瓶雏形体,提高玻璃瓶的生产效率。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还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端与所述底模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顶端与底模固定连接,而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工作台上,一方面是固定底模,另一方面是方便底模转动。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远离第一腔室的一端与第三腔室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当第三腔室的体积减小时,第一腔室的体积增大,同时,第四腔室的体积增大,第二腔室的体积减小,第二活塞和第一活塞的滑动阻力减小,第二活塞和第一活塞的滑动更为容易。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内均盛有液体。相比于气压而言,液压更为稳定,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滑动距离更为稳定。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二或三的优选,所述第二活塞杆上设有齿条部,齿条部啮合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第二活塞杆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活塞杆上的齿条部与主动齿轮啮合,使得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转动,由于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因此,第一转轴发生转动,带动底模发生转动,即在压制玻璃瓶雏形体和脱模的过程中,底模发生转动,从而带动玻璃瓶雏形体转动,使得玻璃瓶雏形体与模腔的内壁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玻璃瓶雏形体在模腔内受力均匀,提高玻璃瓶雏形体的压制质量,同时避免玻璃瓶雏形体与模腔内壁粘连,方便脱模。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所述第二管道的中部连通有驱动腔,驱动腔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和若干拨动板,第一转轴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拨动板位于驱动腔内,且转动时拨动板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能伸入第二管道内。第二活塞滑动的过程中,液体流经第二管道,液体流动时对拨动板产生的冲击力使得拨动板发生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转动,由于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因此,第一锥齿轮发生转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使得底模发生转动,带动玻璃瓶雏形体转动,使得玻璃瓶雏形体在模腔内受力均匀,提高玻璃瓶雏形体的压制质量,同时避免玻璃瓶雏形体与模腔内壁粘连,方便脱模。优选方案六,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左动模和右动模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弹簧的限位套,限位套的内径大于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直径。限位套能够限制弹簧的伸缩方向,避免弹簧发生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压制机模具固定机构的俯视局部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压制机模具固定机构的俯视局部剖面图;图3为图2中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左视连接关系图;图4为图2中驱动腔的左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工作台1、气缸2、第一缸体3、第一活塞301、第一腔室302、第二腔室303、第一活塞杆304、第二缸体4、第二活塞401、第三腔室402、第四腔室403、第二活塞杆404、齿条部405、第一转轴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弹簧8、限位套9、推杆10、主动齿轮11、传动齿轮12、从动齿轮13、驱动腔14、第二转轴15、第一锥齿轮16、拨动板17、第二锥齿轮18、左动模19、右动模20、底模21。实施例一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压制机模具固定机构,包括工作台1、气缸2和设置在模具旁的第一缸体3和第二缸体4,模具包括左动模19、右动模20和底模21,左动模19、右动模20和底模21合模时形成模腔。工作台1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顶端与底模21固定连接。第一缸体3设置在左动模19的左旁,第二缸体4设置在右动模20的右旁。第一缸体3和第二缸体4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301和第二活塞401,第一活塞301将第一缸体3分隔为独立的第一腔室302和第二腔室303,第二活塞401将第二缸体4分隔为第三腔室40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压制机模具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模具旁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模具包括左动模、右动模和底模,左动模、右动模和底模合模时形成模腔,所述第一缸体设置在左动模旁,第二缸体设置在右动模旁,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将第一缸体分隔为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活塞将第二缸体分隔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二腔室连通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远离第二腔室的一端与第四腔室连通;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分别与左动模、右动模固定连接;还包括气缸,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与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压制机模具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模具旁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模具包括左动模、右动模和底模,左动模、右动模和底模合模时形成模腔,所述第一缸体设置在左动模旁,第二缸体设置在右动模旁,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将第一缸体分隔为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活塞将第二缸体分隔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二腔室连通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远离第二腔室的一端与第四腔室连通;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分别与左动模、右动模固定连接;还包括气缸,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与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制机模具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端与所述底模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制机模具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兴宝兴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