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强度可调节的旋流气浮装置及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536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强度可调节的旋流气浮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圆柱形罐体,罐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椭圆上封头和椭圆下封头,椭圆上封头设置出油口,椭圆下封头设置出水口,罐体侧壁中上部设置切向入口管,切向入口管上设置管径调节阀,罐体内部上端内壁设置导流叶片,导流叶片起始端与切向入口管末端光滑过度衔接;罐体内部设置直径可调节的稳流筒,稳流筒两侧连接筒径调节阀,通过筒径调节阀调节稳流筒的直径,改变流体在罐体内部的等效旋转半径;所述罐体下端内部设置有圆锥形起涡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可用于海上平台采出水的处理及陆地联合站、石化厂等的含油污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强度可调节的旋流气浮装置及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油污水处理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旋流强度可调节的旋流气浮装置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了油田开采的中后期,油田采出水含量不断增加,促使采出水处理成本投入加大。在含油污水处理众多方法中,物理方法是最经济的一种办法,但因其处理效率低往往需要与其他方法组合成一套工艺才可达到最终的处理效果。为提高单个除油设备的处理效率,研究者们开始将两种或者多种处理技术组合到一个设备中,事实表明,此种研究思路既提高了设备的处理效率,又节省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旋流气浮就是一种离心分离技术和气浮选技术的有效耦合技术,该技术最早在国外开始研究,2001年,挪威一家公司研发的气旋浮装置(EPCONCFU)分别在Brage油田和TrollC油田进行现场安装试验,处理后水中的含油基本在20mg/L以下,分离效果十分理想,此次试验的成功,拉开了旋流气浮技术蓬勃发展的序幕,自此国内外相继开展旋流气浮技术的研发。在开展旋流气浮技术研究的过程中,研发者为了增加设备的竞争性,不断优化设备内部的构造,以期得到更好的处理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流强度可调节的旋流气浮装置,包括圆柱形罐体(3),所述罐体(3)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椭圆上封头(2)和椭圆下封头(10),所述椭圆上封头(2)设置有出油口(1),所述椭圆下封头(10)设置有出水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侧壁中上部设置有含油污水切向入口管(6),所述切向入口管(6)上设置有管径调节阀(5),所述罐体(3)内部上端内壁设置有导流叶片(4),所述导流叶片(4)起始端与切向入口管(6)末端光滑过度衔接;所述罐体(3)内部设置有直径可调节的稳流筒(8),所述稳流筒(8)两侧连接有筒径调节阀(7),所述稳流筒(8)通过筒径调节阀(7)与罐体(3)固定,且通过筒径调节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强度可调节的旋流气浮装置,包括圆柱形罐体(3),所述罐体(3)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椭圆上封头(2)和椭圆下封头(10),所述椭圆上封头(2)设置有出油口(1),所述椭圆下封头(10)设置有出水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侧壁中上部设置有含油污水切向入口管(6),所述切向入口管(6)上设置有管径调节阀(5),所述罐体(3)内部上端内壁设置有导流叶片(4),所述导流叶片(4)起始端与切向入口管(6)末端光滑过度衔接;所述罐体(3)内部设置有直径可调节的稳流筒(8),所述稳流筒(8)两侧连接有筒径调节阀(7),所述稳流筒(8)通过筒径调节阀(7)与罐体(3)固定,且通过筒径调节阀(7)调节稳流筒(8)的直径,改变流体在罐体(3)内部的等效旋转半径;所述罐体(3)下端内部设置有圆锥形起涡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强度可调节的旋流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筒(8)和罐体(3)同轴设置,且所述导流叶片(4)固定于稳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旺王新乐李世刚章昀昊肖成磊夏向阳王胜闫肃李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分公司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